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為何毒死宋江?

守護131805296


高俅毒死宋江也是有私心的,當初宋江讓高俅損兵折將,顏面掃地,高俅肯定恨宋江等梁山好漢。宋江從被招安開始,高俅就已經為宋江等梁山好漢設好了陷阱。而此時的宋江因為打方臘手下弟兄所剩無幾,所以宋江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了。

當初,朝廷派宋江攻打方臘,也是朝廷設的計謀。等到宋江消滅了方臘等反賊,高俅終於鬆了一口氣。

但是高俅仍然不放過宋江,因為宋江當了官,雖然宋江當的只是一個七品芝麻官,但畢竟宋江是文官系統中的一員,這樣宋江就會在朝廷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宋江人緣甚好,那麼以後肯定是高俅的心腹大患,再說梁山好漢還有20多人圍繞在宋江周圍,而且這些人都非常能征善戰。

當時的宋朝還處於叛亂中,而且宋江很得朝廷的賞識,這樣一來宋江就會威脅到高俅的地位,而高俅卻為了防患於未然,肯定要毒死宋江。

說不定哪一天宋江就會上位,而高俅絕對不會放任仇人上位。所以高俅先用毒酒毒死了盧俊義,後來又上書皇上說盧俊義死了,宋江有可能會造反,希望皇上能夠殺死宋江,以免後患,於是高俅利用皇上給宋江賜御酒的機會在酒中下了毒,但是宋江明知酒中有毒,但是他為了表示對朝廷忠心,還是喝了下去,最後卻被毒死了。


公元前


被招安的宋江,總算是如願以償,而後成功消滅了方臘,雖然自己也損兵折將,但是總算混出了頭臉。

然而,就在宋江被朝廷封為武德大夫後,卻被一幫奸佞小人設計毒害,這個悲劇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首先,宋江被逼上梁山,但是心心念唸的還是升官發財。

和其他梁山好漢不太相同的是,宋江原本是體制內的人。當然,體制內的人也不少,只是,宋江和林沖等人不同,他對當官痴心不改,而非林沖已經對官場徹底心灰意冷。所以,當梁山水泊眾人做大後,有了足以和朝廷談條件的資格,那麼宋江必然會走上招安這條路。

這一點從宋江的發跡歷程就能看出來。其人工於心計,不太像是綠林好漢,反而更像是一個遊刃在官場多年的官油子。所以,他對其他好漢其實能交心的很少。梁山其他好漢在他眼中也就是自己步入官場的棋子而已。

其次,高俅和梁山水泊的私怨。

在被招安之前,高俅可謂是被梁山眾人整的灰頭土臉,不僅數次出動大軍卻無功而返,自己竟還被梁山好漢俘獲。在高俅這種心胸狹窄的小人看來,這是難以抹去的恥辱。而唯有讓梁山諸人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洗刷自己所受的屈辱。

而梁山的大哥宋江自然被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但是宋江卻看不透這一點,自以為將高俅俘獲,不僅制止了自己手下兄弟對其進行侮辱,還好酒好飯的招待,就可以讓高俅感恩戴德,從而在今後為自己招安後有所助力。不得不說,這種想法天真到了極點。

最後,宋江等人在朝廷眼中依舊是一群匪眾。

很多人說,皇帝其實並不想殺宋江,想殺宋江的是高俅等一眾奸臣。這就太樂觀了。

高俅等人自不必說,於公於私,這些人都不想宋江活著。而宋江對大宋朝廷而言,有利無害,為何還要將其瓦解呢?

如果這種綠林好漢接受招安的事情發生在王朝的初創階段,那麼自然並無任何不妥,還要大力犒賞。但不幸的是,這次招安發生的時間卻是王朝的統治時期。如果招安宋江等人,並許以高官厚祿,那麼對其他人而言會樹立一個怎樣的榜樣?

只要我拳頭大,那麼最終就可以被朝廷封官加爵?如此的話,天下豈不是一窩蜂的爭相效仿?憑一個宋江,憑所剩無幾的梁山好漢怎麼能鎮壓的過來?

