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勇攀中國印機行業巔峰

玉田:勇攀中國印機行業巔峰

玉田:勇攀中国印机行业巅峰

唐山新聯印機集團生產的高精密送紙器。

玉田:勇攀中国印机行业巅峰

河北萬傑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酒類商標。

□ 記者 劉琿 通訊員李洋 李晶

在玉田這塊“種石得玉”的寶地上,有一個特色產業似一塊美玉熠熠生輝,40年來愈發光彩奪目,那就是印刷機械產業。

中國第一臺水性覆膜機、中國第一臺時速突破12000張的全自動高速裱紙機、中國第一臺穿塑料提手機……一個個中國印刷機械行業的第一從玉田誕生。在印刷工業業內有“南亞華(上海亞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北玉印”的說法,玉田作為全國印機“六大產業基地”之一,扛起了中國印刷機械行業發展的旗幟,不斷刷新、提高著中國印機行業技術和品質標準。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玉田印機產業,領略其中風采。

玉田:勇攀中国印机行业巅峰

河北萬傑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裝車間。

點燃星星之火

印機產業在玉田紮根發展,197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

隨著黨中央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玉田農機廠在認真學習了北京人民機器廠經驗技術的基礎上,試製生產了ZY140型全張刀式摺頁機。這一振奮人心的研發創舉,正式打響了玉田印刷機械生產的第一槍。當年5月,根據一機部華北組的安排,玉田農機廠開始投入DDM101型端面刀片磨床的試製生產,同年,四臺樣機正式通過技術鑑定。1978年9月,玉田農機廠正式更名為河北省玉田印刷機械廠。

1980年,QY-401型自動切線壓痕機在玉田印刷機械廠誕生,模切壓力為80噸,最高模切速度每分鐘達67次,效率比舊式的紙盒機械提高了3倍多。這填補了國內自動平壓平模切機的空白,為玉田模切機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年,模切製版設備J-800鋸床、CX-5成型機、JQ-30捲曲機也一併問世。1980年,玉田印刷機械廠被一機部列為生產印刷機械的定點企業。1981年在全國機械產品展銷會上QY-401型自動切線壓痕機接受訂貨11臺,模切製版設備也成了預定最多的產品。

1983年12月,QY-401A型四開自動切線壓痕機被國家經貿委包裝技術協會評為優秀新產品,獲得“景泰藍杯”。1985年,CHK-4型四連桿自動穿孔機獲河北省優秀新產品三等獎;1986年,ZYHB615半自動混合式摺頁機通過省級鑑定,並獲省優秀產品二等獎;1989年,QY-401A自動切線壓痕機獲機械電子工業部二等獎,並在1993年獲國家科技成果技術證書;1988年,印機廠又自行研製成功了MY920型自動模切壓痕機,並在1991年獲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成果三等獎。

代表中國印機水準、率先走出國門的也是玉田產QY-401A型自動模切壓痕機。1988年,該機型在廣州秋季交易會上參展,美國、英國、新加坡客商和香港華威公司、日本太陽株式會社、瑞士BOBST公司紛紛訂購該產品,使該產品不但佔領了國內2/3的市場,並遠銷到美國、日本,德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企業也隨之進入了全新的發展天地。

1992年,企業從內部120名科研人員中選拔了36名精幹力量,成立了印刷技術研究所;1993年,組建了以玉田印刷機械廠為核心的唐山玉印集團公司,從此拉開了玉田印刷機械設備繁榮發展的大幕。

玉田:勇攀中国印机行业巅峰

唐山佳捷包裝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操作紙殼打包機。

40餘年不懈發展

在印機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唐山新聯印刷機械集團董事長、玉田印刷包裝機械協會會長郭亦震向我們介紹了玉田印機產業的不懈發展。“玉田印機產業由玉印集團開枝散葉,經過多年的磨合,各家企業都找到了自身發展的特點,有的專攻印中,有的專注印後機械,100多家企業共同推動著整個行業的進步。”

