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快評丨尊重醫護人員不能只在“戰時”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評論員 張英

安徽省第一批援助武漢的醫療隊負責人姜小敢稱,深刻地感受到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的尊重達到了近幾年的最高點。作為醫生,對於這樣的醫患關係的改變,一方面是欣慰,另一方面也擔心,不知道疫情過後這份尊重能維持多長時間。(4月14日中青報)

在這次疫情中,除湖北外的其他省市共計4.2萬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抗疫,譜寫了一曲感人的英雄樂章。他們無懼生死、不顧自身安危,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湖北當地更有數十名醫護人員犧牲在一線。

自“非典”之後,全社會對醫護人員的敬重與感激再次達到巔峰。這段時間,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網絡輿論,醫護人員如同“天神”般被敬仰,這其中體現的既是這個群體勇挑重擔、迎難而上的濟世情懷,也是民眾在劫難之後對仁心仁術的醫護人員發自肺腑的感激。“懸壺濟世為蒼生”,從古至今,杏林人士本著“父母心”為塵世間的眾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醫者與患者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施治與被治而不可撕裂和破壞。只有醫患關係和諧,才能構建更好的醫療環境,也才能讓醫護人員在治病救人中更為盡心盡力。

不可否認,醫患關係的緊張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就在疫情暴發前夕,2019年12月25日,民航總醫院急診科的楊文醫生被患者家屬殺害;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的眼科醫生陶勇被患者砍斷手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兩起惡性殺醫傷醫事件震驚了整個社會,也讓不少醫護人員發出悲憤之聲:“如果辛苦治療之後被恩將仇報,誰還敢再行醫?!”而事實上,早就有不少醫護人員表示不會再讓自己的孩子學醫。

這次疫情或將成為醫患關係的一個拐點。病毒在殘暴“蹂躪”人間的同時,也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醫護人員這個如天使般的群體之可貴。然而,也有擔憂,對於這些天使,我們會不會“災難來時便感激,災難過後便忘記”?前些日子,福建省人大通過了《關於切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營造尊醫重衛良好風尚的決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提升醫務人員薪酬待遇,提高陽光收入,強化績效考核正向激勵,相關補助津貼向一線醫務人員傾斜。”對傷醫事件“零容忍”等等。這是全國首個尊醫重衛的地方立法,也意味著在保護醫護群體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制度性保障。

靠道德呼籲很難達成全社會的尊醫重衛,唯有制度和法律兜底,才能最大程度地阻止殺醫傷醫事件的發生,也才能讓醫生的社會地位和獲得感得以持久。當然,這個英雄群體更需要我們多給予他們理解和支持,尊重醫護人員不能只在“戰時”,而應在平時,希望這能成為大家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