所以,朝廷一定要殺雞儆猴。雖然這樣會造成朝廷失信的印象,但是才大宋朝廷看來,唯有如此鐵血,才能鎮服一眾義軍。


Crazy歷史


朝廷並沒有想要毒死宋江,江山是皇上的江山,如果宋江能夠保護自己的江山安穩,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會想著讓宋江去死?所以,一直到宋江死,皇上都不知情。宋江被毒殺,原因如下:

一,奸臣們容不得宋江。

宋江擒了方臘,功大,在皇上心中有了印象,奸臣們擔心宋江得了皇上重用,與自己做對,而自己彈壓不了,甚至被宋江壓制,再加上活捉方臘之後,梁山好漢許多人都得到了重賞,這股勢力奸臣們擔心控制不住,於是先是在朝廷面前詆譭宋江,想借朝廷的手把宋江除了,這樣就群龍無首。後來見朝廷不上當,就又想了暗中毒死宋江的毒計以除後患。

宋江等人曾活捉高俅,高俅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在梁山上,宋江雖然對高俅以禮相待,畢恭畢敬,但是被活捉的恥辱卻是留在了高俅心裡,如果真讓宋江受到重用,梁山好漢個個得到大官,這無形之中是在高俅的心裡紮了一根刺,邁對受到重用的高俅來說是一種無法忍受的屈辱,因而宋江等人必須死。

二,社會道義容不得宋江。

宋江立了大功而被毒殺,看似應該得到同情,但是,宋江在活捉方臘之前的行為也有違背社會道義的地方,如為了逼朱仝造反,李逵摔死了朱仝的四歲幼子,李逵濫殺無辜,為逼盧俊義造反而設計盧俊義等,這些都是在宋江的默許範圍內所進行的,如果宋江高官得坐駿馬得騎,這些違背道義的作為就會成為人們模仿的對象,整個社會也就更亂了,恐怕這也是作者安排宋江臨死之前毒殺了李逵之故吧。


萍風竹雨123


許多人都從卸磨殺驢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理解,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這本書的成書過程。



元末無道,朝綱解紐,各路烽煙四起,比較出名的軍閥比如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王保保等人。施耐庵是張士誠的幕僚,因為張士誠佔據的蘇州是江南最富裕的地方,而且張士誠念過書,對讀書人比較禮遇,所以各地士人紛紛來投。



施耐庵寫水滸傳的初衷,其實是給張士誠量身定製的一款鼓吹小說,宋江和他的小弟們的形象都能在張士誠陣營中找到原型。而且宋江最早是借忠義之名推翻大宋政權自己當皇帝的,跟張士誠的做法高度雷同。



但是歷史發展是有進程的,朱元璋在群雄逐鹿中險勝,最終奪取天下。施耐庵因為寫水滸傳被抓到牢房裡,幸虧劉伯溫愛才,親自去牢房裡指點迷津,怎麼進來的?想不想出去?



於是後半部宋江就慘了,把忠義之路走到了黑,還被奸臣害死了。其實這就是宣傳朱元璋的英武。因此宋江是被施耐庵殺死的。


唐風宋月


《徵四寇》中交代了梁山好漢的結局,其中,寨主宋江是被毒死的。題主說得沒錯,即便是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大奸臣商議,毒死了宋江、盧俊義,但他們都是朝廷重臣,宋徽宗不知道,不等於朝廷沒責任。

但是,蔡京、高俅等人為何要毒死宋江?

