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撰文丨墨黑纸白

一、青年们的重要价值,值得我们社会更深层次的挖掘和保护

无论何时,青年们都是重要的,这是我们从五四青年运动最细微的角度都需要去发掘的重点所在,而不是只上升到家国高度去观察五四青年运动。

今年大概是我们第二次在重大疫情中度过五四青年节,无论是官媒倡导青年理性与担当,还是官媒描述青春记“疫”这类柔情文字,都彰显了此次的重视。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那么我们普通人青年们该如何思虑呢?无论是2019和2020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可能面临待业窘况,还是已经在社会上为生活奔走的青年们,都无法规避。

南京一位教授曾对五四青年运动的见解算是相当精辟了,其说:“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也是一场现代性的运动。”

其进一步表示:“如果将这场运动置于当时的全球背景下,就能清楚地看到,五四处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潮流之中。”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这两段话什么意思呢?即对于我们青年们来说,爱国是一种思维,现代化也是一种思维,如果能将这两个思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应对很多突发事件。

而当年五四运动的主旨也是将古老的中国开始向全球化去融合,这种融合虽然不完全自上而下,但却彰显了当时那几代青年们从被启蒙到去追求的进程。

二、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现代性的运动

换句话说,我们目前仍然处于五四运动之中,我们仍然没有完全完成我们古老中国与世界完美融合的进程,这需要我们青年们不能遗忘的历史性思考。

官媒在谈责任与担当的时候,谈到了此次抗疫的重担落在了90后、00后身上,认为90后和00后们一夜之间长大了, 是这个时代最年轻的英雄。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这是纸白君难得从官媒口中看到对90后和00后们比较色彩浓厚的正面评价,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不过是一些不疼不痒的褒扬,有什么好在意的?

纸白君想说的是,纸白君很在意,很在意我们的青年们在我们社会应该具备的价值,更在意我们的青年们在我们社会应该具备的地位。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是我们的社会在发生重大事件时,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并担当,而在我们的社会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前,他们更应该可以积极思考与未雨绸缪。

即官媒在此刻就疫情中我们的青年们的表现,给予色彩浓厚的正面评价,也是开始转变了官方视角下,我们的青年们不再单纯地以螺丝钉形象存在。

三、当我们的青年们,可以被冠以时代英雄的头衔

要注意到我们官媒对这两代年轻人的用词——英雄。在我们的记忆中,很少会给普通人,尤其是普通青年们刻上英雄这两个字,毕竟排资论辈意识还很浓厚。

但是我们在这场重大疫情席卷全国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确实是这些年轻人们拿着生命奔赴在最前线,什么样的褒奖都是不足为过的。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而纸白君更希望我们社会可以了解的是,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青年对我们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更应认识到保护青年对社会更重要,即减少不必要的事件性伤害。

挖掘青年们的价值,是社会执行义务教育的本真意义,因为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年轻人带着思想和见识去参与和创造,所以保护青年们也同样是本真意义。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五四青年们呢?相关资料显示:新文化运动肇始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由一批留学欧美和日本的现代知识分子发起。

他们批判旧伦理、旧政治、旧文学,首倡西方科学与民主,这些思想都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因而历史学家往往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看作一个整体。

四、让我们的青年们在思考中追求世界主义全球现代化成长

而相关评论人则认为:五四运动的思想资源是外来的,这表明,五四运动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而是具有世界主义的特点,它所体现的启蒙精神对中国的现代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在这几段对五四运动的考究中,更应该让我们的青年和我们的社会共同理解到,五四运动于过去的历史而言,它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

五四运动于未来的发展而言,更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它无论在历史还是在未来,都是我们古老中国追求融入全球化主义必须完成的任务。

它既是历史性任务,也是未来性任务,它既需要我们的青年们继续受到启蒙,它更需要我们的社会就现代化进程追求永不言退。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什么是青年们的理性与担当?什么是青年们的青春记忆?是青年们的存在有意义,是青年们的思维有进步,是青年们的点滴付出有价值,及安全性有保障。

所以纸白君也是希望我们大家能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待我们当年的五四运动,也能从全球化的角度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有更进一步对它的认知和理解。

这将对我们古老中国不再动辄被揪着小辫子有重大的意义,也将对我们古老中国最终以一种文明的方式彻底融入全球化有创造性的意义。


疫情中的五四青年节,青年如何应对历史与未来的契合?


最后谨以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与读者诸君和正在成长的青年们共勉: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它激发了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即哪怕我们是青年们,也要对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国家有现代世界眼光的认知、见解和担当,这将对我们的社会是重要的,对我们的人生也是重要的。

2020—5—4落笔于墨辩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