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對於普洱茶,相信很多茶友一定有很多疑問,包括我也是,如果沒遇到也許也不會知道還有這樣的問題,普洱茶就一片葉子,可是故事太多了,怎麼說都講不完。普洱茶的頭春茶和正春茶哪個更好?如何分辨普洱茶中混有烘青料?一起來了解一下:

普洱茶的頭春茶和正春茶哪個更好?

普洱茶春茶分兩類,頭春茶和二春茶,問題中的正春茶應該就是二春茶也叫春尾茶。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頭春茶

每年清明節採摘的,叫頭春茶,這也是每年第一批發芽出來的茶。這批茶葉片較小;芽頭較大,較多;顏色白;香氣好;茶味飽滿厚重;苦澀味相對較輕;是一年之中最上等的茶葉。產量應該佔全年產量的1/4不到,價格也是全年中最貴的,通常比6~7月份產的茶貴一倍以上。

頭春茶的特徵

上面所說的香氣高,茶味飽滿,韻味好是從它的口感、觀感上看。頭春茶絨毛比較多,茶葉本身的顏色比較淺(也就是我們說的比較白)。芽頭飽滿,葉片較小,相對來說,比較厚實,葉間距也同樣較短,整個茶葉看上去鮮活度較好。還有就是部分產區的頭春茶帶有馬蹄,這個在以前節目中有提到,這裡就不再重複。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頭春茶的耐泡性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在過去茶葉產量很低的時候,很少用頭春茶單獨作原料生產普洱茶。它僅僅是作為像調味品一樣,拼配進其他季節出產的茶葉中,以提升整個茶葉的品質。現在雖然也有頭春茶做為原料單獨生產的,但數量也不是太多,大部分頭春茶依然是當做配料去拼配其他季節生產的茶。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二春茶(春尾茶)

第二類春茶,我們稱之為二春茶或者春尾茶。一般在5月10日以前採摘的茶葉都可以歸入此類茶。

二春茶(春尾茶)的特徵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二春茶(春尾茶)的特點就是香氣相比於頭春茶稍弱,茶味稍微淡一些,但無水味,苦澀味也重那麼一點。整個品質與頭春茶差距不是太大,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的價格與頭春茶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大約差個20%左右。外形上與頭春茶差別很小,比較難做區別。因此,許多地方把這一季茶也都統稱作春茶。

其實這一季茶是最受歡迎的,成本低,品質也還比較好。市場上的什麼春尖,頭春之類多半是由這一季的茶加上一點頭春拼配出來的。同時,也留下一部分作為配料去和夏茶拼配的,作為頭春茶的補充。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如何分辨普洱茶中混有烘青料?

一般而言,普洱茶當中混烘青料主要還是在生茶當中,熟茶當中極少見。生茶當中,有的是工藝要求會有少許的烘青料拼配,有的就是把一些過期的或者是銷售不了的烘青料混到普洱生茶當中。

我們先來說工藝要求方面的,有些品牌的沱茶餅茶,工藝當中就會混有很少的烘青料,這個是工藝要求。且包裝上面會印有36個月的保質期,就是因為普洱沱茶當中混有少許烘青料。保質期主要還是為了符合商品規範標識註明上去的,實際上可以品飲的年份遠遠超出了36個月。現在我們都有在喝十幾年、二十年上的茶品,它沒有任何問題,沒有什麼變質、異味兒等等。這是因為混的極少,只是為了提味,我們不必介意保質期。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如果混的量多,比如說把一些銷售不了,或者是過期的綠茶混到普洱生茶當中,這種情況在一些不靠譜的產家是有,但最近七八年這個情況還是很少見了。那麼怎麼辨別呢?

首先從味上說,如果說普洱生茶當中有烘青料,它的豆香味是很濃的,當然僅憑豆香味不能100%肯定,只是有這種嫌疑。其次可以看茶底,就是在沖水頭一泡兩泡時,你注意看茶低的顏色,裡邊綠的綠黃的黃,那多半就是有烘青料了。因為綠茶在開水衝入之後,剛開始的時候顏色是綠的,普洱生茶放一兩年水衝進去以後,茶葉本身的顏色就變成黃綠色的或者是黃色的,通過這個很容易就看出來茶底的顏色不均勻,綠色的是綠茶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普洱茶中的頭春茶和二春茶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判斷添加了烘青料。

在韻味方面,如果放了那種時間比較長的綠茶在裡邊,它的層次感、韻味兒都沒有純普洱生茶那麼好。最關鍵的是,時間過長的綠茶會帶有一股寡苦的味兒,回甘,包括茶湯的質感都會有明顯的不一樣。回甘比較差,茶湯的質感的就會顯得有些寡,苦味很重,澀味也有,就是薄寡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