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20產量受限於航發數量不足 改加油機數量有限

在2018年底,運20加油機首飛成功,作為中國首款大型加油機,載油量超過60噸,具備同時為三架戰機授油的能力,相比美國擁有的512架加油機,中國現有的23架微不足道,但想要更多的運20油,增產運20是必不可少的,但受制於國產大涵道比發動機的不足,運20的產能很難同時滿足多任務需求,那中國大涵道比發動機的發展現狀如何?還有哪些解決措施?



莫使金樽空對月:從美國大飛機產能看中國運20、轟6如何發展1/22

查看原圖圖集模式

7月4日,網上曝光了一張中國西部某機場中停放了最新生產的7架運-20和7架轟-6K的圖片。這意味著運-20和轟-6K這樣的大型飛機已經進入了高速生產階段。據此,很多軍迷也在感嘆“大飛機也在下餃子了”。不過冷靜下來想一想,其實目前這些大型飛機的生產速率與解放軍的實際需求尚不相符,未來這些大型飛機的生產也存在出現其他變故的可能性。那麼本期《出鞘》我們就來談談中國的大型飛機生產。

中國運20產量受限於航發數量不足 改加油機數量有限


(運20運輸機)

按照去年的生產數據來看,中國至少製造了10架以上的運20,以及20架轟6K轟炸機,這就消耗了至少80臺俄羅斯D-30KP-2發動機,雖然運20的產量看似樂觀,但運輸機領域的缺口同樣很大,美國擁有384架大型運輸機,中國運輸機總數僅為185架,甚至不如印度的239架,如果年產10架是上限,那運20的製造計劃將至少持續20年。


中國運20產量受限於航發數量不足 改加油機數量有限


(俄羅斯渦扇發動機)

相比伊爾76曾經年產50架的癲狂,運20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然繼續購買伊爾76填補空缺也是可行的,但俄羅斯的產量無法保證,並且要價太高,烏克蘭的狀況則更加混亂,僅廢棄的伊爾76就高達30架,超過中國伊爾76的總和,所以提高運20的產量才是唯一出路,但現階段D-30KP-2數量緊張,國產發動機近況如何?


中國運20產量受限於航發數量不足 改加油機數量有限


(廢棄的伊爾76)

中國仿製D-30KP-2的型號稱為渦扇18,但性能提升10%,單臺推力117.6KN,翻修壽命3000小時,可以完美替代D-30KP-2,但2014年12月渦扇18才完成試飛,發展成熟可能要等到多年以後了,另外真正的國產大涵道比發動機渦扇20,可能還要等到2025年才能成熟,最大推力160KN,非常適合大型運輸機/轟炸機使用,所以期待國產運輸機提高產量,並且提升性能,加速渦扇18/20的進程是唯一出路。


中國運20產量受限於航發數量不足 改加油機數量有限


我希望我們國家的軍工能夠排在世界前列,但是給外界的感覺就是我們的軍工一般般。迷惑他們。好了不能再多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