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少年的你》,一部票房突破了15亿的青春剧,引爆了全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关注和反思。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好的影片总是融入了多种能引发观众共鸣的元素,《少年的你》的故事里,有现实的残酷、有青春的懵懂、有人性的恶与善、有欲哭无泪的无助、有向阳而生的渴望。

身为家长,揪心地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我想更需要认真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TA的家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

最令人心疼的角色,莫过于小北(易烊千玺扮演)。

小北是一个社会边缘的小混混,靠讨债为生,打架、受伤、进出派出所,这些于他都是家常便饭。

有一天小北在路边被人殴打,正巧陈念(周冬雨扮演)路过看到了并想要报警,不料被暴徒发现并强行阻止。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小北和陈念就这样相识了。

陈念在故事里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她的生活也充满着无助和痛苦。然而和小北更加不堪的生活比起来,陈念至少还有靠高考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

一次,小北无意中看到陈念课本上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陈念就是小北的“星空”,也是小北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希望”。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小北也是高中生的年纪,却在社会上混迹多年,在一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到家后,他向陈念吐露了埋在心底的伤痛。

“陈念,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

原来,在小北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妈妈带着他。在小北13岁时有一天,难得妈妈给他买了肉包子,就在他开心地吃的时候妈妈却突然打了他,哭着嫌弃因为有他而自己难以再嫁。

“懂事”的小北不想再拖累妈妈,便离家出走,后来回去找过妈妈,但是妈妈已经搬走了,从此小北就一个人生活在这破乱不堪的“家”里。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影片没有拍到小北的妈妈,但是可以想见是一个贫苦的女人,一个人带着孩子难以维持生计,想通过嫁个男人来改善,但孩子又成了拖油瓶。

小北的妈妈最终遗弃了小北。

没有了妈妈,小北的童年戛然而止。13岁,只是初中生的年龄,却要一个人面对复杂的社会,赤手空拳地为生存而挣扎。

小北眼里的世界:“要么就是被人欺负,要么就是欺负别人”。小北眼里的自己:“什么都不是,没脑子、没钱、也没有未来”。

2

陈念,影片中被欺凌的优秀生,至少还有个相依为命的妈妈周蕾(爸爸在剧中从未出现过)。

周蕾做的是非法传销三无产品面膜的坑人生意,出门躲债是她的生活常态。

陈念天然地爱自己的妈妈,乖巧的她一心只想熬过高考,考上北京大学,让妈妈和自己“熬出头”。她会看着妈妈背着包裹离家躲债的背影而流泪,却在电话里佯装淡定地和妈妈说“钱够花吗?……我自己可以的。”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周蕾也爱女儿陈念,但除了偶尔问女儿成绩怎么样,再没有更多的关心,更别提给予女儿应有的保护和依靠。

她自有一套无知、无赖的生活逻辑:

“我坑人怎么了,我也是受害者呀”;

“我知道我这个妈不怎么样……算妈欠你的”;

“去了北京,我们就赢了”;

“怎么考得这么好呀,菩萨保佑,妈妈爱你!”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妈妈是陈念的软肋。每一次,陈念在学校里受欺凌的程度不断升级,都与妈妈令人不齿的行径有关。

妈妈的照片被印在追债的宣传单上到处流传,引起了班级里的同学讥笑,平时欺凌陈念的魏莱和同伙更加有恃无恐。陈念最后情绪失控,失手把魏莱推下台阶,也是因为魏莱以轻蔑嘲讽的语气提到了陈念的妈妈。

在周蕾的心里,压根没有想过陈念会遭到校园欺凌,而且还如此严重。天真的她,庆幸自己有一个懂事、学习成绩优秀、还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女儿,于是她从来不为女儿操心,总是心安理得地把陈念一个人留在家里自己一走了之,“你一个小孩子家,他们(讨债的人)能把你怎么样?”。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这究竟是心大,还是不负责任?!

3

魏莱,影片里最漂亮的女孩,获得过重重荣誉的尖子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天使的外表下却藏着魔鬼的心,她就是欺凌胡小蝶、陈念、小渺的加害者。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魏莱把欺凌同学看成“玩”,作恶的时候疯狂嚣张,一旦知道事情败露,又立马低声下气,并总想用金钱来利诱求饶。

魏莱的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的形象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当警官到魏莱家调查时,魏莱母亲头头是道地一席官腔话把警官说得无可反驳。

但巧舌如簧也掩盖不了这个家庭内核的空虚。

父亲长期缺位,就像后来魏莱求陈念不要报警的时候说的,“我真的不能再复读了,我爸已经因为这件事情快一年没跟我讲话……”这个冷血的父亲,最后在停尸间看到女儿,也只是停留了一秒便拂袖而去。

母亲自视极高,从小对魏莱的教育是“你和别人不一样”,“什么事都不能像别人那样随便去做,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怎么交往,那可都是学问”。

听着有毛病吗?没毛病。

但配合着她说这些话时那道貌岸然的语气,你感受到的只有压抑、冷漠和算计。

这些政治正确、冷冰冰的教条,终究培养出了冷血、恶毒、谎话连篇的魏莱。

魏莱的两个“跟班”,罗婷和小渺,又是出自怎样的家庭呢?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从影片中极少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罗婷的父亲是个单亲爸爸,在外酗酒、回家家暴。当听到校方要惩办罗婷的时候,当众一脚就把女儿踹倒。高考过后,罗婷还要忙着把醉酒的父亲拖回家。

受惯爸爸家暴的罗婷,自身也养成了暴力习性,只会用武力去欺压别人。

小渺,性格懦弱,起初跟着魏莱一起欺凌别人,可是臣服并不能让她幸免于最终也被魏莱欺凌的下场。她向陈念哭诉时,那一声“为什么是我?”,可恨又可怜。

她的懦弱何来?看到她的父母在老师面前双膝下跪痛哭流涕地为女儿求情,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4

看这部影片的两个小时,是揪心的两个小时。

陈念妈妈告诉陈念我就指望你了;

小北的妈妈说要是没有他就好了;

魏莱的妈妈说魏莱跟别人不一样。

《少年的你》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心:失职的家庭有多可怕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有多痛苦、多危险。

影片所引发的社会效应是否能促进这方面法律的完善,我们有所期待。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应该自省,有没有陪伴孩子、保护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在成年前获得足够多的,能立足于世界的勇气和底气。

在校园欺凌案件中,无论孩子成为加害者,还是被害者,都是令人难以承受的结局。

失职的家庭,会让孩子输了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