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有網友說國內搖滾三大散仙,

一個是竇唯,一個是朴樹,

還有一個是許巍許少年。

不求名不求利,

幾乎不上媒體和綜藝節目,

一心一意搞音樂創作。

竇唯,時常因感情被人調侃著。

朴樹,為了心愛的音樂苦臉露面。

許巍,這幾年都沒上好像消失了。

三人如同陶淵明,種豆南山下。

他們的音樂作品都很有影響力,

對於我來說,我喜歡朴樹和許巍。

許巍,被人叫許少年,

或許,就像人們說的:

出走半生,歸來依舊少年。

在他的音樂作品裡,

能感受到善良的少年。

本期小二的人物誌,

給大家帶來許巍的故事。

(PS:朴樹的故事也將會有一期和大家分享)

01

成為像崔健那樣厲害的人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1968年,

許巍出生在西安普通教師家庭裡。

爸媽給他的未來規劃,

是希望他長大進中科院。

所以,低於80分回家就得捱揍。

為了獎勵許巍靠近重點高中,

爸媽託人從上海買了把吉他。

從此,許少年對吉他著了魔。

18歲獲得西安第一屆吉他

二重唱一等獎,水平很棒了。

高考前夕,他抱著吉他逃跑了,

跟著別人到處走穴演出。

跑了四川河南湖北等幾個省,

從一個縣城到另一個縣城。

當天表演完,幫忙拆臺趕場,

經常要到凌晨兩點才能睡覺。

辛辛苦苦,卻沒多少錢,

有時候窮到吃不上飯。

後來,到上海進行演出,

遇到一個同行的樂手。

那人問:你知道爵士樂嗎?

許少年搖著頭:不知道。

那人就給表演一段。

那人接著問:布魯斯呢?

許少年暗淡著:也不知道。

那人又給表演了一下。

這次徹底讓許巍大開眼界,

開始虛心靜下聽音樂。

就這樣走穴一年,

許巍明白這不是他想要的。

回到西安,說服爸媽去當文藝兵。

許少年以為當兵有大把時間練吉他。

進了軍營後才知道想多了,

練琴狂魔自然經常受到批評。

後來,軍隊推薦許巍到

第四軍醫大學深造學習。

然而,許少年跟面試官聊崔健。

面試官對崔健一無所知,

反問:你確定你能成為崔健嗎?

選擇平凡?還是選擇熱愛?

叛逆的許少年,選擇後者。

“我覺得我一定要做崔健這樣的音樂,

我要像他一樣。”

這個想法驅趕著許少年踏上新旅程。

02

北漂,但北上廣不相信眼淚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飛樂隊,許巍中)

1990年復員後,

許巍組了一個樂隊,

樂隊名字叫“飛”。

許少年負責主唱和作詞,

這期間寫下人生第一首歌:

《Don’t Cry Baby》,

也就是後來的《執著》。

樂隊在圈內小有成就,

也到成都銀川參加音樂節。

但依然養活不了自己,

9個月後樂隊就解散了。

1994年,

許巍聽從朋友給的建議,

孤身一人帶著作品北漂。

北京,想要紮根不容易。

他帶著《兩天》、《青鳥依依》

以及飛樂隊現場演唱的歌曲,

找到了正大,卻被拒絕了。

後來,紅星社簽下了許巍。

他把《執著》賣給田震,

象徵性收了1塊錢,

而這首歌紅遍了大江南北,

感覺自己未來可期,

然而老闆跑過來跟他說:

你形象一般,

不像鄭鈞那麼偶像,

想要把你捧紅太難了。

一句話,把許少年拉回現實,

他當時的窘境,是先要生存啊。

經歷2年代的折騰,

1997年第一張專輯《在別處》發佈。

沒有任何宣傳,沒有任何地推,

雖然專輯前後累積賣了50萬張,

圈內的音樂人士一致好評,

但是許巍依舊沒紅。

他依舊吃了午餐不知道晚餐在哪,

他為了省錢窩在宿舍裡看書練琴,

甚至連朋友找他出去,他會說:

