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截至27日,據印尼衛生部官員提供的數據,目前印尼總確診人數已近萬人,該數據顯示總死亡人數已升至近八百人。

儘管目前擴散趨勢明顯,但在印尼北部蘇拉威西省的一個菜市場上,人們依然看到一些動物被商販販賣,其中就包括聞之令人色變的蝙蝠。

據悉,印尼政府和國際社會施壓要求關閉該市場,但該市場仍以供應奇異的野生動物而聞名。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儘管與冠狀病毒有關,印度尼西亞的一個菜市場仍在販賣狗、貓和蝙蝠

斯泰恩斯是該市場的一位店鋪老闆,他表示全球範圍的疫情並沒有影響銷售,“實際上…每天我的蝙蝠都會早早賣完”,說起這個的時候斯泰恩斯顯得很高興,因為他的蝙蝠賣得並不便宜,每隻蝙蝠可以賣到6萬印尼盾(約合30元人民幣),這足以使他小賺一筆。

平均一天下來,他可以賣出大概50到60只蝙蝠。如果趕上節假日,這個數字可以大幅增加,斯泰恩斯說最多的一天他大概賣出了600只蝙蝠。

而在這個菜市場像斯泰恩斯這樣做蝙蝠生意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人都表示疫情下,不僅顧客數量沒受影響,蝙蝠還賣得很快,甚至存貨都有些不足了。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而記者對一些顧客的採訪,得到了這樣的回答:“蝙蝠真的很好吃,特別是用椰奶做乾鍋,味道好極了。”

全球疫情肆虐下還能聽到這樣的回答,我們也只能稱讚他們的樂觀了。而現在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播很大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其中蝙蝠更是重點懷疑對象。

倫敦動物學會副主任安德魯指出,野生動物市場,例如印尼巨大的“溼貨”市場,將不同物種動物放在一起,是人畜共患病毒出現的理想場所。尤其在人滿為患和不衛生的條件下。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圖右為安德魯院士

而印尼日惹大學獸醫病理學教授R. Wasito更是直言:“印尼的這種菜市場和其他野生動物市場可能是冠狀病毒的滋生地。”

那麼,為何在全球疫情擴散,國際方面一再呼籲禁止以野生動物為食的背景下,印尼人依然我行我素的照吃不誤呢?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據悉,蝙蝠在印尼的蘇拉威西省,是當地米納哈桑人的傳統美食。蝙蝠在當地被叫做“帕尼基”,是類似於咖喱一類的食物。

當地人食用時,首先將整隻蝙蝠放在盤子裡,包括蝙蝠的頭和翅膀。然後將蝙蝠的腋窩和脖子上的腺體移除,這麼做是為了去除臭味。

接下來將其燒或烤,去除蝙蝠的毛髮,最後將其切碎,放入香草、香料和椰奶組成的燉菜中烹煮。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傳統上,北蘇拉威西省的人稱蝙蝠為Paniki,是一種咖喱狀菜餚

印度尼西亞烹飪專家、食譜作者威廉·w·旺索(William W. Wongso)說:“蝙蝠是最受歡迎的本土美食,尤其是在北蘇拉威西省”,他還表示自己最喜歡吃的是蝙蝠的翅膀。

這種情況我們可能覺得不可思議。看到蝙蝠的第一眼,我們腦袋裡就能聯想到陰暗潮溼,細菌滋生這些詞彙。甚至有人看到蝙蝠就會產生生理不適感,無論如何很少有人會聯想到去吃這玩意。

但印尼在吃這一領域上,奇葩程度顯然不亞於印度。在備受爭議的這些印尼菜市場,人們還可以買到各種奇形怪狀的肉,包括大蛇、用棍子刺死的老鼠,還有被噴燈烤焦頭髮的狗(奇怪的東西混了進來)。

“味道好極了!”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備受爭議的印尼市場出售各種奇怪的肉類

面對當前民眾依然毫無警惕心的情況,印尼該地區政府貿易和工業機構負責人魯迪·冷孔(Ruddy Lengkong),也開始敦促人們不要再食用這些風險極大的肉類。

雖然風俗習慣所致,但在疫情當頭的現在,是不是應該先放下自己的口腹之慾?若為此將自己和國家推到危險的邊緣,恐怕並非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