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不讓吃了?(濟老師原創)

公考面試每日一題

有一個小故事:話說漢初,劉邦當了皇帝,劉邦的父親就住在了深宮內院,平日裡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可是每天悽愴不樂,劉邦是孝子,就派人去了解情況。想當初項羽要煮劉邦的老爸,劉邦還上趕子要分湯喝,這事都進了《史記》,弄得天下皆知。雖然坑爹,但“以孝治天下”確實是漢初治國的重要措施。

父親就說:平生好友,都是普通的市井小人物,最大的樂趣,就是和朋友一起鬥雞蹴鞠,如今在皇宮,再也得不到這樣的樂趣了。劉邦就在長安附近的驪邑,依照家鄉的街巷佈局,建了一座新城,餅鋪酒肆、鬥雞蹴鞠一如故鄉,並將舊時鄉鄰全部遷來,帶來的雞犬,居然都能熟悉的找到各自的窩。太上皇這才高興起來,這也是“雞犬識新豐”的由來。


狗肉,不讓吃了?(濟老師原創)

說了這麼多,只為引出“雞犬識新豐”這個成語。雞和狗一直是和人類緊密相連的,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雞飛狗跳等等。但這裡狗是個特殊的存在,我們常說殺雞宰羊、殺雞駭猴,雞和狗雖然不分家,但雞是用來吃的,卻不會說殺狗。蘇東坡是個美食家,“東坡肘子”現在是一道名菜,其實,豬肉在中華民族的普及,蘇東坡是做了貢獻的,但蘇東坡卻說:“狗死猶當埋,不忍食其肉”。古代也有很多和狗有關的詩句,如“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等,耳熟能詳。

看來,從古到今,狗一直是人類的好朋友。


狗肉,不讓吃了?(濟老師原創)

圖文無關

但是近年來,熱騰騰的狗肉火鍋日漸增多,這引起了愛狗人士的極度反感和強烈抵制。

最近,農業農村部公佈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簡稱《目錄》)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錄》包括家養的傳統畜禽和特種畜禽共31個種,列入《目錄》的動物,著按照家畜家禽進行管理,可以用於食用等商業利用。

倍受關注的狗狗,居然沒有在《目錄》中出現?

對此,農業農村部回應,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狗沒有被列入《目錄》,這意味著狗有可能被禁食。

狗肉可能不允許吃了!

深圳更是先行一步,擬通過立法禁食貓狗。並稱:“貓狗作為寵物,與人類建立起比其他動物更為親近的關係,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是許多發達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的通行做法,也是現代人類文明的要求和體現。”

沒想到,深圳的石頭,居然砸了幾千裡地外江蘇的鍋。


狗肉,不讓吃了?(濟老師原創)

圖文無關

江蘇沛縣的一家狗肉製品公司急了(備註一下,這個沛縣就是劉邦的老家,傳說愛吃狗肉,關鍵是劉邦還有啥不敢吃的)。深圳的作法,這是要逼上梁山啊,直接在微信上懟了回去:食用狗肉是文化自信的突出表現;炒作貓貓狗狗,擬立法禁食狗肉,是對幾千年中國飲食文化的否定;禁食狗肉的草案是為極端愛狗者單獨立法,並沒有廣泛的民意基礎。

其實,筆者認為,還有非常嚴重的一點:根據《動物防疫法》,狗狗沒有屠宰檢疫規程!如此說來,吃了這麼多年的狗肉,居然沒有個屠宰檢疫?這是真的!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明確給出了國家不能制定犬類屠宰規程的理由:目前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絕大多數國家均沒有犬類屠宰檢疫的相關規定或要求;我國尚無明確的肉用犬品種,市場上銷售的犬以個人散養為主,來源複雜,且存在不法分子毒盜犬類現象,食用狗肉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犬類屠宰和食用狗肉涉及動物福利等問題,國際國內廣泛關注,一旦處理不當,將會產生負面效應。

這個說明,信息量就太大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事你怎麼看?


狗肉,不讓吃了?(濟老師原創)

解析:

1.人和狗的感情已經幾千年了,吃狗肉的歷史也很長,所以這個問題應當辯證來看,各方面的情感都應當得到尊重,希望不會簡單地一刀切,應該分時段、分區域慢慢推進。

2.目前,規模化的肉食狗狗很少,屠宰檢疫規程也沒有,說明吃狗肉有風險。現在的食用狗肉,來源多為無人照管的流浪狗,本身攜帶病毒或者細菌,或者是一些病毒的中間宿主。

3.嚴格食用狗肉的監管。從來源、屠宰、檢疫、衛生等多環節,出臺地方性的規章,加強監督,嚴格審批,確保安全。

4.相關的養犬管理辦法應進一步健全,手續應當更加細化,為愛狗人士養犬提供一整套的管理辦法,確保從養到亡有明確的規定,避免大量流浪狗的出現。

5.配合現有的城市管理辦法,對流浪狗統一回收處理,避免流入食用市場。

配圖時,查了大量照片,讓小編心驚膽戰,不敢吃飯。您的關注,是我努力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