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丈夫,二婚遇渣男,潑在李清照身上的髒水是時候該洗掉了

李清照的情感生活一直備受爭議,一首《夏日絕句》讓她背上了氣死夫君的罵名。趙明誠去世後,時人說她改嫁合離,汙她晚節不保,但這一切都沒有切實的證據。本文從趙明誠去世前後的幾件事說起,還原一個真實的易安居士。

宋高宗建炎九月,李清照隨夫婿趙明誠落戶建康。眼見大宋山河破碎,朝廷朝不保夕,滿懷憂國之情的易安居士感時傷世,一腔憂愁無處傾訴。好在趙明誠是個體貼的人,他陪伴妻子身邊,給了李清照很大的慰藉。

其實趙李二人在現在的眼光來看則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他們之間有共同的愛好、理想,身為金石愛好者的趙明誠,滿腹文人的浪漫情懷。雖然未必能應和李清照的詩詞,但是他尊重李清照的才情,能包容自己的老婆比自己有才,這就很難得了。所以趙明誠之於李清照,不單單是丈夫,還是靈魂上的依靠,趙明誠去世之後李清照一度病入膏肓,這種情感是不容任何汙衊與褻瀆的。

氣死丈夫,二婚遇渣男,潑在李清照身上的髒水是時候該洗掉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沒有想到的是,在建康的日子是趙明誠最後一次做官。

趙明誠這人其實做官的本事,實在不如他在金石收藏上的造詣,在建康的時候,城中發生叛亂,這哥們不想著平息叛亂,反而率先棄城而逃,這下子好了,被朝廷罷官。之後夫妻兩個人晃盪在贛江之上,在這期間兩人路過楚霸王項羽自刎之地,李清照寫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詩中寄託的情感、表達出來的心境完全不同於她傾訴閨怨的詞,以項羽的風骨反諷朝廷的苟且偷安,給棄城而逃的丈夫當頭棒喝。然後有的人就說,趙明誠是因為這首詩被李清照氣死的,實在是荒謬。趙明誠能接納李清照這樣一位妻子,又豈會因為妻子的一首詩而鬱鬱寡歡?

氣死丈夫,二婚遇渣男,潑在李清照身上的髒水是時候該洗掉了

而這時候,夫妻兩個到了池陽,朝廷實在沒人做官了,就想起了賦閒在家的趙明誠,讓他去湖州做知州。這麼一來,他們兩個就在池陽安家落戶,趙明誠一個人追著當時居無定所的朝廷,趕去報道。臨別之前,趙明誠精神頭極好,躊躇滿志,李清照情緒卻很是不好。時逢亂世,身邊皆是兩夫妻的珍藏,她唯恐有負丈夫所託,保不住丈夫的心血。

趙明誠交代,若是城中發生叛亂,“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卷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所以你看,趙明誠不論何時都不能忘了他那些寶貝,壓根就不是當官的料,他就是個痴迷收藏的痴人。不管怎樣,趙明誠一腔熱血追著朝廷而去,只是天有不測風雲,卻沒想到一場暑熱誤了性命。

李清照在池陽沒有等到戰亂,卻等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趙明誠病重。當年七月末,李清照收到趙明誠臥病在床的消息,一天一夜舟行三百餘里,到了之後發現趙明誠已經病入膏肓,無力迴天,八月十八日,趙明誠去世。

此事於李清照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一對神仙眷侶就此陰陽相隔,世間再也沒有能同她賭書喝茶的眷侶,再也沒有能讓她遙寄相思的愛人,戰火紛飛的世界留她一人踽踽獨行。而趙明誠的去世,是李清照顛沛流離的開始,也成就她一代詞宗的重要轉折點。

在此之前,她的生活中最大的不幸就是戰亂,但不管如何她是有依靠的,她有為她遮風擋雨、與她琴瑟和諧的丈夫,她詞中最大的哀怨就是與丈夫分別,不能朝夕相守。可是在此之後,她居無定所,寄人籬下,即使風光再好,也抵不過她心中的哀痛,她詞裡遍佈身世之愁、國家之愁、戰亂之愁,正因為這一切才造就了名傳千古的一帶詞宗,彪炳史冊的千古第一女詞人。

