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婚俗—上海蘇州江南獨有特色

轉發一個江南獨具特色的婚俗

兩家並一家”、“兩頭”、“並家”這同一類婚姻形式,在蘇南杭嘉湖乃至上海的農村地區日益流行,而這個新事物基本上也只有最近這十幾年的“年紀”。

你不知道的婚俗—上海蘇州江南獨有特色


這種風俗的易改悄無聲息,本地主流媒體除了電視節目《前沿930》不間斷的播放“爭姓引發的吵架”來間接提及,其他正面的報道或分析為零。這裡面涉及到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任何一種說法都會引起大規模的口水互噴。

新東西的出現,毫無疑問有其進步的地方,更是存在“否定之否定”的必要。這裡有必要出來說一說,各種好的壞的,各種觀點,各種幸福或者不幸。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著想,為了自己,為了後代。

你不知道的婚俗—上海蘇州江南獨有特色


生倆孩子一個跟男方姓一個跟女方姓,所謂兩家並一家,結婚不要彩禮不要嫁妝喜宴賓客的費用兩邊各自收付各自的,倆孩子叫雙方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其實這種做法對雙方都好,現在好多獨生子女,二胎放開的晚了點,不這樣也許會鬧更多矛盾

你不知道的婚俗—上海蘇州江南獨有特色


“兩頭”又叫兩頭蹲/兩頭住/並家/兩家並一家/兩頭開門/不進不出,主要在太湖平原一帶比較常見,即蘇州、杭州、嘉興、湖州、無錫、常州、上海等,以蘇州為中心往四周擴展。兩頭最早出自太湖平原的鄉村,可能已經有超過百年曆史,是江南地區的傳統婚戀風俗之一。

你不知道的婚俗—上海蘇州江南獨有特色


兩頭最早的概念是:男不娶女不嫁,男性無彩禮,女性無嫁妝,婚禮需要共同置辦或者各辦一場,男女也都需要各出婚房,婚後小夫妻在雙方家庭(通常和父母等住在一起)輪流居住,照顧對方父母,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男方,一個跟女方

傳統的嫁娶,是女方進入夫家,即“嫁進夫家之門”,入贅則相反。“兩頭”既然是不娶不嫁,也可以看成是又娶又嫁,也就是“兩戶人家均開門迎新郎/新娘”的意思,也就是“兩頭開門”,這也是這個名字的由來。由於既不是妻入夫家,也不是夫入妻家,那麼實質就是夫妻兩家合併變為一家,這也是“並家”這個別稱的由來。

而夫妻婚後輪流在各自家庭居住,自然是體現了

“兩頭蹲”“兩頭住”的意思。在農村,婚房多為男方父母的自建房另闢房間,婚後夫妻要與男方父母居住在一起,而“兩頭”裡所謂各出婚房,自然也是指女方父母也要在自建房中另闢房。既然有兩處婚房,自然也就只能輪流居住,以示公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