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夠真正讓顧客擁有“沉浸式”購物體驗

“沉浸式”一詞最近頻繁出現,而且總是捆綁著“新零售”、VR、AR等新概念一起襲來。

很多傳統零售商對此往往想的都是,我用什麼新技術能夠抓住客戶的眼球、繼而打敗眾多競爭對手脫穎而出?

作為一名從業12年HR,對於“沉浸式”購物體驗,近幾天有了不同的思考。

【場景一:家居體驗店——真的是來自未來嗎?】

最近實地體驗了某知名家居品牌的“未來店”。

剛進門就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原本店鋪內滿目的傢俱電器、高達兩三層的貨架統統看不到。取而代之在醒目部位的,是一個個裝飾樣板區域、還有一臺臺客戶終端機器。

在我剛踏進一個樣板區域的時候,立馬有一名小女孩導購員走了過來,不遠不近的跟在旁邊,問:“女士您好!”我們的溝通就這樣開始了。

“我們這臺終端機器支持刷臉登陸的,你只需要對著攝像頭眨眨眼、張張嘴就能夠完成刷臉註冊。”

“我們的設計師可以將您的房子建好模型,直接將您需要的傢俱放進去,就能夠算出總的裝修費用呢。”

“我們這邊商品的價格您不用擔心的,您可以和大型購物網站上的價格進行對比,用相對價格較低的價格來買。”

就是這樣,熱情而不機械、介紹而不推銷。

甚至到最後,我對她說,不好意思我不裝修、只是想看一臺洗衣機。她也非常熱情的忙前忙後義務幫我量尺寸。

告別之前,她非常熱情的和我說“不管您到了我們哪家店,都會有我們小夥伴熱情的為您解答的!”

小結:“未來店”展示的固然是一種新模式,但真正最能吸引到顧客的,依然是員工臉上最真誠的微笑、最熱情的溝通、最恰到好處的客戶距離。

【場景二:小小美容店——如何能在路上堅守?】

作為不想當“油膩中年婦女”的我,最近到了一家美容店。

其實是為了趕在月末最後一天用掉之前預購的美容項目,於是有了大約2小時能夠與另一名小女孩聊天的時間。

作為一名從業12年的HR,自然而然的將話題就過渡到了她們的員工福利方面。以下都是小女孩原話。

“我們店裡員工時間長的10年了,時間最短的也2-3年了。為什麼我們這邊都是老員工啊?因為我們老闆對我們很好呢。”

“怎麼個好法?老闆給我們員工租的都是乾淨的公寓,提供一日三餐,還會給我們熬薑茶給我們喝呢。”

“我們老闆可有愛心了,會把我們的舊衣服集中收集起來捐給社區裡的福利院,還帶著我們一起去。”

說話之間,小女孩都是一臉笑容,不像其他美容院一直在推銷產品。離開的時候,她說“姐姐,下週你就不要來找我了哦。我下週要出去培訓,去崇明,去一週呢,我們這個小組的人都去,我們老闆組織的。”

小結:這條街上短短几百米的距離至少開了六七家美容院,但唯獨這一家開了有六七年,我想我在小女孩身上找到了答案。

“沉浸式”體驗做的最好的,我想其實應該是迪士尼吧。每一次去玩,從它的每一位員工臉上看到的都是很有感染力的熱情的笑容。從專業HR的角度來說,這些員工的收入會比行業裡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嗎?美容店的小女孩用了什麼讓用戶更加身臨其境的技巧嗎?家居店裡的一張顯示屏,就體現出“未來感”嗎?

所以,“沉浸式”購物或是服務體驗,絕不是VR技術這麼簡單,新潮總會過去,技術總在更新。絕對相信的是,服務商員工的熱情、感染力,才會是給新零售業態加分的持久動力。

希望讀者中的HR從業者、新零售興趣者能夠引起共鳴。

——風箏

201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