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最近一個朋友向我訴說了她的奇葩遭遇:深夜發了一條朋友圈,差點把工作給丟了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週六晚上10點過後,朋友的上司在工作群裡分享了一篇雞湯文。

大家都選擇默不作聲。本來嘛,休息時間,發不發是你的事,看不看是員工的事。

可是,朋友好死不死的,在5分鐘之後,發了一條在看電影的朋友圈。

結果,兩分鐘以後,她的上司就在群裡罵開了:某人有時間發朋友圈,卻不回應我發的文章,什麼態度?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誰。

這還不算完。


週一上班開會,他們上司又在會上把我朋友給數落了一遍:明明微信在線,卻不及時回饋上司發的內容……(此處省略1000字)。

開會結束,朋友的同事都紛紛調侃她:

“你傻不傻啊,幹嘛那個點發朋友圈啊?我們都是假裝沒看到。”

“朋友圈都不屏蔽他,你好實誠啊!”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朋友圈,本來是用來分享生活,表達情感的私人領域,現在卻漸漸變了味道。


一、曬朋友圈更多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

微信好友曬的朋友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類:

1. 曬加班炫勤奮

這類人的朋友圈,其實已經變成了工作圈,大家紛紛在群裡曬加班、曬出差、曬工作,藉此顯示自己是全單位最勤勤懇懇的人。

有同事就經常在朋友圈裡,曬他凌晨時分,還在披星戴月的

趕飛機、趕火車去外地談業務,老闆還每次都給他點贊。

2. 曬生活炫悠閒

這類人的朋友圈,就是一個旅遊合集。今天曬去哪裡喝下午茶,每天曬去哪個網紅景點打卡了,後天再曬正在機場要去哪個遙遠的國度出差度假。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自己的生活過得比誰都好、都充實。

網上不是流傳著一個教人“如何用洗衣液瓶拍出自己在飛機上”的技術帖嗎(見下圖)?感覺連朋友圈都流行造假了,還造得如此有水平,真是不服都不行。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如何用洗衣液瓶拍出自己在飛機上


3. 轉發各類雞湯文

這類人,一般都是有點職務的。朋友圈中都是一些熱點文章,內容涉及管理、經濟、人性、社會等等。

發這類文章,其實就是想彰顯自己在管理水平人性認知上是多麼的與眾不同。

但是,和這些人接觸過之後,會發現,他們其實更多的,是想給自己的下屬洗腦:你不認同我的管理模式,那是你沒見識,你看某某名人,就是贊同的。


這就有點類似於,他們都會轉發馬雲關於“

996是福報”的文章,但是,馬雲和員工談錢的行為,倒是直接被忽略不計了。

以上的這3類人,其實都是想從他人那裡得到認同感而已。其實,從心理學上講,也體現了他們的不自信和內心的空虛。

《軍武次位面》中有一段話:

想要得到十個人的認可,你只要做的和大家一樣。

想要得到千萬人的敬仰,你就必須與眾不同。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屑於得到普遍認同的,因為,他們自信於自己的與眾不同、眼光獨到。

就如馬雲所說:做一件100%的人都能看懂的事,那麼這件事註定不能成功。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二、曬朋友圈只是因為內心孤獨

現代社會,雖然科技和通訊越來越發達,但是,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變得越來越淡薄

知音難尋,真愛難覓。

厭煩了虛偽的人情和職場的爾虞我詐,大家都渴望被愛、被關注

所以,木心的《從前慢》,才那麼輕易地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為此,曬朋友圈,也從單純的分享美好,變成了一種誇耀和攀比的手段

他們給那些若即若離的人的心理暗示就是:像我這樣優質的朋友,你不重視我還能重視誰?如果你不重視我,那就證明你沒有眼光。

而給那些不對盤的人的心理暗示就變成了:你看,我的生活過得比你有滋有味,你還不認同我,活該你過得沒我好!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看到過有些情感諮詢師教女人如何快速和前任複合

第一步,和對方斷聯;

第二步,時不時地在朋友圈曬自己自在開心的生活。

情感諮詢師的解釋是:通過這個辦法,可以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離開了前任,自己的生活反倒越過越好。

願望是美好的,但是,說實話,這個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前任。

一個男人如果真的愛你,你發不發朋友圈,他都會想盡辦法要知道你的一切。

反之,一個男人真的不愛你,那你的這些朋友圈,只是在自取其辱而已。

你的喜怒哀樂,只需和認同你的人分享就好

你的開心和難過,在志不同道不合的人那裡,都不會感同身受。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三、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更有魅力

看到網上經常有人問: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女人,都是什麼心態?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是不是很難追?

有句話說得好:秀恩愛,死得快。

我只知道,那些不愛發朋友圈,或者從來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好男人來愛、才是真正過得幸福的女人。

她們自信、獨立,不僅生活充實,內心也充實,所以,根本就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發朋友圈。

在她們的認知裡,自己的幸福,自己享受就好;重要的時刻,和重要的人分享就好。沒有必要搞得人盡皆知。

最重要的是,不曬朋友圈的女人,還能保持一分神秘感

艾迪生在《論禮俗》中寫道:

戀人的秘密不可叫對方全部探了去。

如果一個女人太過頻繁地發朋友圈,那一個男人就很容易通過她的朋友圈,瞭解到所有有關這個女人的一切:愛好、性格、工作情況、家人情況、朋友情況、戀愛情況等等。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網上就流傳著一句話:要想搞定一個女生,一定要先看看她的朋友圈。

甚至還有人通過女生的朋友圈,而總結出了一套“撩妹攻略”:

經常發雞湯的女生:多愁善感,對現實敏感,渴望有一個懂她的男生,所以只要多關心她,就很容易獲得她的芳心;

經常抱怨的女生:經常抱怨“沒人追”,“沒人懂”的女生,內心渴望戀愛,男生只要多點陪伴,就能產生感情;

經常曬單身多好的女生:其實是內心極度缺愛的女生,只是死鴨子嘴硬,這類女生最好撩。

你看,不管曬朋友圈的女人是什麼初衷,在愛情中,你的朋友圈反倒變成了你的軟肋

在那些朋友圈的暴露下,女人們就如同圓月掛枝,一眼可見,哪裡還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就是因為雙方太瞭解,而讓彼此失去了神秘感,從而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激情。

如今,愛情還沒開始,女人就讓對方通過朋友圈給查了個底掉兒,那這份愛情還能走多遠呢?

曾經問過一個做高管的朋友:每天長在朋友圈的女性和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女性,覺得哪個更吸引人?

朋友嘿嘿一笑,說:憑心而論,當然是後者。

在優質男眼中,不發朋友圈的你:生活簡單,性格單純;為人低調,不喜炫耀,不愛攀比;內心富足,成熟穩重,不感情用事。

在他們看來,不發朋友圈的女人,證明不是無聊的人,肯定是把時間花在了更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人身上。


由於無法從你的朋友圈瞭解到你的點滴,才更容易勾起他們的好奇心,他們才更願意與你交往溝通。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結束語

發不發朋友圈,怎麼發,當然是私人的事情。

只是,如果單純為了通過朋友圈來獲得別人的認同,那隻會招來別有用心的人。

真正懂你的人,不會在乎你的朋友圈發了什麼,他們更關心的,是你的真實感受。

而不想懂你的人,即便你的朋友圈再精彩,換來的也只是一個嗤笑而已。

想要獲得幸福,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花時間經營朋友圈(做商業用途的除外)。

想起電影《卡薩布蘭卡》中的一句話:

如今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