提起印刷機械,似乎稍顯陌生。郭亦震就用常見的也是他們供貨設備生產最多的牛奶包裝箱為例,為我們講解了日常的紙質包裝箱是怎麼在印刷機械的“魔術手”下,由紙張變為漂亮實用的紙箱的:奶箱外面印有圖案的那一層是面紙,需要先在膠印機上印好圖案,放在一旁備用。接下來輪到由多種印後機械組成的生產線登場了,先做紙板,牛奶箱一般是由三層紙組成的紙板,上下兩層是平紙,中間夾著一層瓦楞紙;再按照箱子的尺寸切分好片,就像做衣服之前按照尺寸扯布一樣;接下來,把這些紙片放到裱紙機上,將之前印好的面紙與其裱在一起;隨後,上模切壓痕機,就像做衣服時的裁剪一樣,之前的紙板在這個機器上會被切出紙箱所需的形狀,壓好摺痕。“我們看到有的奶箱還有一個小窗口,這個開窗的過程也是在模切機上完成的。”接下來,經過貼窗機,給小窗口貼上膜;最後,來到糊箱機,把需要粘合的地方處理好,這樣,一個紙箱就做好了。“有的紙箱還有一個塑料的提手,那就還需要穿塑料提手機。”

一個紙箱的誕生過程需要這麼多工序步驟,每一步都需要相應的印刷機械設備。郭亦震告訴記者,目前玉田在生產的印機設備多達120多種,還在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研發新的品種,滿足客戶不同的需要。

以應用最為廣泛的模切機為例,就是在不斷改進、研發中更新換代:最早期的手擺模切機,老百姓叫它“老虎嘴”,兩塊模切板一張一合,靠工人手動裝卸紙板,放進一張,模切機“咔嚓”一聲切好後,工人要在機器“嘴巴”張開的時候趕快取出紙板,再放進一張新的。這種模切機每小時可以完成2000張紙板的模切,記者算了一下,不到2秒鐘的時間,工人就要完成一次紙張的裝卸,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危險。郭亦震說,那時候全國的紙箱廠工人被夾斷胳膊的事故時有出現,直到半自動模切機的出現,才真正解決了這一問題。全國第一臺半自動模切機就是在玉田研製成功的,這種機型,不再需要工人冒著危險裝卸紙板,送料時只需要稍稍往裡推一下,紙板就會自動進入機器,“就像我們在ATM機上取款時插銀行卡的感覺。”工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不過,這種半自動模切機的工作效率還受制於工人送紙的速度,而且在收紙、取紙的環節也需要停機等待。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新一代的全自動模切機在需求中應運而生:用吸盤將紙板吸起來送進機器,備用的工作臺也實現了快速收紙,這樣,送紙、收紙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不需要停機等待,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經達到了每小時12000張的速度。

從危險到安全、每小時從加工2000張提高到12000張,模切機的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印刷機械產業不懈發展的步伐。

目前,玉田印機佔國內市場份額達20%以上,是全國印機“六大產業基地”之一,享有“中國印刷機械之鄉”的美譽,被認定為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產品遠銷俄羅斯、美國、英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縣共有印刷包裝機械企業134家,主要分佈於彩亭橋印機工業園、玉泰工業園、現代工業園、鑫興工業園和後湖工業園等5個工業園區。以印中、印後設備為主導,形成了以及各類標籤印刷機、智能捲筒膠印機組、智能環保彩箱機組等印中設備和模切機、燙金機、裱紙機、成型機等印後設備為主的18個系列120餘種單品的產品規模,行業從業人員達萬餘人,專業化配套企業千餘家。2019年,實現產值35億元,利稅5600萬元。

