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鬆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文|白茅如玉

01

汪涵直播主持翻車了?看到這條熱搜還是挺驚訝的,因為在印象中,汪涵在主持人裡一直是比較優秀的存在。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關於汪涵直播主持“翻車”的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由高曉松策劃,聯合幾家音樂平臺一起組織了一場名為“相信未來”的在線義演。

演出大咖雲集,包括了王菲、周迅、郎朗夫婦、黑豹樂隊、老狼、林俊杰、李榮浩、鹿晗、王俊凱、鄧紫棋、大張偉等音樂人及藝人,主持陣容則是央視的白巖松、湖南衛視的汪涵以及浙江衛視的華少搭檔。

這三位主持人各有特色,在主持界都稱的上是實力頂尖,有口皆碑的了。但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汪涵居然在主持中因用詞不當現場翻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在本場雲演出的網絡直播主持中,汪涵最大的爭議來自於他和其他兩位主持人在討論疫情期間在家都有什麼愛好和興趣,以及如何打發時間的時候,他說到他的收穫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連我兒子都感謝這次疫情,我能在家多陪陪他”。

因為“感謝疫情”這樣的發言,令很多人不適,即便是轉述兒子的話,是童言無忌,但在公開直播時這麼說,有人認為汪涵顯然未以為然,沒意識到自己的不妥。包括在直播後,他也沒覺得自己不應當這麼說。

02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在疫情初期,另外一件因主持不當引發的巨大爭議事件:

在疫情初期,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對鍾南山院士進行了採訪。當時鍾南山院士在北京緊急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由於時間緊迫,這次採訪是在其趕往機場的路上進行的。在採訪過程中,因女主持人全程喜笑顏開,且沒有戴口罩,離鍾南山院士又那麼近而被人詬病。

由於連日奔波,疫情嚴峻,鍾院士滿臉疲憊、嚴肅,主持人則輕鬆自在,滿臉笑容。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視頻一播出,廣大網友怒了。在疫情初期這種特殊時刻,全國緊張的狀態下,大家的心情都是沉重的,而主持人的狀態明顯太輕浮了,讓人感覺不夠莊重,似乎有“事不關己”的態度。

她的笑臉和鍾南山院士的滿面凝重形成了刺目的對比,讓這張笑臉顯得格外不合時宜。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視頻播出後,在該主持人的微博評論區下一片罵聲,甚至逼得她不得不刪除微博並關閉了所有評論。

03

疫情,是一個沉重而敏感的話題,最穩妥的狀態就是莊重對待,任何輕鬆都可能引起爭議和不適。

因為疫情,它讓我們失去了太多了。有人在疫情中經歷生死一線,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父母,失去孩子,失去了家……

它給了我們一次痛擊,讓我們知道在疾病面前,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還那麼渺小,那麼脆弱,那麼不堪一擊。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我們還感謝它什麼呢?感謝它讓我們失去嗎?

誠然,任何事情,都和硬幣一樣,是有兩面性的,疫情也是。這正是汪涵發言的基本立意。

不可否認,這次疫情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有些改變是失去,有些改變是成長,有些改變是獲得。

疫情讓我們停工停擺後,人們大量減少了戶外活動的時間,減少了生產活動,我們發現自然環境在這個契機中得到了修復。

汙染減少了,水清了,天藍了,空氣變好了,就連野生動物都大膽地走上了公路“散步”。

人類社會按下了暫停鍵,自然復甦了。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我們還有很多家庭在疫情中有了更多團聚在一起關心彼此、陪伴彼此的機會。災難,讓我們更珍惜家人,感恩身邊有他們。

這正是汪涵想表達的,只是如果他能不復述一個5歲孩子的話,而直接說疫情讓他懂得了家的重要,會更好。

04

在爭議的同時,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汪涵“雞蛋裡挑骨頭”,這不算什麼翻車,沒覺得有太大的不妥。

其實人們對汪涵的挑剔,正是出於對他的肯定。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汪涵在主持上一向以穩和機智著稱,他在舞臺上能很好地照顧到嘉賓和搭檔,能及時圓場,這和他過硬的主持功底、高情商以及平時的累積是分不開的。

1996年,汪涵進入了剛剛開播的湖南經濟電視臺,當過場務,扛過攝像機。1998年,湖南衛視一檔節目《真情對對碰》缺男主持,汪涵跑去試鏡,從此開始了他的主持之路。

他主持過《男孩女孩》、《玫瑰之約》、《幸運99》、《超級大贏家》、《金鷹電視節巨星演唱會》,《越策越開心》、《超級女聲總決賽》、《快樂男聲》、《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等綜藝節目及大型晚會,一路摸爬鍛鍊,成為了湖南衛視男主持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湖南衛視,如果說何炅的特點在活,那麼汪涵的特點就是在穩。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2015年3月27日晚上,在湖南衛視直播的《我是歌手》決賽中,孫楠突然宣佈退賽,之前沒有溝通,全場譁然。汪涵在現場力挽狂瀾,引來一片喝彩,這成為了他主持生涯中的一個堪稱里程碑式的“高光時刻”。

在這場直播中,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在面對臨場突變時的控場能力。

汪涵當時的應對是首先再次確認孫楠的決定:“楠哥我特別想問一下剛才您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內心所想所感,都是你自己拿定主意之後的觀點?

