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師招聘考試考點:奧蘇貝爾觀點集合


安徽教師招聘考試考點:奧蘇貝爾觀點集合

更多安徽教師招聘考試信息可添加微信:18555119603

戴維·保羅·奧蘇貝爾(David Pawl Ausubel, 1918-2008)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對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有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觀以及學習動機分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該部分也是學生需要把握的重點。 

(一)學習分類

  奧蘇貝爾根據兩個維度,對學習進行了分類:

  1.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

  接受學習是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傳授,學生接受;代表人是奧蘇貝爾,他認為接受學習一般適用於年齡大、有豐富經驗的人。

  發現學習是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不直接呈現,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索、發現而獲得;代表人是布魯納。

  2.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機械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沒有與已有知識建立有意義的聯繫。如幼兒園小朋友背三字經。

  有意義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與已有知識建立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聯繫。如教師參加進修培訓。 

(二)學習理論——有意義接受學習

  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

  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

  非人為指的是內在的、本質的、邏輯意義上的聯繫,而不是人為的想象。

  實質指的是非字面,不因語言表述不同而有所變化。

  有意義學習的3個條件:①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②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繫;③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其中①為客觀條件,②③為主觀條件。

  2.有意義學習的類型

  (1)表徵學習

  表徵學習是最低層次的一種學習方式,指學習一個符號或一組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意義。如“map”代表“地圖”、“七七事變”代表。

  (2)概念學習——有意義學習的核心

  概念學習是指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如我們學習的“教育”“課程”這兩個概念。

  (3)命題學習

  命題指的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命題學習是指以命題形式表達觀點。如“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3.先行組織者

  所謂“先行組織者”,是指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任務關聯起來。在教學中,通過呈現“組織者”,在學習者原有認識結構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樑,便於學生遷移,使其能更有效地學習新材料。

  組織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陳述性“組織者”,用它的目的在於為新的學習提供最適當的類屬者,它與新的學習產生一種上位關係。如在學習“蔬菜”這個新知識之前,先帶領學生複習一下“黃瓜”、“土豆”等。

  另一類是比較性“組織者”,用於比較熟悉的學習材料中,目的在於比較新材料與認知結構中相類似的材料,從而增強似是而非的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如語文老師在講“羸”這個詞之前,先複習“嬴”這個詞,幫助學生去區分新舊知識。  

(三)成就動機的分類

  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

  1.認知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學生渴望瞭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識以及系統地闡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傾向。認知內驅力,多半是從好奇的傾向中派生出來的。如求知慾、好奇心屬於認知內驅力。在有意義學習中,認知內驅力是最重要而穩定的動機。

  2.自我提高內驅力

  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要求憑自己勝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願望。自我提高內驅力並非直接指向學習任務本身,而把成就看作是贏得地位與自尊心的根源。如學習為了得第一名、三好學生。自我提高內驅力是一種外部的動機。

  3.附屬內驅力

  附屬內驅力是學生為了保持家長和教師等的讚許或認可而努力學習的一種需要。附屬內驅力在兒童早期最為突出。如“小明真棒”“我們來給小紅鼓鼓掌”。附屬內驅力也是一種外部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