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水星上的環形山以你命名,懂你卻已不再年少

記得初中課本里就有李清照的詞,不過那時可沒有被她圈粉,學的是《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醉花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等。當時只覺得詞句華美、新奇有意思,但婉約派總給我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後來就應了那句套話“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不再少年。”

千古第一才女,水星上的環形山以你命名,懂你卻已不再年少

在歷史的大環境下去看李清照,才能看到她用詩詞描繪的一幅幅畫卷。官宦家庭出身,讓李清照從小飽讀詩書,度過無憂無慮童年和少年時期,所以才有“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小女兒情態(《點絳唇.蹴罷鞦韆》),一個天真調皮、感情豐富但又有幾分矜持的少女躍然紙上。後來作的憶昔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每次讀起都不由得唇邊含笑,你是不是也有過玩得興起而忘記時間,匆匆忙忙趕路,結果越急越亂的時候。

十八歲出嫁,丈夫趙明誠是左僕射趙挺之三子,少年夫妻,新婚燕爾,二人情趣相投,相處甚歡。只是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婚後第二年,剛剛登基兩年的宋徽宗清查“元祐黨人”,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列於名單之中,被罷官後返回原籍,沒過多久,李清照也被牽連,兩道詔書“元祐黨子弟不得居京”,“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為婚姻”使得李清照不得不返回原籍,投奔被先行遣歸的家人。

離愁帶來的思念侵擾著李清照的,才讓我們讀到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些千古名句,分別是真的無奈,政治風波帶來的影響她一介女子也無從化解。幾年之後,趙挺之在與首相蔡京的爭權中失利,被罷相後卒,趙明誠也被罷官遷回老家,夫妻二人開始屏居青州十三年的生活。

時事難料,福禍相依,靖康之亂使得趙明誠被南宋朝廷啟用,李清照也隨之南渡,戰火、兵亂讓二人的收藏遺失大半。不過人生的視野卻開闊起來。寫得《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讀來蕩氣迴腸。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才是千古第一才女該有的胸懷和恢宏氣度。才能寫下”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此後又寫出震動詞壇的名作《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首句十四個疊字連用,出奇制勝,而結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易安居士國破家亡的傷痛、天涯淪落的悲苦、孤獨寂寞無依無靠的傷感彷彿順著千百年的時光隧道傳遞到自己心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