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書——《了凡四訓》。本書其實是袁了凡寫給自己子子孫孫的家訓。他自己本身在當時也只是一個較為普通的公職人員。由於其寫給的對象,是自己的子孫親屬,所以文中表達都是實實在在的親身經歷。希望能把自己最有價值的人生心得、經驗告訴子孫們,讓他們少走彎路,順利把家族傳承下去。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本書真正意義上地告訴大家一個觀點: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做任何事情心中一定要有善念。持續為善,持續積德,定能結出福德。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創造的,每個人的福報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一定要解除兩個思想習慣:一是習慣於命中註定、聽天由命。二是當遇到不滿或挫折的時候,傾向歸咎於命理,歸咎於風水,甚至向神靈求助。本書從側面矯正了我們中國人日常生活裡普遍存在的,對命理風水的迷信,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自己命運自己掌握的人生態度。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書中主人公有一點讓我感覺自愧不如:主人公為了記錄自己的功和過,不斷修身,特別製作了功過格,並且持之以恆的記錄和反省。這種持之以恆的毅力,令人十分敬佩。我們也需不斷地反省自己,多做自我的批評。堅持不懈的充實自己的德行,用最真誠的善心來對待周邊的人。引用翻譯者的一句話就是:只做好事,莫問前程,心安就好!積善行德不在於善的大小。常言道,“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也是這種道理!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我們要從真正意義上的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從自身的觀念和思想上做出改變。《了凡四訓》中說到: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自己的故事改正過來:一是要有羞恥之心,二是要有敬畏之心,三是要有勇猛之心。一個人只要活著還有一口氣,即使是犯了彌天大罪,都還有懺悔的希望。一旦發現自己有了錯誤,就要馬上想辦法去改正。即使一時間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通過旁人發現,也要及時反思自己究竟有沒有錯誤。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出問題的所在,然後再去改正。持之以恆的修正自己,一定會有收穫,也一定能讓自己的命運變得更好。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對於如何積善,書中列舉了十個例子,也給出了主人翁的看法:凡事要行善積德,絕不可以只依賴於自己的眼睛所見,耳朵所聞作為判斷的依據,應該從內心最隱秘、最細微的地方,默默地發現自己的起心念頭,並加以洗滌、淨化。害人之心一定不可有。行善是長久的積福積德。 積善,不應該只看到當前,還要看到長遠。不僅要看到個人的得失,還要看到對天下大眾的影響。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大局觀,是我們應當借鑑和學習的。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書中最後給我們講述了何為謙德之效:此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如果能夠心存善念,嚴於律己。對別人抱著謙虛的態度,我們才有受到福澤的根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謙虛可以使人進步。謙虛不是自我貶低,更加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美德,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我們每一位華夏子女,都應當努力去傳承和發揚傳統美德。

本書以主人翁的親身經歷,寫的非常誠懇,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人生感悟教給子孫們。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閱讀,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加以應用,一定能對我們的命運和生活造成良好的影響。

讀《了凡四訓》——命運由我,不由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