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珍澳航進入自願破產程序,正尋求資本重組

記者 陳曉雙

疫情爆發所帶來旅客量銳減,使原本就負債累累的維珍澳大利亞航空陷入經營困境。

4月21日,德勤公司已經接管維珍澳航,旨在進行業務重組,並尋找新的投資者。德勤公司表示,目前已經有十幾家機構表示興趣。

目前,維珍澳航已裁員8000人,佔到員工總數的80%。剩餘員工繼續保障基礎客運和貨運業務。

負責接管澳航的德勤方面負責人沃恩·斯特勞布里奇(Vaughan Strawbridge)表示,維珍澳航的命運應該會在未來兩三個月中落定,不打算改變維珍澳航的業務或繼續解僱員工。

“總的來說,將維珍澳航打包出售是最好的選擇,一些潛在的意向買家有能力參與重組。”

截至2019年底,維珍澳大利亞航空的債務超過50億澳元,賬面現金為11億澳元。在澳洲航空市場,維珍澳航是第二大航空公司,但一直被澳航壓制,連續7年沒有實現盈利。維珍澳大利亞航空此前佔有31%的國內航空市場,而澳航的市場佔有率高達58%。

受到疫情影響,維珍澳航幾乎暫停了所有服務,並曾向政府請求提供一筆14億澳元的貸款以度過危機。無奈請求失敗,政府呼籲該航空公司的股東介入支援,致力於市場主導的解決方案。

維珍澳大利亞航空股東有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其中新加坡航空、阿提哈德航空、海南航空和南山集團各擁有20%的股份,維珍集團擁有約10%的股份。

不過受到疫情影響,上述股東自身也面臨巨大的經營困境。阿提哈德航空表示,必須處理疫情對其自身業務的影響,因此無法向維珍澳大利亞航空提供額外資金。新加坡航空和海航集團都不予置評。而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則表示,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維珍澳航和維珍大西洋航空將無法度過危機。

誰將拯救危機中的維珍澳大利亞?《每日郵報》此前報道稱,中國三大航空公司正考慮收購陷入困境的維珍澳大利亞航空,但尚未提交正式報價。

維珍澳大利亞或許不是疫情危機中唯一倒下的航空公司。

亞太航空中心(CAPA)曾警告稱,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到2020年5月底,世界上大多數航空公司將破產。如果要避免災難,需要政府和行業採取協調行動。

國際航協的最新分析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而在3月24日,國際航協預測全年的損失數字為252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