《水滸傳》是施耐庵寫的,《徵四寇》是明嘉靖(或者萬曆)年之後,由御用文人或者書商陸續補寫的。宋江是不是被毒死,被誰毒死,也是需要探討的。本回答就結合這幾個問題,簡要的討論一番宋江之死。

《徵四寇》突出“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主題,美化了宋徽宗

且說宋江破大遼、滅田虎、剿王慶、擒方臘,率部回師朝覲宋徽宗。書中寫道:

宋江等二十七人,來到正陽門下,齊齊 下馬入朝。待御史引至丹墀玉階之下,宋江、盧俊義為首,上前八拜,退後八拜, 進中八拜,三八二十四拜,揚塵舞蹈,山呼萬歲。

宋徽宗一見梁山好漢當初何等齊整,今日卻只剩二十七人,“心中嗟念”。於是,宣宋江、盧俊義登上金階,齊齊跪在珠簾之下,宋徽宗則捲起珠簾,賜予宋江等人近距離仰視天顏的殊遇。天子乃曰:“朕 知卿等眾將收剿江南,多負勞苦。卿等弟兄,損折大半,朕聞不勝傷悼。”

這一節描寫,宋江投降派的嘴臉暴露無遺,宋徽宗好皇帝形象躍然紙上。

宋徽宗傷悼梁山好漢,遂在金殿之上封賞宋江等人,以及在徵方臘戰事中陣亡的梁山將佐。先鋒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其餘各人具得官職封號。

得封官職後,梁山泊好漢分道揚鑣,各自赴任,或者掛冠回鄉。書中交代,宋江終於實現“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的人生目標,便衣錦還鄉了。大概就是在宋江還鄉期間,四大奸臣開始合謀,先後在御酒中灌入水銀和慢性毒藥,將盧俊義、宋江毒死。書中寫道:

且說宋朝原來自太宗傳太祖帝位之時,說了誓願,以致朝代奸佞不清。至今徽宗天 子,至聖至明,不期致被奸臣當道,讒佞專權,屈害忠良,深可憫念。

因而,盧俊義、宋江死後,高俅等奸臣封鎖消息,宋徽宗竟然完全不知情。這天,宋徽宗到李師師家喝酒,忽然感到睏倦,房裡燈燭渾熒,颳起了一陣冷風。宋徽宗迷濛之中,見神行太保戴宗站在他面前。於是,宋徽宗跟著戴宗神遊梁山泊,夢中得知宋江等人被奸臣害死的情況。

宋徽宗醒來後,竟然為夢中之事“輾轉心疑,龍體不樂,派宿元景前往楚州打探宋江的近況。宋徽宗從宿元景那裡瞭解到宋江確實被高俅等人毒死,便當殿責罵高俅、楊戩:“敗國奸臣,壞寡人天下!”。

後來,宋徽宗為表彰宋江,賞賜給宋清,賜錢十萬貫,田三千畝。敕封宋江為忠烈義濟靈應侯,仍敕賜錢於梁山 泊,起蓋廟宇,大建祠堂,妝塑宋江等歿於王事諸多將佐神像。

宋江之死的這段文字,把宋徽宗摘得一乾二淨,說的就是害死梁山好漢的人不是宋徽宗,這朝天子與霹靂大仙一樣英明。要譴責的是蔡京、高俅、童貫、楊戩等貪官奸佞,是這夥小人瞞著宋徽宗害死了宋江。《徵四寇》旗幟鮮明的“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是《水滸傳》嗎?

蔡京、高俅聯手陷害宋江、盧俊義,可能嗎?

《徵四寇》中說,因眼紅宋江等人得封高官,高俅、楊戩心中好生不然。這二人悄悄計議道:“這宋江、盧俊義皆是我等仇人,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之臣,受朝廷這等恩 賜,卻教他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我等省院官僚,如何不惹人恥笑?”

