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作用是:唱反調

兒子四歲的時候,學校老師每天會讓班裡的每個孩子操作iPad五分鐘。有天早上開晨會,老師說:

“雖然就五分鐘的時間,但我還是發現有些孩子是會沉迷在iPad上,對所有操作都很熟練,並且會拖延歸還iPad的時間。”


當時我想,明知道會沉迷,為什麼還要這麼早就給孩子iPad呢?


父親的作用是:唱反調


五歲,我們帶兒子回國,他和表哥語言不通,但是很快通過“憤怒的小鳥”建立了革命情誼,幾天的時間裡,表哥就成了兒子的偶像,理由是——“玩憤怒的小鳥永遠不會輸。”


五歲零兩個月,老公居然給兒子買了他的專屬iPad,還給他設了指紋密碼,下載了好幾個遊戲,其中也有憤怒的小鳥。我反對也無效,老公的理由是:“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他將來一定是會接觸電子產品的,根本就無法避免。與其徹底禁止,不如教會他如何正確使用,如何自控。


理想很美好啊!可是明明成年人自己刷手機的時候都很難控制好時間,一個五歲的孩子,距離前額葉皮質發育成熟還有十幾年,你想讓他怎麼學自控啊。一個想減肥的人,控制飲食最容易做到的方法明明是不買零食,為什麼非要買回來全堆在眼前,去考驗人性呢?


果然,兒子慢慢有了成癮的跡象,甚至同意以玩遊戲為條件,妥協一些本來不願做的事情。接著有一天,兒子用自己的指紋,在遊戲裡買了15刀的道具,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筆自主支付。


因為這件事,老公耐心給兒子講解了15刀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買哪些東西,以及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給遊戲花錢,雖然完全不嚴厲,但自尊心很強的兒子還是哭了:“我完全不知道我花錢了,沒有人告訴我這個不能按呀。”


意外的是,因為兒子隱約知道了遊戲不是好東西,居然主動要求把所有遊戲從他的iPad上徹底刪掉,並且從此再也沒有提過玩遊戲的要求。老公說:“看,我們自覺性多好。”後來設置了家長控制時間,修改了密碼鎖,所有規則實行起來都順利極了。


這算疏堵一條龍、免疫成功嗎?我不知道。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她說她老公是全家雞娃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她家孩子現在上二年級,除了籃球之外沒有報過任何輔導班,數學能力很好但數學已經考了兩次倒數第一,原因是認字太少,老師讀題就能考好,老師不給讀題,就完蛋。


從一年級開始,每當她在家苦口婆心耐著性子教孩子認字、認拼音的時候,她老公總是以一副“你為什麼虐待我兒子”的救世主形象出現,還要當著兒子的面說:“各個都上輔導班,各個都靠父母教,要學校幹嗎?”


有一天她想和老公懇談一下自己想法,希望孩子的爸爸能夠理解:和大環境抗爭,最後吃苦的是孩子。


結果她老公比她更走心,說:“兒子考倒數第一,我心裡也不好受,但眼光還是長遠點吧,學習終歸是靠主觀能動性,你這樣連拉帶扯的逼他,最後可能徹底厭學了,倒不如讓他承擔一下自然後果,我相信我兒子不會認輸的,落後了自然就會主動學。


她說她當時翻了個白眼,結果疫情期間觀察了一下爸爸帶娃,孩子自主學習的時候確實效率高了很多。這幾天返校,開學測試成績也提升了很多。她說自己也迷惑了,有點自我懷疑,難道老公是對的?


教育分歧,很像老人對年輕女孩的關心——“等你老了就知道了。”完全是玄學。


孩子長大的過程,變量實在太多了,無論成就幾何,也無法驗證當年誰說的對,誰說的錯。我們正如大多數父母一樣,都希望在教孩子的時候保持一致性,以達到效率最大化,可是遇到分歧,又忍不住堅持自己的理念。


嚴厲管教還是自由生長,培養規律的習慣還是激發自律的主動性,選哪個,真的無解嗎?