推動印刷機械科技大變革

一方小小的紅酒標籤上,兩條金魚活靈活現,脊背上的魚鱗部分用手觸摸有凹凸感,魚尾部分會隨著光線的變化顯示不同的顏色,彷彿金魚在波光中游動起來。整個標籤鮮活靈動又富有質感。“你能摸到的魚鱗凹凸部分使用的是絲網印刷工藝,尾部能隨著光線變色是通過冷燙金工藝實現的。”萬傑印刷機械總經理胡永傑告訴記者,如此精美的紅酒商標正是用他們公司生產的標籤印刷機制作出來的。如今,萬傑生產的標籤印刷機已經在40多個國家廣受歡迎,其中應用最多的就是紅酒標籤領域。

在歐洲,紅酒基本沒有外包裝,而十分注重標籤,因此,紅酒標籤往往極富設計感,工藝講究,柔印、凸印、絲網印刷、冷燙金、熱湯金、壓凹凸、浮雕燙金、逆向光油……紅酒標籤在各類標籤中製作工藝是最為複雜的。

做印機研發出身的胡永傑將創業目標鎖定在標籤印刷機,又要主攻其中難度最大的紅酒標籤,“要做就做最好的,我對我們的技術很有信心!”

印製標籤,其實傳統的印刷機也可以完成,但是隻能是單張紙膠印。可是,智能貼標、高速貼標又要求商標必須是盤標,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萬傑潛心投入研發,歷經2年的時間,終於在2009年12月份成功研製出間歇式輪轉商標印刷機。經過了五六代的發展,現在萬傑生產的標籤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越來越多的工藝組合到一起,能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過去需要10臺設備才能完成的,現在用一臺設備就能實現!”

2014年的北京國際印刷展上,萬傑展出了660型間歇式PS版輪轉印刷機,這是世界上首次展出的間歇式輪轉印刷機,十分適合客戶製作中小批量訂單的需求,一亮相就一炮而紅。也是在這次展會上,萬傑開始接觸歐洲的客戶,簽下了很多國際代理商,萬傑也正式走向國際市場。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澳大利亞、德國等主要紅酒產區,目前都在使用萬傑生產的標籤印刷機制作精美的紅酒標籤,萬傑產品的外銷量達70%。

令人讚歎的印刷工藝對於研發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胡永傑介紹,公司現在一共98人,研發團隊就佔40多人,他們經常在國外接觸市場,瞭解行情,指導研發方向,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佔公司銷售額的8%左右,最高達到13%。此外,企業還積極與高校聯合,與北京印刷學院、華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智能製造、燕山大學等都有深度合作。

科技的力量讓萬傑成為了去年玉田縣畝均稅收最高的企業,不到20畝的面積,納稅達1093萬元。萬傑也基本拿下了河北省所有的科技創新類獎項,被評為“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基地(智能印機)”,還參與了5項行業標準的制定。

“生產一代、研發一代、試製一代,每一次大型的展會都會推出新產品。”這是“萬傑節奏”。目前,萬傑擁有3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24項。

像萬傑一樣,玉田的很多印機企業將科技創新視為不斷前行的動力,堅持深耕細作、持續研發。玉田擁有全國首枚印機行業“馳名商標”、12個省著名商標、2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多項授權專利,近千項自主知識產權。30多項技術和產品添補國內空白,參與了9項國家印機行業標準制定,河北省印刷機械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北京印刷學院國內首個“專家工作站”也在玉田落戶。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市場風雲變幻,深諳客戶的需求並以此為導向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這,也正是唐山佳捷包裝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利軍從創業之初就一直堅持的方向。印刷機械品種多樣,而佳捷十多年來卻只專注於打包機和糊箱機的生產,“我們就是要做到極致!”

