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叫林磊的孩子


為了一個叫林磊的孩子

語文老師給林磊輔導功課

一年前,14歲的林磊還跟著父親在成都打工,如今,他已重返校園,在明亮的教室裡沐浴知識的陽光。

隆昌市胡家鎮石龍村的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林磊,因家庭原因於2017年輟學。隆昌市教體局得知情況後組織相關人員多次協調勸返,經過不懈的努力,2019年9月1日,林磊到隆昌市胡家鎮付家橋小學報名,成功就讀小學六年級。

精準摸排 得知輟學

春意正濃,陽光盛好。4月11日,隆昌市胡家鎮石龍村林永鳳家中十分熱鬧,庭院裡整齊地擺放著幾個凳子,幾名前來家訪的老師正和她聊起孩子近期的情況。

“楊老師、呂老師、周老師……你們好!”人群中,一個瘦小的男孩子用清脆的聲音叫喊著,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他說,好久沒有見到學校的老師了,今天他們能來家裡看我,真的特別開心。

為了一個叫林磊的孩子

老師們到林磊家開展家訪工作

這名五官清秀、身形單薄的男孩子名叫林磊,是石龍村的建檔立卡學生,現住姑姑林永鳳家中。如果不是親眼見到,很難相信,他竟然已經14歲了。本該上初中的年紀,但由於家庭原因,導致林磊的學習一再耽誤,如今的他,正在胡家鎮中心學校讀小學六年級。

林磊的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和哥哥外出打工多年。因家中無人照顧,在父母離異後林磊便跟隨父親到外地,然而父親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不能固定,林磊讀書便成了問題,最後他選擇輟學,跟著父親和哥哥四處打工。

2019年,胡家鎮中心學校摸排林磊就學情況時,其父多次謊稱他在成都就讀。7月份,經石龍村村委會多方核實查證,得知林磊實際已輟學,由於林磊及其監護人都在外地,無法當面瞭解情況,隆昌市教體局便立即安排胡家鎮中心學校向鎮人民政府彙報林磊失學情況,並商討勸返方案。

“我們學校相關人員先後打了很多電話,與林磊的父親林永華取得聯繫,開展了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教育部門就讀優惠直至免除相關費用等宣傳,勸林磊到校學習,但他始終不配合。”胡家鎮付家橋小學校長劉茂錦回憶說,去年8月6日,市教體局又安排學校人員再次與林永華聯繫,希望赴成都見面,但林永華拒不提供其成都地址。“我們去了兩次,到成都打電話給林磊的父親,他不是隨便糊弄過去,就是不接電話,無奈我們只有回來。”

以“情”動人 用心勸返

2019年8月14日,經與石龍村村幹部聯繫,瞭解林磊姨父死亡,林磊及其父親計劃回鄉奔喪。

“得知他們要回來,我們曉得機會來了,這次一定要見到林磊的父親!”劉茂錦告訴記者,為了能夠第一時間見到孩子和孩子的父親,去年8月16日,胡家中心學校和石龍村村委相關人員到富順縣代寺鎮(林磊姨父家)將林磊及其父親接回石龍村。

“我還記得接他們父子倆的那天,下午1點過我們就到了代寺鎮,正值天氣火辣辣的時候,熱得大家直冒汗。”回想起當日去接林磊的場景,劉茂錦感慨萬分。

接到林磊父子倆,劉茂錦一行就匆匆趕往石龍村村委會辦公室。當天,隆昌市教體局、胡家鎮人民政府、胡家鎮中心學校、付家橋小學等相關人員在村辦公室等候林磊的到來,對其及監護人開展勸返復學工作。

為了一個叫林磊的孩子

開會勸返林磊覆校

有困難,大家一起幫忙解決,孩子上學的事不能耽誤。“那天的會足足開了一個下午,苦口婆心地給他們做思想工作,我們也瞭解了林磊家中的困難,針對問題商量解決的方案。”隆昌市教體局工作人員張春雷說,經過一番努力,林磊父親的態度有所改變,當天初步同意林磊返校讀書。

這讓大家看到了希望,但林磊一天沒有到校讀書,市教體局、學校、村委等相關人員就無法完全安心。“那天林磊的父親同意後,大家都感到很欣慰,這段時間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但我們並沒有因此鬆懈。”劉茂錦告訴記者,當時離開學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胡家鎮中心學校每天安排人員打電話給林磊父親,隨時瞭解林磊的動態及其家人的想法。

好事多磨,2019年9月1日,林磊到隆昌市胡家鎮付家橋小學報名,成功就讀小學六年級。懸在大家心頭的一顆石頭終於落下。

“林磊同學十分好學,因中間有兩年時間沒有接受教育,知識鏈有所脫節,我們老師都會特別關注這個孩子,利用課餘時間給他補習,讓他儘快趕上節奏。”林磊的英語老師周峰說,除了課後的補習,老師們還經常給林磊多鼓勵、多交流,增強他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林磊取得了較好地成績,並得到了老師們的表揚。

“和同學們待在一起我很開心,上學期學到了很多知識,老師們都很熱心地幫我輔導功課,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的。”林磊笑著說。

為了一個叫林磊的孩子

林磊認真寫作業

控輟保學 一個不少

習總書記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扶智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近年來,隆昌市體教局完善“市長、鎮長(街道辦主任)、村長、校長、家長”共同負責的“五長責任制”,健全“控輟保學”目標責任制、聯控聯保機制。

同時,堅持依法控輟,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學校和村(社區)進一步加強《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宣傳,使法制觀念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隆昌市體教局還進一步完善了“送教上門”工作,印發了《隆昌市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實施意見》(隆教普〔2018〕33號),對於不能到校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37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及時安排“送教上門”,更好地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隆昌市教體局注重整合多方力量、多措並舉,為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有保障、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一直不懈地努力著,確保在扶智路上,不讓一個貧困生落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