氣死丈夫,二婚遇渣男,潑在李清照身上的髒水是時候該洗掉了

不過在當時,她只是一箇中年喪偶的寡婦,丈夫死後,還要面對來自外界的惡意。當時趙明誠在病中的時候,有一個叫張飛卿的學士,據陳東原先生的《中國婦女生活史》載,這人就是史傳的李清照後夫張汝舟,當時張拿了一把玉壺與趙明誠一起賞玩,觀賞過後人家又把這東西帶走了。之後就有人在宋高宗面前搬弄是非,說趙明誠拿著寶物獻給金國,當時趙明誠已經去世,李清照聽了之後非常害怕,就想將身邊他們夫妻兩個的收藏送給朝廷,無奈朝廷也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她一個弱女子,沒等到地方呢,朝廷就搬走了。

好在趙明誠的表弟綦崇禮當時任中書舍人,是宋高宗面前的紅人,他幫助趙明誠洗清了嫌疑,李清照知道之後給綦崇禮寫感謝信,信中說:

“素習義方,粗明詩禮。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蟻不分,灰釘已具。豈期末事,乃得上聞。取自宸衷,付之廷尉。序欲投進家器,曰抵雀捐金……”

只是卻沒有料到,這一次的解圍,牽扯進了一樁爭論不休的公案,李清照的改嫁之謎。

氣死丈夫,二婚遇渣男,潑在李清照身上的髒水是時候該洗掉了

宋人李心傳編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錄宋高宗一朝的時事,其中他記載李清照改嫁張汝舟,之後因為張汝舟家暴、覬覦李清照的財物,李清照抓住張汝舟的把柄,訴求合理。宋代女子狀告丈夫,是要坐兩年牢的,但是李清照有朝中友人幫助,倖免。有意思的是,這裡的友人,就是綦崇禮,那封感謝信也變成了,下面這樣:

牛蟻不分,灰釘已具。弟既可欺,持官文書來,輒信身幾來又不張之能欲死。非玉鏡架亦安知呻吟未定。強以同歸。猥以桑榆之末,配茲之下才。……視聽才分、實難共處。惟求脫去,決欲殺之。遂肆欺凌,日加毆擊,豈期末事,乃得上聞。取自宸衷,付之廷尉。”

總覺得哪裡不對,找丈夫的表弟辦理離婚手續,這種事情不像是李清照的性格能做出來的,不過宋代之後的文人對這種說法堅信不疑,並且以此攻訐李清照,評價她“然終不晚節,流落已死”、“晚節蕩然無存”,直到清代才有人為李清照辯誣,覺得《系年要錄》中記載的李清照改嫁有失偏頗。

清人俞正燮在《易安居士事輯》中說,李清照當時得罪人太多了,因此被人汙衊改嫁和離。李慈銘認為,嫁給張汝舟的是李家另一位姑娘,被當時人誤安在李清照的身上。沈濤說陸游給人寫墓誌銘時,提到李清照說趙明誠之妻,不說張汝舟之妻,由此可見李清照並沒有改嫁。

種種爭論,史家沒有明確記載,李清照也不能爬出來自證清白,小瑜更傾向於清代學者的觀點。

首先,從上文中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經歷中就能看出來,她是一個非常剛強的人,這樣一個女人我不相信她會因為軟弱而被人趁虛而入,更何況史傳她改嫁的時候已經四十九歲了。再者,從《金石錄後序》中能看出,她將趙明誠留下的遺產當做餘生的事業去經營,字字錐心,通篇上下不減對趙明誠的思念,如此我不相信她會做出改嫁之事。

氣死丈夫,二婚遇渣男,潑在李清照身上的髒水是時候該洗掉了

其實多少也能理解,從李清照的《詞論》中我們就能看出,將歷代名家貶的一文不值的李清照,心高氣傲,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文學造詣讓一眾男人拍馬不及,小心眼的宋代學者當然是各種看不慣了。可想而知,李清照喪夫之後過得是何種顛沛流離的歲月,到最後趙明誠留下的金石古玩也盡皆散落在亂世之中。就是李清照做的詞,也不過留下一卷《漱玉詞》,有些還尚有爭議。

就像《聲聲慢》中所說的那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世間再也沒有趙明誠陪著李清照烹茶賭書,登高望遠!

《金石錄後序》

《中國婦女生活史》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