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擁堵人生雜感

蕭瑟獨霸的深冬,即便那些鬱鬱蔥蔥、密密層層的樹林也都被凋零逼出了疏闊,顯現出其它時段少有的空曠。然而,在人間大大小小的喧囂城市,此時卻一日緊一日地侷促狹隘起來。

這些“侷促狹隘”,如期演繹著一年一度春節前夕的人潮車流。人們拉著扛著各式行裝,在城市軀殼的大小動脈裡湧流著、碰撞著,從一個城市擠出,再擠進另一個城市,然後由毛細血管流遍鄉野村落。於是,天地間那些寂寥的旮旯裡,又蒸騰起短暫的鮮活繁榮。

飛機、高鐵、火車和汽車,萬里、千里、百里的擁擠和堵塞,耗蝕著人們的耐性和激情,但縱使身心疲憊不堪也仍在不斷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撇除春節,但凡節假日,若有稍長點的時光,人們都習慣奔波在消解鄉愁、釋放壓力或盲從跟隨的路上,這裡面有熱切的主動,也有無奈的被動,抑或還有亢奮、低落後空虛的荒蕪,思維失序後浮躁孳生的榛莽。

散文:擁堵人生雜感

即便那些鬱鬱蔥蔥、密密層層的樹林也都被凋零逼出了疏闊。

清明、中秋、春節的迴歸,是因了不可分割的親情牽絆;而平日節假的漫遊,也許難免就參雜了從眾的盲動。明知熱門景區人滿為患、擁堵難捱,也要舟車勞頓,甚或在鋼鐵洪流中自駕,擠進人的山海,觀賞黑壓壓的後腦勺,嗅聞雜陳的人車屁臭氣味。

人在社會俗流中長大,會變得愈來愈喜熱鬧怕寂寞,終日行走在千百年形成的範模裡,從眾隨流已然成為習慣。哪裡熱鬧,人扎堆,就偏往哪裡湊,想必有此癖好的人不在少數。心原涼白荒蕪,靈丘駁雜榛莽,因而就欲依賴嘈嘈切切的喧響,依賴挨挨擠擠的炫彩來填充虛空。

行筆至此,自然又想到了另一種雖無奈卻頗具價值的擁堵。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高考的獨木橋邊,聚集了多年留滯的千軍萬馬。人呼馬嘶,刀閃劍鳴,勇士們以世界上最文明的方式,在世界上最廣闊的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廝殺角鬥,勝利者欣喜莫名,戰敗者亦傷悲莫名。

這個戰場,讓千千萬萬曾經困惑和苦難的人們,在實現自我價值、改變個人命運的同時,也成為牽引推動偉大人民共和國攀登世界巔峰的開路先鋒和磅礴力量。

散文:擁堵人生雜感

勝利者欣喜莫名,戰敗者亦傷悲莫名。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了當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命運奠基,才有瞭如今人們升學入職等人生道路的寬闊順暢。

其實,現實中的擁堵是完全可以選擇或迴避的。比如可以錯峰出行,比如可以去非熱點且有價值的地方,再比如不盲目蹭熱度或乾脆不去那些假山偽水、俗不可耐卻人氣囂囂的所謂“打卡勝地”。

解決時空擁堵的辦法自然是太多太多,但想根治時空擁堵的妙手卻僅有一招,那就是自我構築好心靈的城池和道路!城池堅固了,浮躁自不能隨風穿堂入室;道路敞闊了,擁堵也會悄然遠遁。再說豐富充實、率真流韻的心靈,是不需要“喧響”和“炫彩”來填補的。

心靈“修城築路”是個艱辛的持修過程,要花費無數光陰來研習精進,哪裡還有大把時間去與世人爭山奪水、擁風佔景呢?更何況刈除了荒蕪榛莽的心靈,自有世間絕無的山水風景,那一方無窮無盡的天地,足夠讓人享用到天年的盡頭。

瑰麗的風景,若能於悅己的同時還能悅人,那便更是無極的造化了!

散文:擁堵人生雜感

險徑僻遠,無人涉足,自然天高地闊!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行合一,行是有期盼含目標的行,而不是胡行亂為,更不是在人云亦云的坦途上擁擠喧囂。人生道路上的清醒智慧“遊客”,應該無畏於人跡罕至的僻遠崎嶇險徑,在生命的勝境探幽發微,尋找世間至真至善至美,饗己宴人。

也許勝境途程崎嶇,心靈的吟詠,罕有同道共振和鳴;也許孤獨就是生命終始的同道,但萬千孤獨唯有這種當可享受。心靈自我放逐,亦當是人生孤獨的精準詮註。

大道坦途,走的人多,反而擁堵難暢;險徑僻遠,無人涉足,自然天高地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