沒錯,高俅確實與梁山有仇,逼走史進的師父,陷害林沖上了梁山,高唐州失陷了叔伯兄弟高廉,呼延灼被宋江收降。但楊戩與梁山有仇嗎?《水滸傳》沒寫到此人與梁山有何過節,是《徵四寇》中橫生出來的。而三敗高太尉,也是續書的功勞,算不上《水滸傳》高俅與梁山的冤仇。

兩個奸臣商議了一條計策,差人寫狀紙到樞密院狀告盧俊義在廬州招兵買馬,結聯宋江試圖謀反。高俅、楊戩這招與蔡京、童貫不謀而合,樞密院接到狀子後,蔡京立即召集高俅、童貫、楊戩議事,定下了下毒藥害死宋江、盧俊義的計謀。

這四人聯起手來,在宋徽宗面前狀告宋江、盧俊義謀反。這夥奸臣在宋徽宗面前花言巧語,騙取宋徽宗召見盧俊義,賞賜御酒,卻先在御酒中下水銀,毒死了玉麒麟。然後,又遣天使到楚州用御酒毒死了宋江。

蔡京、童貫與高俅之所以一拍即合,書中說,也是因為對梁山的仇恨。但是,《水滸傳》中,與梁山有仇的只是蔡京,劫生辰綱、鬧江州,打大名府,梁山得罪的是蔡太師,與童貫有何相干?還是因為續書的問題,寫了梁山兩贏童貫,然後,在打方臘時搶了童樞密的功勞。

按照《徵四寇》的邏輯,這四人聯手陷害梁山好漢講得通。問題是,這絕不是《水滸傳》。題主大概很清楚《水滸傳》與《徵四寇》的關係,所以,提問沒有涉及到“水滸傳”這幾個字。

問題是,《徵四寇》現今已堂而皇之與《水滸傳》合為一體,宋江之死也稀裡糊塗的成了施耐庵筆下宋江的最終結局。《徵四寇》這樣續寫《水滸傳》簡直就是對施耐庵的極端褻瀆,這是一部徹底的反《水滸傳》續書,完全顛覆了施耐庵“既反貪官,更反皇帝”的主題思想。

按照《水滸傳》的伏線,宋江之死,或者說宋江的結局根本就不是《徵四寇》這樣的。而且,四大奸臣也不可能聯手,共同對付梁山好漢。

《水滸傳》伏線,宋江的結局與“二龍戲水”有關

首先可以肯定,宋江不是死於四大奸臣之手,假如一定是死於毒酒,也絕不會是奸臣們乾的,而是皇帝的賜死。這麼講有依據嗎?

回到施耐庵的《水滸傳》,來看看宋江之死的伏線,大概就能夠搞清楚《徵四寇》是如何反《水滸傳》的了。

第四十一回(貫華堂本)“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宋江在還道村進了九天玄女廟,見到了九天玄女。這九天玄女大有來頭,她是道教最高階神,掌管著道教上界。“楔子”開篇時,交代了趙匡胤乃道家雷部的霹靂大仙,奉命下界,取代後周郭世訓(後周皇帝應當姓郭),結束五代紛爭。而張天師又放走道家紫府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禍亂宋徽宗朝。這兩人都是九天玄女的部下,《水滸傳》所發生的故事,皆此神一手導演。

九天玄女將宋江引到還道村,寓意為梁山妖魔要從此“還道”。所以,賞賜三卷天書,囑託宋江“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趙匡胤是《水滸傳》中第一個“替天行道”之人,而宋江無疑就是道家上界選定的第二個“替天行道”的天魁星。以此邏輯,施耐庵的本義是要取宋徽宗而代之的。

因而,書中大量出現了反皇帝故事,以梁山戰爭的逐步升級,直到將戰火燒到了宋徽宗的臥榻之側。高俅、蔡京與梁山有仇不假,宋徽宗也與梁山有仇,三山聚義打青州時,秦明揮舞狼牙棒,擊殺了宋徽宗的舅哥慕容知府。

《水滸傳》隱寫了宋徽宗朝諸多禍國殃民的罪行,以花石綱、生辰綱事抨擊宋徽宗的失道。以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火燒瓦罐寺,揭露宋徽宗“崇道抑佛”,破壞宗教的惡行。這樣的皇帝是好皇帝嗎?