“我身上錢很少,去了你那,

我就回不來了”。

至於蹭吃蹭喝的那更是經常的。

作品一直很棒,

像《兩天》更是入選

《中國當代詩歌文選》。

但一直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混成這樣,讓許巍變得不自信了。

或許,更像這幾年流行的那句: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

有的是滿身的疲憊。

03

他差點跳下去,差點就沒了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這些年的打擊,

讓他徹底懷疑自己,

懷疑自己是否還能走音樂這條路。

不自信自然油然而生,

漸漸地他患上了鬱抑症。

在錄《那一年》這張專輯,

許巍就開始患上了抑鬱。

一夜一夜的睜著眼睛,

黑夜籠罩自己,情緒很低迷。

不得不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第二張專輯發了,

再次獲得圈內專業人士的肯定。

絕望、吶喊、喧鬧是這張主旋律,

你能聽到那種讓人發慌的聲音。

這張專輯是許多搖滾青年的寶貝,

也是許多失意青年才俊的共鳴曲。

然而這沒治癒許巍鬱抑症,

他已經很嚴重了,需要吃藥抑制。

後來釋懷以後,他回憶:

“我一聽音樂就興奮,

一興奮渾身更難受,

會加重病情,不能興奮,

所以說我都不聽音樂,

更別說彈琴,就得遠離這些事。”

他當時還想過回西安開面館,

實在不行開個雜貨店也是可以,

只要不搞音樂就好。

“他差點跳下去了,差點就沒了”

他的演藝經紀人虞潔回憶說。

那段時間,一定要有人陪著,

一定要寸步不離,很擔心他想不開。

家人陪伴著,好友關心著,

希望能走進他的心裡面去。

幸好,他自己不放棄自己。

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然後用一萬零一個的理由說服活下去。

就像寫給自己的歌詞:

經歷了人生百態時間的冷暖,

這笑容溫暖純真。

04

盛開著永不凋零,藍蓮花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許巍開始嘗試與自己和解,

他去攀爬峨眉山,看到人們的笑臉,

感覺很溫暖,也很豁然開朗。

他去西藏,去領略朝聖的人們,

讓自己的內心靜下來,充實了。

開始參悟禪意,有了信仰。

還有一件事讓他觸動非常大,

就是涅槃樂隊主唱自殺。

他自殺的當晚有上萬人為他舉行哀悼會,

其中有三個人就開槍自殺了。

當時我就覺得我不太喜歡那樣,

我不希望聽我歌的人是這樣。”

他明白自己應該傳遞的音樂,

他開始漸漸走出鬱抑症的陰霾。

2002年,許少年又回到北京,

他更換了新的公司,

出了成名的專輯《時光·漫步》,

特別是《藍蓮花》火遍大江南北。

2003年,音樂風雲榜上獲得11項提名,

並摘下“最佳搖滾歌手”,

“最佳搖滾專輯”在內的四項大獎。

這次他終於紅,終於走入大眾的耳朵裡了。

然而,對於搖滾人士來說:

許巍變了,他不再憤怒,不再吶喊。

喜歡他的前兩張專輯,

覺得這不是他們熟悉的許巍。

許巍變了,變得開朗喜歡微笑,

他的歌從這張專輯開始,

風格變得溫暖、平靜、溫和,

給人帶來溫暖的力量。

後來,在深圳巡演的時候,

有位姑娘向他表達了,

在他生命最黑暗的時刻,

是許巍拯救了她,

是《藍蓮花》陪伴著她。

或許,明白了自己的音樂方向。

緊接著《每一刻都是嶄新的》、

《在路上》、《此時此刻》等專輯,

都延用一種風格,溫暖力量。

他把傳統文化融入到歌曲裡,

靜靜地唱著,感動著人們。

有人很討厭許巍,

“為什麼他的音樂總是一個調調”,

可喜歡的人喜歡得不要,

因為可以讓自己寧靜安然力量。

或許,就像他向記者說的:

“你信嗎?我希望通過音樂來治療自己。”

治癒自己,治癒人們,

說不是好歌曲,我第一個不信。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許巍曾患嚴重鬱抑症,每天有著一萬個結束生命的念頭

《愛如少年》專輯出完,

2009年許巍開始淡出視野,

他選擇不再走紅毯、頒獎等活動。

2012年為了實現自己的音樂想法,

他自掏120萬去創作《此時此刻》,

然而因為不擅長和媒體打交道,

這張專輯沒激起一些浪花。

2018年,

全新的專輯《無盡光芒》發佈,

也像往常一樣沒做多大宣傳。

但是,今年開啟了全國巡演,

算是回饋喜歡自己的歌迷吧。

許少年就喜歡玩自己音樂,

租一個大果園和團隊一起創作。

連《中國好聲音》邀請當導師,

他直接拒絕了,他是個真實的人,

純粹的音樂人,不喜歡娛樂。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

.......

謝謝許少年的歌,溫暖人心。

謝謝許少年依舊熱淚盈眶。

喜歡他的歌朋友們,

可以zhuan發給盆友,

跟自己的小夥伴share: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還有許巍的好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