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來自湖北省人才服務局的感謝信專門寄到了這所大學!

近日,國家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舉辦了"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大別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活動。湖北中醫藥大學積極組織鄭國華、吳和珍、周燕萍、陳科力、劉大會、劉義飛、劉義梅、洪怡、盧山、杜鴻志等10位專家深入大別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麻城市、英山縣、羅田縣開展中醫藥科技服務工作,助力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引起良好反響。

湖北省人才服務局特向湖北中醫藥大學發來感謝信,對湖北中醫藥大學的大力支持和專家的辛勤付出表示真誠感謝。

作為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湖北中醫藥大學按照中央、省委有關扶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充分發揮辦學特色與優勢,堅持"造血"與"輸血"相互協同,發揮綜合脫貧效應,真抓實幹,真情投入,真實扶貧,在蘄春縣指導中藥材種植、中藥新產品研發、"李時珍"品牌文化建設、中醫藥人才培養、教學實踐基地建設、資源引進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幫扶工作,相關工作得到協同推進單位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和牽頭單位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高度肯定,為蘄春縣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湖北中醫藥大學赴蘄春開展教育扶貧

最近,一封來自湖北省人才服務局的感謝信專門寄到了這所大學!

近日,湖北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水清帶隊,前往湖北省蘄春縣開展教育扶貧系列活動。

在漕河鎮清水河小學,師生為留守兒童開設了"中醫藥傳統文化知識"課堂。志願者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蘄春的特產中藥材,以及李時珍創作《本草綱目》的事蹟,幫助孩子們瞭解中醫藥文化。學校現場為該小學120名留守兒童捐贈了價值2.5萬元的學習用品和常用藥品,並開展了"兒童安全用藥知識"主題班會。

李水清表示,中醫藥在扶貧工作中特色鮮明、大有可為。學校將社會實踐與扶貧相結合,堅持"造血"與"輸血"相互協同,發揮綜合脫貧效應,在蘄春縣開展指導中藥材種植、中醫藥文化傳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等幫扶工作。學校蘄春縣扶貧工作隊為農戶開展道地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培訓。專家教授走村入戶進行中草藥栽培幫扶,就如何因地制宜促進中藥材生產、病蟲害防治、蘄艾初加工技術和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培訓,累計受益人群近萬人。

在秭歸縣義診的湖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臨床教師王偉軍

最近,一封來自湖北省人才服務局的感謝信專門寄到了這所大學!

近日,湖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臨床教師王偉軍在秭歸縣義診過程中的兩張照片被臨摹成鋼筆畫,其醫療扶貧事蹟相繼被《中國中醫藥報》、《湖北日報》、《健康報》等主流媒體報道,暖心"傻博士"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2018年3月,王偉軍作為湖北省第七批"博士服務團"的一員,被分配到秭歸縣中醫院掛職副院長,主抓骨科建設與發展。一年來,王偉軍始終堅持奮戰在醫療第一線,成功救治多名病患。他深入百姓家中,自掏2萬餘元為貧困患者買藥。通過開展義診和實地調研,他走遍50多個偏遠行政村,摸底精準扶貧人口健康情況。王偉軍還牽頭建立影像中心,開展技術培訓,助力提高當地醫療水平,為當地醫療發展建言獻策。

王偉軍說:只要有人需要,我會一直做一個"傻博士"。

湖北中醫藥大學對李時珍中醫藥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最近,一封來自湖北省人才服務局的感謝信專門寄到了這所大學!

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李水清率組織部、護理學院、藥學院等部門負責人一行6人,前往蘄春縣李時珍中醫藥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教育扶貧工作。湖北中醫藥大學向李時珍中醫藥職業技術學校捐贈了教學設備。蘄春縣副縣長顧盛中,副縣級領導吳學勝,李時珍中醫藥職業技術學校主要領導參加了活動。

此次共捐贈教學投影儀五臺,有效緩解了李時珍中醫藥職業技術學校多媒體教室建設對相關教學設備的迫切需求。

一直以來,湖北中醫藥大學積極支持各類人才在深入開展教學、科研、臨床的同時,加強實踐研究,開展科技服務,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通過中醫藥產業創新成果助力地方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湖北中醫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湖北中醫藥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