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滿15年後退休,多久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4月17日財政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其中明確今年之前辦理退休的人,都可以依法享受養老金的上調幅度,且上調幅度依據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準,總體上調5%。這消息一公佈,又將“養老金”推上了熱性話題榜。

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滿15年後退休,多久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近日,小編看到一個問題“每年都繳納社保,不知道退休後能拿到多少養老金”?其實這個問題,得根據你自身繳納的檔次以及費用來決定。同時根據國家要求,參保人想要領取養老金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1.繳納社保滿15年;2.需要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一般男性年滿60,女性年滿50)。

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探討關於養老金領取的問題。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再次普及一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方便日後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推算。

計算公式: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納每滿一年發放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度÷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50歲退休為195個月;55歲退休為170個月;60歲退休為139個月)

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滿15年後退休,多久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那麼假如王大叔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納滿15年並且到達退休年齡,他每月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呢?我們以企業單位為員工繳納城鎮職工社保為引子計算,目前全國的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一般為8%。根據公式計算:(6000÷12)÷8%=6250,由此算出社保的繳費基數為6250元。

然而我們得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6250元,且繳納社保滿15年。假設王大叔60歲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為8000元,而平均繳費指數為1.5,個人賬戶儲存額度合計為90000元。那養老金的領取根據公式可計算出:

退休時當月基礎養老金:8000×(1+1.5)÷2×15%=15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為:90000÷139≈647元

總而言之,假設王大叔按照每年6000元的方式繳納職工社保,繳納滿15年後,辦理退休;且根據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為8000元為準。那麼王大叔最終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1500(基礎養老金)+647(個人賬戶養老金)=2147元。同時,我們知道王大叔每年繳納社保6000元,繳納15年則需要花費90000元。那麼王大叔需要領取多少年,才能將繳納的費用連本帶利賺回來呢?

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滿15年後退休,多久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通過剛才的計算,可以看到王大叔退休時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2147元,但這並不是每年的標準。因為國家對於養老金的領取是會調整的,按照歷年來每年上漲5%計算。王大叔15年一共繳納了9萬元,想要賺回來則需要領取養老金將近3-4年的時間。

簡單來說,選擇繳納城鎮職工社保滿15年的男性,只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享受養老金的待遇。然而像王大叔這樣的情況,64歲之前都能每月正常領取養老金,那就可以將15年所繳納的費用連本帶利賺回來。這也就意味著64歲之後領取的錢,都是白白賺到的。

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滿15年後退休,多久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因為養老金的領取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身體健康,正常領取,便可一生享用。所以參保人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正所謂“活到老、吃到老”,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活得越久,賺取的養老金越多,待遇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參保人不幸去世,個人賬戶的餘額是可以讓其家人繼承的。舉個例子,雖說退休後領取3-4年之間,便可將之前繳納社保的費用領回本,但假如63歲離世了,其養老金個人賬戶剩餘的部分錢,可以由家人代領出來。同時,可以享受社保統籌基金支付的安葬費和撫卹金,所以並不需要擔心繳納的養老保險會損失。

每年社保繳納6000元,繳滿15年後退休,多久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總而言之,社保是個人生活的一大保障,參保人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繳納。並且社保採納的是多繳多得的方式,所以建議有條件的人,還是要繳納職工社保,同時還有將繳納的年限延長,以至於退休後可以領取更多的養老金。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如果對於養老金存在疑惑,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