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人是具有創造力的高級生物,為了追求生活質量,增添生活情趣,古人也搞小製作、小發明。例如,西漢時的廚房用具中就有一件青銅器具,專門用來磨取生薑汁,叫做“銅姜擦”。銅姜擦的後部有凸起的孔釘,前部有漏孔,一手持銅姜擦,一手拿起生薑在孔釘上摩擦,磨出的薑汁流向前部,從漏孔中滲出去,方便易用。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1978年出土的奇妙器物。江蘇省北部的淮陰地區清江市城南鄉,有一個高莊村,這年3月的春耕時期,村裡的一個農民在土裡鋤地鬆土,猛然間,鋤頭碰上土裡的一坨硬物,擦出了幾點火星。這個農民原以為是石頭,不清除掉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他用鋤頭鏟去一層泥土後,發現下面是一塊青石板,撬開石板露出一個黑洞。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聞訊趕來的村長倒是一個有點見識的人,他估計這是一座古墓的入口,緊忙安排人手把這裡看管起來,以免造成破壞。高莊村農民發現古墓的消息很快傳到清江市博物館,館裡的專家迅速動身來到高莊村。經過觀察研究,專家們確定這是盜墓賊留下的一個盜洞,一直通向下面的墓室。於是,考古隊馬上對這座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墓室裡的隨葬器物並沒有被盜墓賊掏空,還剩下許多青銅器和陶瓷,最後在這座古墓裡一共出土了文物291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隨葬物品都來自距今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結合墓誌銘和當地文獻記載,專家們給這座古墓命名為“淮陰高莊戰國墓”。有一件青銅車飾——蟠螭紋青銅插座屬國內考古首見,青銅插座上部為圓筒,用來插放建鼓的鼓柱;下部是一個長方形座,固定在木質車與之上,兩側的釘孔用於固定連接。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在這近三百件出土文物中,有4只一模一樣的“老虎”,都是由青銅製作。這4只老虎呈趴伏狀,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細節處理非常細緻。由於每隻“老虎”都只有3.5釐米長,1.8釐米高,所以並沒有給人一種虎虎生威的百獸之王的氣勢,反倒給人一種萌萌的可愛感覺。專家們看到這4只拇指大的“老虎”,不知道是古人的房中的日常擺設,還是具有什麼特殊用途的工具。說它們是鎮墓獸嘛,又實在太袖珍了。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最初,有的專家還以為這是“席鎮”,一種古人席地而坐時用來壓住席子的4個決的器物。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樣的推測明顯不成立。一般的席鎮都比這4只“老虎”要大上七、八倍,而且都是挺沉的東西,才能壓住席子的四角不至於反捲。如果說用這4只袖珍“老虎”去做席鎮,根本就不可能將席子角壓緊。這時,專家們的討論陷入了僵滯中,無從瞭解這4只古墓內藏的青銅“老虎”究竟是何方神聖。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時隔不久,在一次文物專家的交流會上,謎底被揭曉。有專家參觀過位於四川成都的“香米園陶瓷藝術博物館”,曾見到過類似的漢代製作的青銅物件,叫做“博鎮”。“博弈”是“博戲”中使用的輔助工具,而“博戲”就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賭輸贏、角勝負的遊戲。“香米園陶瓷藝術博物館”裡,有一件漢代藝術品“漢代博戲俑”,兩個博戲俑中間有一張四方的博戲盤,四個角上各放一個“博鎮”。


農民鋤地挖出2200年前文物,內藏4只“老虎”


至此,清江市博物館的專家們才恍然大悟,這4只袖珍青銅“老虎”不是席鎮,而是民間娛樂時使用的“博鎮”。把這樣的青銅四件套帶入墳墓中陪葬,是墓主想要跟“閻王爺”大戰一場?專家們不禁莞爾一笑:墓主是賭徒!現在,這4只青銅小“老虎”正放在清江市博物館展覽,向世人展現著它們萌萌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