宋徽宗乃亡國之君,書中借魯達與金翠蓮的父女故事,隱寫了發生在宣和元年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就是導致北宋迅速滅亡,靖康之難迅速爆發的“宋金海上之盟”。北宋與金國相約,共同攻打遼國。在征討方臘之後,宣和五年,金兵攻佔幽州,遼國滅亡。隨之,金兵圍攻太原,大舉進犯宋境。靖康二年,金兵打破汴京,宋徽宗、宋欽宗做了俘虜,被押到五國城坐井觀天。

宋徽宗父子被擒,九天玄女早在《水滸傳》第四十一回就讓宋江提前預見了,這就是書中寫到的“二龍相戲(二龍戲水)”。

宋江見到北宋亡國一幕,然後被九天玄女的青衣女使推下石橋,則是隱喻宋江的結局一定與“二龍相戲”有關。綠野老道分析過,宋江最終追隨童貫參與宋徽宗鎮江復辟,死在了鎮江。至於是不是被宋欽宗賜毒酒而死,那就不得而知了。

蔡京高俅政見不同很難聯手,高太尉最終與童貫分道揚鑣

本頭條號曾經討論過蔡京、高俅的事情,此二人原本就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車,如何到了《徵四寇》中就變成盟友了呢?

史載,熙寧變法導致了朝廷黨爭,《水滸傳》楔子以范仲淹、文彥博這一對改革派與守舊派人物,隱含了北宋的黨爭矛盾。高俅是宋徽宗這朝的新黨領袖,蔡京則一直追隨司馬光,是一對政見不同的新舊兩黨代表人物。

高俅在《宋史》中沒有立傳,但史家評價他“大節不虧”。這個評價除了高俅曾經在西北邊境抗擊外侵建有軍功,很講義氣照顧蘇軾家人,以及報答西北將領劉仲武而舉薦其子劉錡外,最重要的事蹟則是宋徽宗南渡復辟時,高俅所做的正確選擇。

靖康元年正月,“詣亳州太清宮,行恭謝禮,遂幸鎮江府”,《宋史·徽宗本紀》的這條記載,講的是宋徽宗在蔡京之子蔡攸、蔡翛(江州知府蔡九的原型)串通童貫,裹挾宋徽宗南渡,到鎮江復辟。童貫當時命高俅率三千禁軍扼守泗州,以攔截試圖向北逃跑的南下人員。

《紀事本末》有這樣一則記載:高俅父子兄弟在傍,僅得一望上皇,君臣相顧泣下,意若有所欲言者。而群賊在側,不敢輒發一語,道路之人,莫不扼腕流涕痛憤。

這則記載講的是高俅不願意南渡,試圖將宋徽宗帶回汴京。但是,童貫卻讓自己的“勝捷軍”放箭殺北歸官兵。高俅無奈,只得與宋徽宗相顧而泣。記載中說,“群賊在側”,宋徽宗、高俅相互之間一句話都不敢講。看來,《紀事本末》將童貫等人列為“群賊”,高俅不在其中,他不是“賊”。

當然,僅以這一條史料就判斷高俅的忠奸是不恰當的。但是,至少說明高俅與童貫不是一夥的。果然,高俅此後稱病率兵返回汴京。高俅回京後是不是向宋欽宗報告了童貫等人試圖復辟的情況,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宋欽宗隨之下旨追斬童貫、蔡攸等人,靖康元年九月,“梟童貫首于都市”。

《史書·欽宗本紀》說:太學生陳東等上書,數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罪,謂之六賊,請誅之。可見,北宋六賊並不包括高俅。

上文講到,施耐庵作《水滸傳》隱寫了很多歷史事件,而且,與歷史真實很吻合。高俅在施耐庵筆下被作為奸臣寫,是因為此人在《宋史》中沒有立傳,發揮的空間比較大。而此後的大事件,施耐庵會不會讓這個形象反轉呢?是不是也按照史家所評價的那樣,寫高俅的“大節不虧”呢?很難講。但至少不會如《徵四寇》那樣,寫高俅與蔡京、童貫等“六賊”同謀,害死了宋江。

