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人們經常說,出了山海關,又是一片天。是的,過了山海關往東走,這裡的景色、風土人情與關內截然不同,自成一體。在山海關以東的這片天空下生活著三個省一億多熱情勤勞的人民,這三個省分別是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由於這三省位於中國的東北部,所以也稱關東三省為東北三省。在共和國的歷史中,東北三省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一五期間計劃的156個在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有48個落戶東北,可見當時東北工業在全國的地位,同時也誕生了許多工業發達的大城市,比如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四個副省級城市無疑是眾多東北城市中的佼佼者。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整個東北地區的經濟都陷入了困境,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經濟活力不足等,這四個城市在國內的排名也是不斷下滑,為此國家也是不斷給予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政策上的支持,那麼哪個城市會在新一輪的東北振興當中率先走出困境,脫穎而出呢?

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威風凜凜的東北虎

下面我們逐個分析這四個城市的基本面,然後再進行優缺點的對比:

大連:遼寧省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位於遼寧省南部,中國最早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環渤海經濟區重要支點城市,面積12573.85平方公里,人口595萬,2019年GDP7001億元,全國排28位,海岸線1371千米,港口吞吐量36641萬噸,全國排第10位。工業以石化、電子、機械製造、冶金建材、醫藥製造、造船等為主,其中造船業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只有足球最能代表大連

瀋陽:遼寧省副省級城市,省會,位於遼寧省中部,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認的東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面積12948平方公里,人口832萬,2019年GDP6470億元,全國排31位,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化融合示範區,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工業以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及民用航空等為主,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瀋陽故宮

長春:吉林省副省級城市,省會,位於吉林省中部,長春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認的東北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東北的地理中心,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面積20593平方公里,人口751萬人,2019年GDP5904億元,全國排33位。工業以汽車、農產品加工、軌道交通、生物醫藥等為主,是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

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長影世紀城

哈爾濱:黑龍江省副省級城市,省會,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面積53100平方公里,人口1086萬人,2019年GDP5249億元全國排42位。工業以食品加工、醫藥製造、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為主,其中裝備製造業也是哈爾濱的優勢工業。

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哈爾濱太陽島

以上是這四個城市的基本情況,從中不難發現,哈爾濱的優勢是地多人多,適合大力發展對俄羅斯的貿易,在省內單核城市,一枝獨大,政治、經濟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劣勢是人口密度小,經濟相對落後,遠離中國的主要經濟區,經濟結構比較單一。長春是東北的地理中心,輻射作用最大,跟哈爾濱一樣,單核城市,一枝獨大,佔盡了吉林省的政治,經濟優勢。劣勢跟哈爾濱比較相似,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周邊城市工業基礎不好,人口流失也比較嚴重。再說瀋陽,城市人口最多,工業基礎最好,和周邊的城市群互補性強,很有可能被批准為全國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劣勢是省內雙核城市之一,經濟資源被大連吸走不少。最後說大連,優勢是GDP最高,計劃單列市,沿海城市,東北亞航運中心,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工業基礎好,開放程度高,與國內國外的經濟聯繫更緊密,氣候和營商環境也是東北最好的。劣勢是位於東北最南端,經濟輻射作用相對小,人口也最少,省內雙核之一,被瀋陽分走太多政治經濟資源。

關東四個副省級城市,哪一個能脫穎而出?

鹿死誰手?牌場上見勝負

說了這麼多,小編真心地希望東北地區能夠發憤圖強,儘快走出經濟困境,早日完成再現輝煌的目標。同時筆者認為大連能率先走出經濟困境,成為東北振興的領頭羊,那麼小夥伴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