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沒有思想,西門慶就是理想

男人,特別是成功男人,“養”女人,還是不“養”女人,這似乎是一個問題。

一些成功男人,“養”女人的並不鮮見,因為“養”女人而鬧得雞飛狗跳的事,也不少。可是,儘管“養”女人有很多前車之鑑,但沒有阻止人們去“養”女人。有人,甚至要為之辯護,在如今這個思想解放的時代,“養”女人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確實,中國的性觀念的開放,無疑是拜思想爭放所賜。因為思想解放,中國人的性觀念,確實是史無前例的“開放”了。

可是,如果一定要說性觀念的“開放”,就是思想解放,那未免是強往自己臉上貼金。因為,一定要說性觀念的“開放”就是思想解放,那西門慶豈不是思想解放的先驅?

不可否認,中國有過漫長的封建禮教歷史,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性”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字眼,羞於談“性”,甚至是恥於談“性”,似乎是中國人的一大特點。

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伴隨其中的思想觀念的現代化,性觀念的解放確實擔當了先鋒的作用。有道是“食色,性也”,在倡導人性解放的現代社會,性觀念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表徵,性權利是基本而重要的人權之一。毫無疑問,古代“存天理滅人慾”式的“守貞”,的確有悖人性;張揚個人的性權利,在中國思想解放歷程中的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然而,開放“臍下三寸”,果真就一定代表思想進步嗎?放眼中國,國人早已從“談性色變”發展到“性致勃勃”了。謂予不信,看看媒體上露骨的文章和畫面,看看相關的醫療廣告,看看國人性行為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看看人流廣告進入校園的情形,看看遍佈各地的色情娛樂場所,再看看在一些“專家”鼓吹之下,一些人對同性戀和換妻遊戲身體力行,中國人的性觀念“開放”到今天這個地步,於國於民到底是福是禍?國人的性觀念“開放”到這個地步,這樣的思想“進步”果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嗎?

思想解放無疑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然而,只開放到臍下三寸的“開放”,事實上難說是真開放。正如“房中術”未必能夠代表中國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金瓶梅》中的西門慶也未必能代表中國反抗封建專制的文學形象一樣,如果我們的思想開放,僅僅滿足於只“開放”到臍下三寸,那開放之路也走得太短了點吧。臍下三寸的“開放”,實在是“開放”的有限。臍下三寸的“開放”,於國於民恐怕都無多少助益。熱衷於鼓吹“開放”臍下三寸的“思想先驅”,或許還正是中國的落後保守勢力呢。

男人沒有思想,西門慶就是理想

說到思想解放,首先得要有思想,才有思想解放的基礎。沒有思想,所謂的思想解放,只能是解放慾望。當然,對於有些成功人士來說,原本是有頭腦有思想的,但思想解放無疑也存在風險,容易招惹是非,解放“臍下三寸”,雖然也會出現麻煩,但麻煩歸麻煩,總不至於惹是生非,相對於思想而言,解放“臍下三寸”可就安全多了。

沒有思想,不願思想,男人就只有以追求西門慶式的一生為人生理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