況且,宋江也不是死在宣和六年,他至少參與了宋徽宗與宋欽宗的帝權之爭,說他死於靖康元年,恐怕更為恰切。這是施耐庵早就有伏筆的,絕不是《徵四寇》寫的那樣,為了美化宋徽宗,顛覆《水滸傳》反皇帝主題,而肆意腰斬、篡改、詆譭《水滸傳》,從而,臆造了宋江被蔡京高俅等人聯手毒死的結局。


綠野萍蹤01


宋江為首的梁山一夥人徵方臘勝利歸來後,朝廷給他們以高官厚祿,但是不久後朝廷又派人賜毒酒給首領宋江。

朝廷想要毒死宋江的根本原因是那些奸臣想要宋江死。具體原因如下:

1、奸臣高俅等人與梁山泊素來有恩怨,當梁山眾人都領功封官的時候,在他們眼裡的以宋江為首的梁山一夥人一定會伺機報負。因而高俅等人堅信,先下手為強,就必須要在他們根基未穩的時候除掉他們。

2、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宋江是梁山的首領,那麼除掉宋江,那麼其他人就都不足為懼。本來眾人都是被分配到各處為官,只要宋江死了,他們就沒辦法抱團鬧出大動靜了。

3、宋江等人的利益和高俅等人相違背。宋江是代表的平民階級的利益,而高俅等人代表的則是官僚主義的利益。說人話,就是宋江是想著保護百姓的錢,高俅則是想著保護自己的錢。這樣勢必會產生矛盾,最終必然是你死我活的爭鬥,趁著宋江的根基還沒有扎穩,抓緊時間行動。

4、宋江追求權利的慾望眾所周知,對於高俅等人來說,他活著自己就寢食難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必須在他羽翼未豐之前幹掉他。

5、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皇帝想不想要宋江的命。我認為,皇帝對於害死宋江這件事持觀望態度,如果皇帝不下令賞賜宋江酒喝,又有誰能逼迫宋江去死呢?所以其實真正的黑手還是皇帝。因為畢竟宋江曾經是匪徒,保不齊還會犯上作亂,畢竟他給國家立下了功勞,所以不能明面上殺死他,只能動用一些手段來達到目的。無緣無故賜酒喝,還不就是為了給高俅這幫奸臣機會嘛!不過對於君王來說,這種手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朝廷毒死宋江的理由,歡迎採納。


海賊說歷史


柴進簪花入禁苑,看到睿思殿屏風的正面畫著山河社稷混一圖,背面乃是御書的四大寇姓名: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睿思殿是皇帝讀書和謀劃國家大事的地方,皇帝把四大寇的姓名寫在江山社稷圖的後面,很有深意。很顯然,皇帝把四大寇看作國家最大的禍患,宋江正是首惡,必除之而後快。

可宋江一夥實力強大,兩贏童貫,三敗高俅,朝廷無可奈何,迫不得已才去招安。招安之後,不授其官職,而是令其即刻征討大遼,損耗其實力。這條驅虎吞狼之計,朝廷用得很爽,接著又讓宋江去征討王慶、田虎和方臘。等到宋江得勝歸來,梁山已經十去七八,朝廷坐收漁翁之利。

宋太祖曾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宋徽宗繼承了祖上的智慧,並將其發揚光大。很多讀者以為毒死宋江的是奸臣高俅和楊戩,表面上看確實是這樣,但實際上害死宋江的是宋徽宗,高俅和楊戩不過是執行人:高俅和楊戩當然清楚宋江是皇帝的心腹大患,以前不殺是時機不到,條件不允許,如今機會來了,條件允許,他們趕緊替皇帝完成了心願。

小說極力渲染四大奸臣的奸與惡,實際上也是在寫宋徽宗的昏庸無道——這是作者的

春秋筆法:上樑不正下樑歪,宋徽宗疏於朝政,貪圖享樂,為了跟李師師相會,還專門挖了一條地道;重用奸臣,導致官逼民反……

宋江談不上功高震主,徵完方臘,他已沒有了羽翼,鬥志也消磨得差不多了,加之忠心耿耿,朝廷沒必要弄死他。想當初,宋太祖厚待柴氏子孫,善待有功將領,而宋徽宗殺害忠良宋江,可謂不肖——北宋的衰落亦可見一斑。