20年前,楊利軍和弟弟兩人一起創業,他們把目光瞄準了專門針對紙箱企業的打包機,“市場有需求,國內卻沒有生產的企業,從國外進口這種設備價格非常高,我們就決定自己生產。”剛研發出來的機器有很多不足,好在兄弟倆都懂技術,楊利軍負責出去售後服務,發現問題馬上與弟弟聯繫,弟弟就在企業進行改進,這樣一來,客戶需求把握的準確,改進的速度也非常快。經過了3年的不斷研發改進,突破了諸多技術難題,產品終於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2004年,打包機投入批量生產,佳捷賺到了第一桶金。

佳捷的客戶都是紙箱廠,而打包機是紙箱廠的最後一道工序,深深懂得客戶需求的楊利軍逆推紙箱廠的生產流程,又在糊箱這道工序上找到了商機。“只要買我們的打包機超過3臺以上的客戶,證明紙箱的產量就非常高了,有必要用機械代替傳統的人工糊箱!”當時,國內也沒有糊箱的機械,楊利軍通過對國外產品的測繪學習,成功生產出適合國內市場需求的糊箱機。

很快,生產打包機和糊箱機的企業多了起來,面對競爭,楊利軍並沒有再去開發別的設備,而是牢牢立足這兩種設備,“就像穿糖葫蘆一樣,每個點都做到極致,再串在一起就成為了一條完美的線。”楊利軍瞭解到,在紙箱廠,最不掙錢的就是後端工序,但恰恰是用人最多的。如果按照一天20萬箱的產量計算,糊箱、打包的工序即便有相關設備還需要20-30人忙碌。楊利軍開始深入研究如何將打包機、糊箱機二者聯結起來,形成機械化聯動線。2013年,全自動打包機在佳捷研製成功,並加裝了釘頭,實現了糊箱、打包一體化完成,為客戶提供了完美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機器的售價從之前的每臺20多萬元一躍達百萬元以上。

佳捷的設備每天開動為海爾、蒙牛、奧克斯等品牌生產著紙箱。“把我們的設備直接接在印刷機後面,就把印後部分的工序全部完成了,連碼垛也有機械手和碼垛機來從事。我們整個產品的設計理念就是實現無人化!”

在玉田印機產業中,細分市場、深挖潛力,時時把握客戶需求成為諸多企業的追求和制勝法寶。“之前,客戶最頭疼的問題是如何減少人工,那我們就盡力用我們的設備為他們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玉田印刷包裝機械協會會長郭亦震說,“智能化、物聯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賣出的產品在自己的手機上都可以看到實時的動態,還可以遠程遙控。”

採訪中,多位企業家都提到了印機產業智能化的概念,這是他們敏銳把握市場脈搏的共識,也是玉田印機產業發展的方向。

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玉田印機產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成為全縣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彰顯了強大的集群優勢。設備研發、加工、製造、銷售、服務、人才、金融等全產業鏈已然形成,大到整機制造,小到配件生產,都能在玉田縣一站式滿足、一體化供應,實現了從單一產品供應到訂製化服務的歷史性飛躍。

2018年10月,由玉田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玉田印刷包裝機械國際博覽會,獲得了圓滿成功。來自北京、天津、山東等30多個省市的上千家企業,60餘家友好協會、科研院所以及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伊朗、波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友好嘉賓齊聚玉田,共襄盛會,成交額達4000多萬元。

2019年8月,玉田提出了強化產業項目支撐、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將印刷包裝機械作為玉田的一大特色產業著力培育,描繪了未來印機產業的發展藍圖,為印機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提供了強大支撐。

2019年10月11-13日,中國·唐山第二屆玉田印刷包裝機械國際博覽會升級為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在河北玉田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展會分設2個展館,總展出面積20000平方米,參展企業400餘家,展品範圍涵蓋印刷包裝機械設備及生產線、五金機電、印刷輔料等多個品類,每日客流量達萬餘人。

由一家企業的興盛推動一個行業的發展,由一座小城的變革提速一個產業的鉅變,玉田印機始終站在歷史的潮頭,推動印刷機械科技大變革,樹立行業技術新標杆,促進印機行業走向綠色化、聯線化,加速智能印機產業發展。

在這塊神奇的熱土上,打造中國印機行業巔峰,讓世界愛上玉田智造,他們的腳步從未停息!

圖片由記者呂光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