這樣提問,一來能強調明確事件責任方,二來也為自己接下來的應對爭取了思考時間。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在得到孫楠肯定的答覆後,他說:

好,既然我是這個舞臺的節目主持人,接下來就由我來掌控一下。


首先請導播抓緊時間為我準備一個三到五分鐘的廣告時間,謝謝!我待會兒要用。接下來我要說的這段話有可能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而不代表湖南衛視的立場。


我從二十一歲進入到湖南廣電,所以我覺得我自己身上的很多優點和很多缺點似乎都打上了湖南廣電的很多烙印,包括所謂沒事兒不惹事兒,事兒來了也不要怕事兒。


對於一個節目主持人在這麼大一場直播當中,一個頂尖級的歌手一個頂樑柱一樣的歌手,突然間宣佈退出接下來的比賽,我想應該是攤上事兒了,甚至是攤上大事兒了。


但是說實話,我的內心一點兒都不害怕,因為一個成功的節目有兩個密不可分的主體,除了這個舞臺上的七位歌手之外,還有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和現場的這多的觀眾。


我之所以不害怕是因為你們還真誠地踏踏實實地坐在我的面前,我還可以從各位期待的眼神當中讀到你們對接下來每一位要上場的歌手,他們即將演唱歌曲的那一份期許。


我還可以從各位的姿態當中可以感受到你們內心的那種力量,這個力量足夠給楠哥,給紅姐,給The One,給李健,給維維,給黃麗玲,給所有的歌手,給彥斌,已經準備好了,會有千萬個掌聲要送給他們。楠哥不信,你聽。


我雖然不同意楠哥的一些觀點,但是我誓死地捍衛您說話的權利。所以剛才我由話筒聽到那一段的時候,我並沒有試圖打斷您要說的話,雖然我可以這麼做。其實每一位歌手來到這個舞臺,他都有權利選擇我來或者是不來。

一段話間,汪涵首先將現場觀眾的關注度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主動控場,避免觀眾竊竊私語導致現場失控。

接著他又將自己的發言和湖南衛視劃分開,避免因自己萬一言語不當引來的爭議波及到對湖南衛視的攻擊。

然後他巧妙地四兩撥千斤,給大家吃“定心丸”,弱化“孫楠退賽”事件對現場的影響,他將場內場外的觀眾拉到了自己身後來支持他,而不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他,然後將觀眾注意力引導到接下來演出的歌手身上,但同時他還捧了孫楠。

三言兩語間,廣告過後,節目順利進行,觀眾的關注度沒有散。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在這場直播後,順著這波熱度,汪涵過往主持中體現出來的硬核功力被網友們紛紛翻了出來,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這場直播,幾乎讓他“封神”。

正是因為對汪涵有這麼高的期許,所以在本次義演雲直播中,人們才會對他有更高的要求,對他略顯唐突的言論感到驚訝。

04

在汪涵說出“感謝疫情”的話後,白巖松和華少都愣了一下,明顯感覺出其中的不妥,難以接話。白巖松迅速反應,總結道:

你看,有的人面對疫情的時候呢,他是收穫;有的人面對疫情的時候呢,他是錯過。

一句話化解尷尬。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其實要說主持功力,白巖松、汪涵和華少都是主持人中的翹楚,各有特點和閃光點,論控場可能不分上下。但白巖松絕不會說出“感謝疫情”這樣有爭議的話,為什麼呢?

這和主持能力無關,名嘴過招,關鍵時刻的差距是在“格局”。

汪涵和華少都是地方臺主持,平時的工作更多的是主持娛樂類、綜藝類節目及演唱會等,習慣於將節目內容輕鬆化、娛樂化。

在這次主持中,汪涵的表現也是出於想化解“疫情”的沉重感,帶領人們看好的一面。

在後疫情時期,他想讓大家的心情更輕鬆一點,將關注點從“疫情”本身移開,更多關注“疫情”帶來的變化上,一如他以往在節目中所做的效果。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白巖松是央視主持,平時工作中主持的大多是新聞類、評論類節目,還有不少ZF會議報道,國際形勢分析,社會輿情引導等,整個形象上就是大氣凌然。

相對汪涵和華少來說,他就像是國家隊選手,對用詞和話題的政Zhi敏感性更強,更懂得關注更廣大群眾的心理接受度,所以他在用詞上會更慎重、講究,多用中性詞和婉轉說法。

05 結語

這段時間以來,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隨著網絡直播興起,人們驚喜地看到了很多央視主持人在網絡直播時的出色表現。

即便優秀如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琪也敵不過央視段子王朱廣權,甚至在朱廣權說話時根本插不上話。

央視的主持人幾乎成了全能選手,他們之間鬥嘴,簡直如“神仙打架”,你來我往間,拋出的都是智慧和文化,這和他們平時工作中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及央視平臺的大格局是分不開的。

畢竟一個面向十四億觀眾的平臺,放眼全國,又有誰堪與其爭鋒呢?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創,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轉發。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即刪。)

白茅如玉,80後創業者,願意和你們一起分享身邊的故事,探討生活的奧秘。關注兩性話題、婆媳關係、婚姻生活,喜歡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動,你們的轉發和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尷尬!一場雲直播,汪涵翻車白巖松能救場,華少變成了小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