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明成館的主人黃少棠先生,是知名的香港古董商,經營古董瓷器,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曾為多位收藏大家做顧問,包括徐展堂等敏求精舍的4位藏家。前不久,在2017年嘉德典亞藝博會上約訪黃少棠先生,聽他談及瓷器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首先,國外藏家在出貨。

由於國外老一輩的古董瓷器藏家越來越年長,年輕人進場較少,所以這幾年一直在出貨。不僅是歐洲,日本也是這樣。

日本的富二代、三代們大多是接受的西方教育,對西方文化藝術更感興趣,所以他們進入的是西方藝術品市場。而中國這幾年發展非常快,不斷有新藏家進場。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第二,隨著“讓藝術走入生活”觀念的普及,文房瓷器的市場在升溫。

二十幾年前,當他買第一件文房瓷器的時候,就覺得它們很特別,生動活潑,品味高,價錢還不貴,於是開始收藏。黃少棠笑言:“那時候官窯器太貴,留不住,能留住的也就是文房用瓷了。”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文房用瓷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包括筆筒、水注、鎮、臂擱、香爐、插屏、壁掛瓷板等等,只要能裝飾書房的品類都涵蓋在內。

有趣的是,在香港,以前香爐賣得不好,因為藏家們誤解香爐為拜祭亡靈時燒香用的。

其實,香爐是文人書房中的重要器物,品香早在漢代就開始了,不僅可以安神減壓,還可以賞嫋嫋青煙,非常有意境。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明代龍泉窯香爐

這幾年,文房用瓷越來越受關注,一方面,現在的藏家買藝術品的時候喜歡與生活結合,而文房用瓷在誕生之初就是實用器。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明萬曆五彩龍形筆架山

另一方面,文房用瓷的品位高,優雅、漂亮,畫面生動活潑,有故事性和深意,尤其是過渡期的人物故事題材,每個人觀感是不一樣的。

比如,有一件瓷器上畫有一位背劍的道士和一位將軍。梁曉新先生解讀的故事是丘處機拜見成吉思汗,勸諫他不要殺人,而黃少棠想到的是呂洞賓的故事。這種無限的想象空間,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關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古董,很多藏家都是心有顧慮的。

黃少棠認為,如果是昂貴的、國寶級的孤品,那麼儘量不去使用,而那種典型的、不太貴的、有一定存世量的古董是可以適當使用的,比如插花,非常美。

2016年,黃少棠跟嘉德合作做過花香供佛主題展覽,邀請一些插花大師為展品插花,效果非常好。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第三,藏家追求和方式發生改變。

相對而言,老一輩的收藏家更為低調、純粹,大部分是因為喜歡才買,會做深入、細緻的研究,鑑賞、鑑定的能力不一定會輸給專業人士。

比如敏求精舍的葉義醫生,以收藏竹雕著稱,出版的《中國竹刻藝術》在行業裡被當成《聖經》。他白天忙碌工作,晚上回家挑燈夜讀,研究藏品。

他過世後,黃少棠曾參與整理其藏品,見過他為每件藏品寫的籤條,每件東西的著錄、來源都有詳細記錄,可見其用功甚勤。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新老藏家步入收藏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老一輩藏家往往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19世紀瓷器開始入手,然後慢慢收藏清三代,之後再收藏明代及高古瓷。

而新興藏家追求特別,不怕貴,總想一入場就買最好的。黃少棠認為,循序漸進的進入方式其實是最好的,希望藏家有更多的審美培養和沉澱。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第四,隨著信息透明化,古董商的盈利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古玩行業裡有一句行話:“我吃仙丹了。”意思是買到了“漏兒”。

黃少棠認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古董商,現在想撿漏兒都難,信息的透明化使得低買高賣的盈利模式成為了過去式。

“古董商不可能再用低價買到古董了,這幾年我沒有見過。就算是一些偏遠地區出來的東西,其實也根本不是漏兒,讓我出這個價錢,我還不一定會買,價錢已經沒有空間和彈性。”他認為這是近幾年古董商遇到的最大問題。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古董商生存越來越難,這是一個時代的改變。

那麼,是不是有一種方式可以不怕貴?

黃少棠認為,古董商並不是無路可走,買的貴,賣的時候會更貴,而且時間的沉澱、發掘更多的故事都可以改變價格,做展覽、出版書籍也會增加附加值,這是古董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還有一個方向是跨界合作。

十幾年前,黃少棠曾經嘗試過籌建古董商會,可惜後來流產了。

2015年,黑國強組建古董商會的時候,黃少棠欣然加入,因為會員們聚在一起做展覽也是一種推廣,對行業大有好處。而且,這個商會非常包容,涵蓋了瓷器、傢俱、佛教藝術、書畫、當代水墨等各個領域,以前古董商們只是跟同領域的人交往,現在打破了界限。

明成館這次在嘉德典亞的展覽就是跟黑國強的研木得益合作,將瓷器和傢俱組合在一起,相映成趣,比單獨陳設更有韻味。

古瓷市場正在悄悄的變化,你都知道嗎?

最近幾年,黃少棠還在思考古董行業怎樣與金融結合。

頂級古董藝術品動輒過億,買得起的人鳳毛麟角,即便藏家身家百億,資金大部分也是投放在了生意上。

那麼,可不可以用基金的方式一群人合買一件古董?

屆時辦展覽、請專家分析藏品,然後股東輪流持有一段時間,讓每位參與者都享受到研究、瞭解的過程,等賣掉時,既過足了癮,也賺到了錢,何樂不為?

黃少棠覺得這是一個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