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夫婦一人一輛板車推出千萬資產


殘疾夫婦一人一輛板車推出千萬資產

圖為李三生在五金店經營

近日,縣殘聯在統計搜尋創業、藝術等各領域的優秀殘疾人才,聽聞泉江鎮東路社區有位經營五金水電建材批發的肢殘人夫妻,生意紅火、風生水起,根據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提供的地址,上星期四,在縣殘聯楊唐達理事長的帶隊下找到了李三生夫妻經營的批發店。初見面,李三生夫妻熱情好客,侃侃而談,講述了他們的艱難創業與收穫喜悅。

一、創業維艱倍嘗辛勞

李三生,家住泉江鎮安廈村,初中還沒有讀完就輟學在家,加上患有先天性強直脊柱炎不能從事重活,自己和父母都在操心今後的謀生之路。父母開始想送李三生學中醫,因為他不太感興趣就放棄了。他自己說想學修理電器,於是就學了兩年徒,那時的電器就是收音機、鼓風機等小家電 ,修理比較簡單些。於是每天推著個大板車到離家3華里外的縣城開始了修理小電器的生活達三年,雖心酸,但能賴以維持生計。後來經人介紹娶了十里外的患有小兒麻後遺症的肖二香為妻,剛開始日子也還過得去,第一個小孩出生後,僅僅依靠李三生這修理活已經入不敷出,生活難以為繼。李三生腦子靈活,在修理小電器時,一邊誠實地搞好服務,一邊善於觀察周邊的事物,發現自己經常需要購買維修小電器的配件,好多顧客有購買小電器的需求,何不自己開個小攤位賣賣小電器,賣賣日用品呢?於是向父母親人們籌借了三千多元,算是開始了夫妻的創業經營艱難路的啟動資金。考慮到租用攤位要費用,同時也不知道生意將會如何,於是再買了一個大板車,夫妻倆各自推著一個大板車,每天早早從安夏村推出去縣城鬧市做生意,晚上夫妻倆推著各自的板車伴著月光回家是經常的事。

一天傍晚,驟雨傾盆,來不及遮蓋大板車上的物件,因為夫妻身體障礙,大板車拉不贏避雨處避雨,好多商品因淋雨損壞了,夫妻倆等停雨後各自拉著大板車,互相埋怨著回家。李三生沉思了。

殘疾夫婦一人一輛板車推出千萬資產

圖為李三生妻子肖二香在店裡接待顧客

二、誠信經營賺來千萬

恰逢八十年代中期,改革春風吹到小城鎮。李三生夫妻再三思考著拉著大板車過日子的艱辛與生意的發展前景:何不租店面做生意擴大經營種類呢?於是東借西湊,籌措資金,在現在的東路大道上租下了個小店鋪,開始經營日用品、小電器,後來擴大經營了小五金、塑料製品等等。

因為誠信經營,薄利多銷,服務態度好,售後服務到位,口碑甚好,積累了大量的客戶,生意越來越紅火,到2005年時積累的資金達百萬了。當時房地產開發正盛行,社會融資也很普遍,一些開發商常常來找李三生融資,說“錢存銀行利息低,不如放在我們處一起搞房產開發更賺錢”,聰明的李三生夫婦都婉言拒絕:“等你們建好了房子,我們會考慮從你們手裡買房。”李三生夫妻果真在房產開發商手裡陸續購買了幾套房子和幾處店鋪給小孩,沒想到幾年後房價突漲,大賺了一把,這只是意想不到的一大筆收穫。而開店做生意卻一直是他們堅守的職業。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也不如以前,縣城很多五金、塑料、水電器材店的批發老闆都紛紛尋求鄉鎮代理商搶生意,李三生也不甘示弱,與同行們競爭著。後來他想:鄉鎮代理商要到縣城提貨返回不便,我何不購買一輛貨車送貨下鄉?說幹就幹,買了一輛小貨車,在原有的4個幫工的基礎上,還招了一名司機和一名聾人搬運工,專門送貨下鄉,這樣一來,不僅挽回了原有的客戶,還增加了大批的鄉下散客戶,更把生意做到遂川周邊縣鄰鄉,生意更是紅火。

問及李三生經商一路走來,賺錢有何秘訣?他說:堅持專一、合法經營、誠實守信、與時俱進。也正是因為李三生的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十多年來基本上年年被縣工商聯評為“光彩之星”,被縣工商局評為“誠實守信個體戶”稱號。

三、孝老愛親熱心公益

李三生除了善於經商外,平日裡也是位眾所周知的大孝子,每天打理完店鋪事之後,都儘量推辭應酬,與妻子一起回家陪伴近九十歲的老母親吃晚飯,用他的話說:能與媽媽一起生活一天就是幸福一天。現在生活好了,李三生每年還會帶上老母親及家人一起,去近郊旅遊,享受那天倫之樂。

心地善良的李三生,和睦鄰里、樂於助人,誰家有個困難他都會出手相助,甚至慷慨解囊。前年堂侄子考上大學,因為父親幾年前去世,家境困難,正在憂愁學費時,李三生夫妻倆拿著三千元站在侄兒家前:這裡是三千塊,下次上學有困難儘管找叔叔我。

脫貧致富後的李三生熱心公益,經常參加捐資捐物的慈善活動,樂捐建橋修路等達15萬元以上。近期新冠疫情防控中,所居住的安廈村進出口的五處關卡點的防控設施,包括雨篷、雨披、登記冊、測溫計等都是李三生個人捐助,免費提供的。

殘疾夫婦一人一輛板車推出千萬資產

圖為李三生夫婦的五金批發店

在李三生五金水電批發部裡,他一邊與我們交談,一邊指導著店員應酬客戶,有時也自己到裡面拿物件笑迎顧客。若不是知道他的情況,真不敢相信眼前的肢殘人是位腰纏千萬的老闆,如此樸素、低調、真誠、實在。

撰稿:肖長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