前幾天看了一本日本作者寫的書,叫做《父親這種病》(同系列還有《母親這種病》),解答了我心中的一部分疑惑。


父親的作用是:唱反調


這本書裡寫了很多名人和父親的關係,比如海明威、甘地、王爾德、梵高、榮格、三島由紀夫、希拉里、撒切爾……大部分名人的父親形象都不是完美的,但他們對孩子日後的成名成功,大起大落的悲喜人生,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印象最深的是《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的成長故事。


故事一

“以反作用貢獻力量”


塞林格是父母在多次流產後、備孕八年才生下來的孩子。在塞林格的家裡,媽媽掌權,並且媽媽稍不如意就會歇斯底里,導致父親從不忤逆母親,媽媽和兒子產生了深度的依戀。


塞林格從少年時期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爸爸卻完全不能理解兒子,嘲笑他文學不能當飯吃,為了把兒子和嬌寵他的母親分開,父親將塞林格轉到了軍校寄宿。


離開母親的庇護,環境的劇變讓塞林格非常不適應,作為一個自尊心很強、被保護的太好的柔弱少年,這所學校沒有人喜歡他。塞林格度過了一段時間的痛苦期之後,終於做出了改變,開始融入環境、結交新朋友。嚴苛的環境改變了塞林格的行為,他開始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成績也好了起來。


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意願,活躍在戲劇社,並擔任了學校年鑑的編輯,為後來去紐約大學學習文學打下了基礎。


作者對塞林格的故事做了如下總結:


父親對孩子說“不”,通過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瞭解嚴格的社會制度和嚴峻的現實。如果父親因為想被孩子所愛,就對自己該表達的態度有所顧慮,就會出問題。


所有的事情按照父親的想法去做,並不一定能培養好孩子,但有時,擁有規則和紀律的環境能帶來跟很好的效果。因為在缺乏規則的環境裡,人們的慾望會更多。父親的作用是給孩子限制與考驗,讓孩子感到不滿足、不自由或者困難,從而促使孩子獨立自主,將自己鍛鍊成能立足於社會的人。


故事二

“具有母性的父親”


父親的作用是:唱反調


第二個故事和塞林格的故事幾乎相反,是梵高的成長故事。


梵高出生時差點夭折,學習能力比較弱,但有美術天賦,他後來又有了兩個妹妹,因為妹妹分走了媽媽的寵愛,梵高從很小的時候就纏上了身為美術館館長的父親。


因為疼惜,梵高的父親對他極盡寵愛,時刻陪著他,甚至陪伴他一起上學。為了梵高能讀中學,父親不惜把他轉學到朋友任校長的學校、甚至拜託考官放水。但最終梵高還是放棄了學業,而父親開始同時身兼教師,來正式為梵高提供繪畫指導。


因為父親非常瞭解梵高的個性,並且堅信梵高的天賦,最終成功地培養了他。梵高的父親寬厚、情感濃厚、最大限度地容忍孩子的任性,因為不善社交,更使得父親與梵高之間培養出了深度的依戀。


最終,梵高的一生都過得幼稚且自負,雖然過世後成名、藝術價值獲得普世認可,但他自己的一生都沒有真正的獨立,與高更交往時,因為不合,割了自己的耳朵,嚇到高更從此對他避而不見;在父親去世的第五年,梵高對自己的胸口開槍自殺,年僅37歲。


作者稱梵高的父親稱為為“具有母性的父親”。針對這種依戀關係穩定,將注意力投向家庭內部的“穩定·內向型”父親:


對孩子來說,比起父親自身在社會上的成功,恐怕自己需要時能得到父親的關愛更為重要。


孩子與父母之間分別形成的情感依戀相互彌補的同時,還因各自不同的特性承擔著不同的功能。


*當然,因為人有強大的補償能力,有時候單親也能很好的完成雙親所發揮的作用。


因為國情不同,日本社會女性就業的比例沒有中國高,很多家庭都是女主內、男主外,爸爸乾脆不參與育兒,所以這本書的首要議題就是“爸爸的存在是否有必要。”


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這個議題都不存在,父親必然是必要的。


且國內大多數家庭父親母親都有各自的工作,媽媽與爸爸的職能並沒有日本社會那麼涇渭分明。但這本書對我仍很有啟發,最重要的一點是:


父親母親沒有必要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達成一致。母子(女)關係和父子(女)關係各自獨立。孩子有了判斷力,自然會選擇自己的依戀對象及學習榜樣。


書中的觀點是:如果父母中的一位負責提供無條件的愛、支持與安全感,那麼另一位適當地制止孩子,這種抑制可以被孩子逐漸內化成為自我控制力,以培養孩子自立、自我意識,初步瞭解社會的運行規則,瞭解“不能事事如我所願”。


回到最初的話題,如果爸爸強烈反對孩子上一切課外輔導班,如果爸爸一定要讓孩子學習翫手機遊戲,媽媽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堅持自己的決定,並且“不干涉爸爸的決定”、“不要因為氣急了選擇離婚”。


誰更明智很多時候是筆糊塗賬,不同的風格對孩子來說未必是壞事。儘量保有父親母親各自的職能不缺失(即使離婚也是如此),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