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雙響炮”基金機構佈局重點明晰

“五一”小長假期間,海外市場的波動一度令投資者產生隱憂,但A股節後首個交易日低開高走,以“開門紅”的獨立行情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多家公募基金經理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復工復產持續穩步推進,市場信心不斷得到修復,A股的“紅五月”行情值得期待。有基金經理指出,“紅五月”行情可能呈現結構性特徵,立足內需的消費板塊以及契合科技創新週期的科技股投資將成為基金機構重點進擊的方向。

超預期的“開門紅”

6日,科技股的爆發引領A股市場低開高走,最終上證綜指上漲0.63%,深證成指收漲1.51%,創業板指收漲1.97%。盤面上看,市場板塊方面,半導體、IT設備、芯片、光刻機等漲幅居前,酒店餐飲、旅遊、機場航運板塊跌幅靠前。當日共有3098只股票收漲,674只股票收跌。其中,110只股票漲停。

“本以為今天市場會走出一根陰線,跟隨海外市場調整後,再逐步修復向上,但沒想到的是,盤中就完成了這個過程,這有些超預期。”上海某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市場成交量還未恢復到高峰水平,但身在其中卻有一種感覺,投資者的熱情又回來了。”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雖然節假日期間海外市場波動,但是並沒有影響到A股市場築底反彈的熱情,在完成探底之後,A股開始逐步回升,並陸續收復前期失地。A股“五一”後第一個交易日的表現整體上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A股估值已經在歷史底部,不支持大幅下跌。我國經濟復甦較快,從全球範圍來看A股市場的機會相對比較確定,從政策空間來看,基建、地產消費等領域的刺激政策還有望進一步擴大。

眺望“紅五月”

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蔡嵩松認為,科技股大舉反彈,是市場對未來行情走勢的預期反映。“疫情拐點和經濟拐點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一脈相承的。其中,疫情拐點影響的是市場情緒面,而經濟拐點影響的則是企業基本面。”基於此,當疫情拐點出現後,市場反映的是2021年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只要疫情出現拐點,那麼就可以認真分析2021年的基本面。考慮到2021年全球經濟將大概率緩慢恢復,某些領域的行情,或出現報復性反彈。”

萬家基金指出,從當前形勢來看,內需基本已恢復正常,外需預期逐步修復。總體來看,“五一”前後,宏觀經濟層面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歐美疫情繼續回落,經濟活動逐步恢復;二是4月中國PMI小幅回落,出口訂單回落較多,內需逐步改善。

“宏觀和市場的基本面都預示著當前可以樂觀一點,市場有望走出‘紅五月’行情。”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明確重點方向

對於“紅五月”的具體機會,基金機構認為市場結構性特徵仍將比較強勢,其中內需消費和科技板塊將會是“進擊”的重點方向。

德邦基金基金經理房建威認為,從A股市場來看,前期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休閒服務板塊已率先反彈,後續隨著國內經濟活動的恢復,內需消費有望逐步復甦。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再次強化了科技成長的長期發展趨勢,新基建、半導體、雲計算等受疫情衝擊只造成短期波動,不改變長期趨勢。隨著需求逐步回暖,科技仍將是成長性最好的結構性板塊。

創金合信科技成長股票基金經理周志敏指出,展望未來一個季度,疫情的邊際影響力可能會逐漸淡化,從一季報前後的科技股表現來看,市場對科技股業績的前景預期已主動下修。“如果經濟活動恢復得快,海外經濟受損也不甚嚴重,則5G終端、消費電子等新興產業的需求和供給都能恢復,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從目前政策來看,國內的5G、數據中心、基礎軟件為代表的新基建領域確定性加強,節奏和幅度都有可能超預期,相關公司業績相對確定。”

國泰基金認為,短期而言,在穩就業的政策基調、海外市場影響出口與風險偏好的背景下,聚焦基建產業鏈、醫藥與食品等必需消費品。全年維度來看,海外疫情與海外資本市場波動下半年有望減緩,風險偏好抑制因素有望緩解。5G上行週期帶來電子、計算機、傳媒等板塊景氣向上,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景氣度未來有望隨海外疫情變化而出現改善。長期看好中國製造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高端製造業與進口替代中存在技術優勢的企業。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