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只記得第一,不記得第二,站位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站位比努力更重要,這個觀點可能不大“政治正確”,但卻“事實正確”。有句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很多人以為選擇不重要,只要埋頭苦幹就好。其實這話也沒完全錯,只是漏了一句:不同行業的狀元,可能是天差地別。

為什麼人們只記得第一,不記得第二,站位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一個出色的程序員,年入沒有百萬,也得有幾十萬,不然你好意思說自己“出色”?那一個出色的快遞員呢?“月入過萬”就能上新聞了。兩個能力相若的人,畢業後一個去了BAT,一個去了郵政局,都很努力,若干年後都成了業內的佼佼者,但兩人最終的收入、能力很大概率會不在一個量級。

一、這就是站位的重要性。站位這麼重要,那該怎麼站呢?站哪裡呢?

答案是:站在頭部。

為什麼人們只記得第一,不記得第二,站位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二、那麼什麼是頭部效應呢?

在講什麼是頭部效應之前,請先思考一個問題:

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峰呢?

第一個登月的人是阿姆斯特朗,那第二個呢?

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你記得中學成績最好的是鐵柱,你知道辦公室拍照技術最好的是小麗,但是第二呢?

你記得嗎?

為什麼人們只記得第一,不記得第二,站位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三、28定律

要明白這一現象,就要了解一個概念,就是頭部效應。頭部是指你所在賽道里的高價值並且有優勢的領域。而頭部效應通過觀察和判斷,搶佔高價值、有優勢的頭部,然後從小頭部走向大頭部。

回到前面的例子,無論是珠穆朗瑪峰,還是阿姆斯特朗,他們在各自的賽道里,佔領了頭部。

為什麼人們只記得第一,不記得第二,站位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在商業領域,頭部頭應無處不在,區塊鏈火了,於是資本爭相湧入;投資時,首先考慮的就是風口,行業獨角獸。

當年林林總總的視頻網站,現在只有優酷土豆、騰訊、愛奇藝等幾家富有活力;3000多家團購網站只留下大眾點評和美團;多家網約車公司只留下滴滴。

在一個系統裡,頭部吸引的注意力大概佔40%,第二名是20%,第三名是7%~10%,其他所有人共分30%。

頭部會帶來很多的關注和個人品牌影響力,帶給你更高的收益。

一旦成為某個系統的頭部,系統就開始產生正反饋——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名聲,名聲會帶給你更多的機會、更高的收益,這些又讓你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繼續擴大優勢,最後的結果就是頭部的人獲得最高的增長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