上頭派掌門


宋江入主樑山之後。它的根本目的就要接受朝廷的招安,但是奸臣們顯然不能讓宋江如願,他的想法是讓宋江征討方臘,以賊治賊。方臘的實力其實並不比梁山軍隊差,最終水泊梁山2/3的人馬葬身戰場。

最終只有宋江、李逵、盧俊義等人主要頭領倖免於難,但後來宋江的最終結果卻被奸臣下毒。這是什麼?

現在讓小編解釋一下原因。宋江率梁山兄弟,打敗了高俅和童貫的軍隊,還將高俅給抓到山上去。高俅自然是懷恨在心,並在尋找報復的機會。

宋江等人俘虜了方臘後返回京城。宋江雖然也被皇帝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但是他們的地位和高球童貫相比,簡直判若雲泥。宋江只是一個小人物。為了報仇,高俅等人趁機毒死了宋江。並且他們還是打著皇帝賞賜御酒的旗號,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毒死了宋江。

宋江缺乏當官的經驗。他雖然在宋代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但是並沒有考上,只是做了一個縣城的小吏,而他的能力也僅限於此雖然,他在縣中混得不錯。和縣官稱兄道弟。

不料,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命運。在殺死閻婆惜之後,宋江開始流亡江湖,。宋江的名氣雖然很大,但是他的心裡的想法還是接受招安重新迴歸體制。而梁山眾兄弟的性命就是他接受招安的籌碼。

宋江雖然是個能幹的小官,卻沒有當官的經驗。他一心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但是卻忽略了一點,宋徽宗並不是一個賢明的皇帝。

事實上,他並沒有看到王朝的本質。當時,北宋政府被奸臣控制。皇帝只是個傀儡。而真正的權力法則在高俅,蔡京童貫等奸臣手中。

宋江雖然受到宋徽宗的賞識,但他只得到了一個小小的官吏,一個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即便是一個小官,奸臣們已經看不下去了,他是不能容忍宋江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宋江成為皇帝面前的紅人,奸臣們又怕宋江代替自己,於是將他毒死。

當然宋江,也並沒有獲得皇帝的信任。宋朝是最害怕武將掌握兵權的,宋江的軍隊,只聽從宋江的領導,在皇帝眼中,那就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會發生爆炸。並且高俅這一夥奸臣也給宋江挖了一個大坑,那就是讓宋江的部隊駐紮在陳橋驛。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帶。當年的趙匡胤就是因為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才有趙家的天下。

趙宋皇帝,自然最為忌憚這一點。趙匡胤自然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威望杯酒釋兵權,宋徽宗,當然也可以有樣學樣,學著趙光胤的手法,用御酒收拾了宋江這夥。雖然說高俅、蔡京他們在御酒中下了毒,但是沒有得到皇帝的默許,他們也不會這麼猖狂。

而奸臣能夠,上下其手翻雲覆雨,說白了還是,摸準了皇帝的心思。一百個文官貪汙也比不上一個武將造反的危害大。對於宋江這一顆不定時炸彈還是早點把他拆除的好。

  

 

 

 

 

 

  

  

 

 

 

 

 

  

  

 


奇葩歷史大觀


不是朝廷要毒死宋江,而是高俅、楊戩等幾個奸臣容不得宋江,欺上瞞下,假借皇帝宋徽宗之手,在御賜的酒裡下慢性毒藥,毒死了宋江。


書中高俅和楊戩倆奸臣見宋江等人都受了皇帝重賞,心裡是羨慕嫉妒恨,因為早先本就和宋江等人結仇,所以楊戩出了個毒計要害死宋江:

