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半個多小時攻下一高地,炮兵立大功,首長:獎勵10床毛毯

391高地,位於我第十五軍防守的平(康)金(化)淮(陽)地區,東起忠賢山,西至發利峰30公里正面最西端。它與第三十八軍防守前沿陣地相毗鄰,山勢狹長而孤立,南北兩峰對峙,形似駝背,四周有數百米野草叢生,東南側有一條灌溉水渠。

391高地與我步兵堅守的發利峰相距2000多米,平原野草叢生,隔離帶由南朝鮮軍第九師五十一團八連和1個加強排固守。南朝鮮軍連部和兩個步兵排、火器排防守南峰,1個步兵排防守北峰。391高地築有地堡、防空洞、數道鐵絲網。明暗火力點、交通溝、掩體相結合構成環形野戰防禦陣地。

志願軍半個多小時攻下一高地,炮兵立大功,首長:獎勵10床毛毯

1952年10月6日,我軍第四十四師一三〇團取得381東北無名高地、上佳山西北無名高地反擊戰勝利後,為配合西側右翼第三十八軍一一四師進攻南朝鮮軍第九師防守的394.8高地(白馬山)和286.2高地戰鬥,我步兵第四十四師決定向391高地實施戰術反擊。

1952年10月11日18時,我步兵第八十七團三營3個連隊,由平康郡北芹洞與蔓山地區,以秘密和神速動作,向發利峰、王在峰前沿391高地附近開進,經過20餘公里行軍,於當日22時許到達預定潛伏區。

翌日3時,弦月如弓,滿天繁星,天色逐漸破曉。敵陣地開始清晰展現在戰士們眼簾,這時既高興又激動。可是已經埋伏了一夜,還要潛伏一個白天。不能睡覺,睡覺有鼾聲,又有可能翻動,容易驚動敵人,還容易暴露目標。一直等到下午5時30分才發起攻擊。

志願軍半個多小時攻下一高地,炮兵立大功,首長:獎勵10床毛毯

我炮九團一、二營6個野炮、榴彈炮兵連,奉命支援步兵第八十七團三營進攻391高地。10月12日17時22分,他們經過8分鐘炮火急襲,發射炮彈500多發,整個391高地火光閃閃,爆炸聲響個不斷,煙霧瀰漫整個敵陣上空。我團一營一、二連90野炮8門,摧毀了391高地南峰南朝鮮軍地堡群,並在東側打開了寬15米、縱深長80米的突破口。

待步兵發動衝擊後,轉移火力,壓制二吉里、老虎洞、東幕裡外洞、大店洞等敵炮陣地。二營38野炮8門,破壞北峰地堡群。戰鬥結束後敵炮兵始終未能還擊。此次炮擊,我團參戰的炮連一、二、五連因炮手射擊過猛,火炮在掩體內操作,射擊時產生了瓦斯煙,共有29名炮手被燻倒,用冷水澆醒後,堅持戰鬥不下火線,避免終止發射。

志願軍半個多小時攻下一高地,炮兵立大功,首長:獎勵10床毛毯

二連觀測員李承祚在兩門火炮炮手全被瓦斯燻倒的情況下,帶領通信員、炊事班全體戰士,當即挺身而出,繼續操作火炮射擊,保證了火炮射擊的連續性,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戰。戰後李承祚榮立二等功。

步兵第八十七團三營400餘名指戰員,個個精神抖擻,群情激昂,猛烈地衝向敵人陣地,殺得敵人亂作一團,哇哇亂叫。指戰員們動作神速,橫衝縱殺,我步兵健兒們僅用28分鐘完全攻克391高地,全殲南朝鮮軍第九師五十一團二營八連,共斃傷敵193人(其中俘虜3人),還繳獲不少槍械和物資。

戰後第八十七團首長稱讚我炮九團參戰的炮兵"打得準,打得猛,有力地支援步兵戰鬥",並獎勵我們軍用毛毯10床,全自動卡賓槍10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