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替補員”郝興蘭 守好社區防疫門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5月6日電(柏凡露 記者 劉錫菊)每天上午8點前、晚上7點後,在中和社區的街路上總有一個熟悉的巡邏身影,她戴著巡邏紅袖標,以她的“火眼金睛”協助卡口管住人、看住門。她就是哈市南崗區大成街道中和社區黨委書記郝興蘭,三個多月來,她帶領社區幹部積極防疫、精準施策,守好社區防疫門,保障轄區居民生命安全。

萬能“替補員”郝興蘭 守好社區防疫門

  郝興蘭對轄區情況瞭如指掌,通過流動巡邏和固定卡口值守相結合的方式,在商家和臨街單元門附近流動巡邏,對進出的居民主動迎上去,監督他們戴口罩,請他們配合掃碼測溫,儘可能多說多做,以減輕卡口值守人員的工作壓力。早上的巡邏值守,像是她開始每天工作的“預熱”一樣,隨後,她或帶著問題或帶著任務,回到社區開啟新一天的工作。

萬能“替補員”郝興蘭 守好社區防疫門

  “大家都很辛苦,我是書記,我多做一些。”郝興蘭晝夜與疫情“賽跑”,24小時接聽電話,不管是什麼工作的排班,她都多給自己排,還是萬能的“替補員”,轄區開放小區多,設置了多個卡口,難免有志願者臨時有事、銜接不上的情況,郝興蘭就像“打游擊”一樣,哪裡有空缺補哪裡。對來往人員車輛認真排查,仔細核實,勸導解釋,守好社區防疫門。在嚴格執行外來人員進入小區的同時,兼顧民生需求,幫助商販將蔬菜送到卡點內。“特殊時期請多理解,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面對掃碼測溫有情緒的居民,她總是溫和的勸解。耐心服務居家隔離人員時,郝興蘭是“後勤保障員”,通過網絡、電話等渠道實時瞭解居家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和所急所需,居民只要有需求,微信、電話都可以“下單”,24小時“在線”服務。墊付資金採購,每天把各類生活物資一戶一戶送到隔離居民家門口,協調處理居家隔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主動服務居家隔離居民百餘人次。幫居民拿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消除了居民對封閉、隔離的偏見,讓居家隔離人員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也為疫情防控一線增添了暖色。

萬能“替補員”郝興蘭 守好社區防疫門

  “特殊時期,一定要按要求規範經營……”隨著轄區商家復工復產,郝興蘭結合實際情況,精心安排佈置,優化圍擋出入口。她還逐家逐戶走訪,爭取商戶的理解與配合,5天時間裡,走訪商戶260餘家。“感覺我多走一步、多問一次,距離我們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就近了一步。”天色漸黑,看見亮燈的商戶越來越多,腳不沾地兒的她,心裡卻愈發的踏實。同時,她通過電話問詢、網絡溝通等多種宣傳方式線上管控,提醒居民和商家業戶要保持防控意識,遵守相關規定,不可疏忽大意。

  三個多月的堅守,三個多月的服務,郝興蘭不僅沒有抱怨,還時常鼓勵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和社區裡好像總有郝興蘭操不完的心,因為她早早地來,遲遲地歸。正因為有郝興蘭這樣的社區幹部,我們堅信,距離我們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就又近了一步。(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