“排出幾個廬州軍漢,來省院首告盧安撫,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意在造反。便與他申呈去太師府啟奏,和這蔡太師都瞞了。等太師奏過天子,請旨定奪,卻令人賺他來京師。待上皇賜御食與他,於內下了些水銀,卻墜了那人腰腎,做用不得,便成不得大事。再差天使卻賜御酒與宋江吃,酒裡也與他下了慢藥,只消半月之間,一定沒救。”

定下毒計後,高俅和楊戩這倆佞臣就按計行事。先把盧俊義騙回京城,然後用水銀毒殺了他。再連哄帶騙讓皇帝宋徽宗賜給宋江御酒,又在酒裡下了慢性毒藥,最終毒殺了宋江。



朝廷(宋徽宗)並沒想毒死剛立下大功的宋江等人,但皇帝耳根子軟,沒主見,最終還是聽信了讒言

當時高俅等人誣告宋江、盧俊義密謀造反時,皇帝宋徽宗並不信,這才把盧俊義招來京城問問,徽宗道:

“朕想宋江、盧俊義征討四方虜寇,掌握十萬兵權,尚且不生歹心。今已去邪歸正,焉肯背反?寡人不曾虧負他,如何敢叛逆朝廷?其中有詐,未審虛的,難以準信。”

而當徽宗聽說盧俊義因酒醉墮水而死,高俅等人又請他給宋江賜酒以示安撫時,徽宗其實心裡已經有所懷疑,但他最終還是聽信了一幫老臣的話,因為宋江等人畢竟初來乍到,跟他不熟啊!這也足可見這徽宗昏庸到何種程度,活該大宋滅亡。



高俅、楊戩等幾個奸臣把控了朝政,皇帝已經成了傀儡

在整個害死盧俊義和宋江的計策實施過程中,宋徽宗雖然不知道幾個奸臣的本意,但卻是完全被動的被他們牽著鼻子走,這說明奸臣們已經把持了朝政,摸透了皇帝的心思,皇帝已經成了名符其實的傀儡。

即使徽宗對高俅等人有所懷疑,但“終被奸臣讒佞所惑”。皇帝已經對奸臣們形成了依賴,又怎麼能把宋江等人的死活放在心上呢?

綜上所述,所以說並不是朝廷(宋徽宗)要毒死宋江,而是高俅、楊戩等奸臣容不下宋江等人,他們假借朝廷(徽宗)之手來害死了宋江!


本文參考文獻:《水滸傳》


墨雪問心


朝廷賜死宋江屬於卸磨殺驢。朝廷接受宋江一夥的目的大家有目共睹,朝廷無非就是利用梁山大軍替他們剿匪,田虎方臘被剿滅後,宋江等人完全失去了利用的價值。所以高俅等奸臣豈能放過你宋江。於是一壺毒酒你是喝也得死不喝也得死。宋江沒辦法,喝了毒酒自縊而死。

宋江本來信心滿滿,本以為自己的梁山大軍立下了大功,自己可以謀個一官半職的,起碼可以不枉活一生。可是萬萬沒想到,朝廷居然對他下了毒手。宋公明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梁山好漢一大半死在了征討方臘的戰場上,宋江心知肚明,這都是他一意孤行的結果。所以我覺得就算宋江沒有被朝廷害死,他也絕不可能枉活在世上,因為宋江無顏面對死去的梁山好漢們。



朝廷毒死宋江也是必然,梁山那麼多弟兄有幾人被朝廷免死的,除了那幾個名不見經傳但有一技之長的傢伙以外,幾乎都上了戰場,方臘一戰使得梁山集團是徹底瓦解。宋江雖然活著回來了,可是依然成了光桿司令,對於朝廷來說根本沒有價值了,之前是借宋江的威望拉攏梁山歸順朝廷,現在宋江大勢已去,所以朝廷一盒濁酒就輕鬆把宋江擺平了。


宋江之死是死不足惜,明知朝廷是不懷好意,可是宋老大卻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沒辦法,這就是宋江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