面对“冷”市场企业更需提升曝光度

施慧瞳

参展是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外销业务渠道的重要途径。疫情之下,全球市场几近“冰封”,对会展企业影响极大。笔者所在的企业主要从事国外会展业务,今年1—6月的展会大多被推迟或取消。这些展会的举办周期一般为一年一届,两场排期太近的话,企业就没有参与欲望。也就是说,如果推迟的展会到下半年还无法举办,同样存在取消的可能。就本公司来说,被延期或取消的活动已涵盖欧洲、非洲及亚洲市场多项专业展会,行业形势并不乐观。

于危机中觅转机,笔者所在公司从三大方向入手,希望与外贸企业一同,共克时艰。

在笔者看来,市场交易停摆的“空窗期”,恰恰是挖掘和培育新市场的机遇期。上月底,笔者所在的公司启动了面向本土外贸企业的公益性直播课。在第一期,着重分享目前国际市场基本面、潜在客群以及购买偏好。

往常,多数外贸企业更多关注欧美高端市场,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国家市场投入较少,耕耘较浅。笔者认为,这些国家市场成熟度虽有差别、体量偏小,但相较于欧美门槛低,环境较友好,甚至个别产品在非洲市场的利润空间,实际上比欧美还要高。

疫情下市场虽冷,但换一个角度看,这是企业沉淀的好时机。外贸企业不妨开拓新阵地,多经营维系与这些市场客户的关系,或将实现弯道超车,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基于此,为提升外贸企业在市场中的曝光度,笔者所在的公司还筹备出版两本全英文杂志,涵盖浴室厨房、门窗五金、灯光和照明、建筑材料、新材料应用及家具家居,面向海外市场推广企业样本,其中,佛山企业占70%以上,还包含深圳、中山等大湾区企业。在杂志主题的拟定上,我们也主要围绕佛山优势产业来谋篇布局。

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越多,企业越不能泄气,只有不停“刷存在感”,才能厚积薄发。

笔者从业20余年来,已与六大洲近50个国家相关商协会建立联系,希望利用这些资源,做佛山外贸企业“走出去”的桥梁和纽带。

不仅如此,作为会展业企业,我们还在酝酿将展览会搬到线上。该平台还在规划中,预计引入图文、小视频、AR、VR等方式,为企业搭建对外传播的阵地。

当然,外贸企业的突围不能仅停留在企业自救。笔者认为,在营收吃紧的情况下,企业人力成本、租金支出压力明显增加,同时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期待政府或相关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强心”。

(作者系佛山市浩瀚商务资讯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

本期统筹:林东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