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新浪財經訊 各房企3月銷售簡報已陸續出爐,相較於2月的斷崖下跌,銷售逐漸開始恢復。根據公告及克而瑞數據整理顯示,2020年3月,34家千億規模房企合同銷售合計約為5852.05億元,較2月的約2414.93億元環比上升142.33%。其中,華夏幸福、中國鐵建、中梁控股等24家企業3月合同銷售金額呈同比下滑,中國金茂、金科股份和招商蛇口等10家則實現同比上升。

房企月報|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10家房企3月銷售額仍跌超30%

  1-2月受傳統的銷售淡季+疫情影響,房企銷售受到較大影響,尤其是2月基本處於“停擺”,雖然不少房企均開通了線上購房服務,但收效不大。據國家統計局3月16日發佈的數據,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48.4%。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辦公樓銷售額下降40.6%。

房企月報|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隨著3月以來企業逐漸復工,售樓處也陸續開門迎客,銷售有所回暖。3月,中國金茂、金科股份、招商蛇口等10家房企的合同銷售額均實現正增長,其中,中國金茂的同比增速最高,為30%,招商蛇口和金科股份超20%,碧桂園微增0.82%。

  除此之外,3月仍有 24家公司的銷售額呈下滑趨勢,尤其是華夏幸福、中國鐵建、中梁控股、旭輝集團、藍光發展、新城控股、綠地控股、保利地產、雅居樂、富力地產10家下滑幅度均超30%。

  而陽光城3月在銷售面積大幅上漲33.02%的情況下,銷售額卻還是小幅下滑了1.78%,銷售均價進行了大幅度下調,萬科和遠洋集團也採取了“以價換量”策略,但銷售額同樣未能實現正增長。

  數據顯示,融創、保利、綠地控股、華潤置地、中南建設、中梁控股、華夏幸福、正榮地產、遠洋集團、中國鐵建、藍光發展等不少房企今年已連續三個月呈現銷售額下滑。

  裁員降薪“活下去”

  雖然1-2月是房地產傳統銷售淡季,從行業整體來看,一季度的銷售在全年的佔比也較低,但疫情的持續性和不確定性給房企帶來的壓力要比想象中大。

  3月以來,據不完全統計,碧桂園、華夏幸福、美的置業等房企均進行了大規模人員優化。據碧桂園披露的2019年底員工數顯示,去年碧桂園集團裁掉了近3萬名員工。2月24日碧桂園公佈了一份《關於部分中心和區域調整的通知》,宣佈對超過29個區域進行合併,涉及38個總部與區域高管的任免。

  另據媒體報道,華夏幸福的產業園區板塊中,產業發展集團的裁員比例在50%以上,產業新城集團的裁員比例則在30%左右。網傳美的集團於近日下發了《關於凍結高管部分薪酬的通知》,對高管部分薪酬實施凍結措施。

  2020年大部分房企對預期銷售均比較保守,目標增速較去年大幅放緩甚至預期2020年銷售額低於2019年全年。銷售承壓之下,現金水平和償債能力成為抗風險主要指標。雖然大部分千億房企財務均較為穩健,但仍有不少公司需要引起注意。Wind數據顯示,2019年A+H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貨幣資金/短期債務不到1,其中包含上述34家千億房企中的榮盛發展和金科股份。

  同時,wind數據顯示,有51家公司淨負債率超100%,涉及上述34家千億房企中的富力地產、融創中國、中國恆大、佳兆業、金科股份、中國金茂和美的置業。

房企月報|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房企月報|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房企月報|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對於全國性房企來說,或許只是一時的“寒冬”,通過“裁員降薪”等方式熬一熬還可以等來春天,但對於不少區域性小房企來說,疫情更加加速了它們的淘汰出局。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截至4月14日,2020年已有約120家房地產公司宣佈破產。

房企月報|3月銷售環比改善 華夏幸福銷售額降69%居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