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曾知道,山东经历过一次规模远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话说元朝末年,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繁发生,蒙古的民族政策大大激化了民族间对立,最终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镇压,激战十余年,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原本人丁兴旺的山东之地变得道路阻塞、人烟断绝。明初“靖难之役”的拉锯战,山东地区更是成为主战场,许多地方出现千里无人烟的局面。

你不曾知道,山东经历过一次规模远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与中原邻省不同,元朝统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却在此时期躲过天灾战乱的祸害,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加之大批难民逃难于此,山西成为了当时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明初从朱元璋到朱棣在位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明政府一共组织实施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你不曾知道,山东经历过一次规模远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迁往晋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移民后来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大规模地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例。

你不曾知道,山东经历过一次规模远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据说当年移民时,为防止逃跑,官兵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因而直到今天,凡是当年移民后裔的脚上小趾甲都是两瓣。 “莫道源渊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各位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验一下。(很有网友都说自己的小趾甲都是两瓣滴!)

你不曾知道,山东经历过一次规模远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迁徙时,官兵为防止百姓途中逃跑,往往采用反绑形式,然后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押解上路。由于路途遥远,时间长了,背手成为习惯,以后迁民仍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个习惯。(这个这个难道是真的?)

你不曾知道,山东经历过一次规模远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还有现今常用的“解手”一词来源于迁民。据说在长途跋涉中,人们需要方便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以后次数多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双方就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一次迁移行动,关键的这个名词足可以看出移民路上的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