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有我 一往無前 上蔡縣3000餘名志願者戰“疫”路上展風采

疫情洶洶,其勢如火;阻擊疫情,刻不容緩!

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上蔡縣一個個身穿“紅馬甲”志願者走向抗疫最前沿,一抹抹“志願紅”成為這座省級文明城市最鮮亮、最動人的色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蔡縣委宣傳部、上蔡縣文明辦及時向全縣發出了“你我共參與,攜手防疫情”的倡議,廣大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積極響應。全縣3000多名志願者經過疫情防控知識、職責、紀律等專項培訓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有序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不論是在交通卡點,或是居民樓院,或是鄉村路口,都活躍著一個個“紅馬甲”的身影。

聞令而動安民心

堅守卡點,對過往人員、車輛做好信息登記工作,輔助醫務人員對進入縣境內的人員測量體溫……1月28日,上蔡縣疫情卡點管控再升級,省級文明單位上蔡縣人民檢察院成立4支青年志願者先鋒隊,奔赴京港澳高速南連接線遂上交界處輪流值班。

志愿有我 一往无前 上蔡县3000余名志愿者战“疫”路上展风采

堅守在集中隔離點的醫務人員。

與此同時,在上蔡和西平、上蔡和汝南、上蔡和商水等全縣的10多個縣界出入口,來自上蔡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縣公路局等20餘家省、市級文明單位的志願者在檢查站臨時黨支部的指揮管理下,積極協助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對出入縣境車輛進行消殺,對入境人員進行防控登記併發放科學防疫宣傳單。 在城區居民小區入口、背街小巷路口和鄉鎮(街道)主要路口、村莊道路路口防控監測點,廣大志願者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公共區域消毒消殺工作,協助社區醫務人員做好居家隔離人員體溫測量、住房消毒、生活物資發放、心理疏導等工作。

志愿有我 一往无前 上蔡县3000余名志愿者战“疫”路上展风采

落實卡點職責,嚴把疫情外防輸入關口。

在上蔡縣和店鎮柳莊村,從1月27日起,全村共有10名返鄉在家的大學生陸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邵店鎮實施“機關黨員幹部+村‘兩委’幹部+志願者”防控疫情戰鬥模式,將全鎮20個行政村劃分為7個片區,設置25個體溫監測站,每村每天確保1名鎮幹部帶隊、2名~3名黨員幹部和志願者24小時輪流在崗值班。

在廣大志願者的積極參與下,全縣形成了“監測點四結合”(公安、交通、醫務、志願者)群防群治的防控工作格局。廣大志願者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堅守卡點、宣傳政策、勸返人員、入戶排查、運送物資、消毒消殺……在他們各自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強信心、安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作用。

愛心奉獻暖人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衷共濟,共克時艱! 當疫情來臨,古蔡大地湧現了一幕幕就像當年淮海戰役時,人民群眾推著獨輪車擁軍支前的動人場景—— 家住蔡溝鎮張青村的武漢理工大學在讀博士李娟,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向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捐款3000元;

邵店鎮西崗村青年董一鳴不僅參與村裡的疫情防控,還將自己在上大學期間節省的1000元獎學金捐獻給村疫情防控卡點;上蔡縣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每天早9時至晚6時,身穿防護服、肩背彌霧機,在縣城的一些機關單位、居民小區、銀行存取款網點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殺作業;

志愿有我 一往无前 上蔡县3000余名志愿者战“疫”路上展风采

藍天救援隊志願者在對公共區域進行環境消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城鄉門市、店鋪紛紛關門歇業,理髮問題成了“頭”等難題。該縣S+美髮沙龍的兩位理髮師走進卡點社區,免費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解決理髮難問題; 上蔡縣誌願者聯盟緊急動員愛心企業捐款捐物,給無量寺鄉郝莊村等7個一線監測點送去了價值5000餘元的方便麵、火腿腸、水果、消毒液等愛心物資,並籌資購買了價值12000元的醫用口罩,支援一線值班人員;上蔡縣愛心聯合會為朱裡、楊集、和店、黃埠等13個監測點累計贈送了價值近16000餘元的牛奶、火腿腸、水果等生活用品……

志愿有我 一往无前 上蔡县3000余名志愿者战“疫”路上展风采

志願者為學校復課捐贈口罩。

看到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日夜為全村群眾“站崗放哨”,72歲的百尺鄉鴛店村村民單口妮十分感動。她端著一鍋熱騰騰的面片,來到村裡的疫情監測點說:“大冷天你們日夜值班,太辛苦了,我也幫不上啥忙,能讓你們吃口熱乎飯,我這心裡就好受多了。”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點滴愛心,傳遞溫情。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日子裡,每天都會上演許許多多溫暖的畫面。廣大志願者和愛心人士的積極捐贈,不僅傳遞了友愛互助的志願者精神,更體現了全縣萬眾一心、共抗疫情的堅強決心。

志願宣傳築同心

前方站崗放哨,後方聲援吶喊。翻看上蔡縣官方微信平臺上蔡發佈,一幅幅抗疫書畫彷彿在透著墨香;一個個音頻、視頻展示的抗疫戲曲、舞蹈作品,讓人不禁熱血沸騰。

志愿有我 一往无前 上蔡县3000余名志愿者战“疫”路上展风采

清潔家園行動志願者舉旗出征。

在抗疫的戰場上,上蔡縣活躍著一支“文藝輕騎兵”。

該縣廣大文藝工作者、文化傳播志願者積極創作抗疫書法、繪畫、戲劇、歌曲、詩歌、快板書等,將防疫知識以及抗擊疫情期間的一幕幕感人場面轉化為一大批鮮活生動的文藝作品,成為鼓舞全縣抗疫鬥爭精神武器。除了大量的書法作品之外,還創作了豫劇《上蔡戰“疫”》《抗疫情》《白衣天使頌》,快板《和衷共濟花春暖》《眾志成城戰疫情》,繪畫《生命重於泰山》《爭分奪秒》《復工啦,加油幹》等一大批鼓舞人心、激揚鬥志的文藝作品。

該縣組建100多人的網絡文明傳播志願隊伍,大力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微信群、朋友圈等轉發疫情防控消息,傳播科學防控知識,引導人民群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同時,對各類信息平臺進行監控,在網絡志願者的監督下,成功處理一起利用微信群進行疫情造謠的事件。

“若有戰,召必回。”曾就讀於中央警官學院的志願者方路錦說:“國難當頭,這場人民戰爭不能沒有我,我沒有別的可以貢獻,唯有青春和熱血。” 因疫情影響而不能如期返校的大學生志願者張慧瑩在抗疫日記中這樣寫道:參加村裡疫情監測點工作的第一天,風颳得特別大,被分配的任務是對過往人員進行登記和勸返。一下午在冷風中站著度過,但內心因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和價值而滾燙。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他們或許很平凡,就像大海的一滴水;但他們彙集起來,卻成為滔滔江河,蘊含著“巨能量”。讓我們為廣大志願者在抗疫中的忘我付出擊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