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樓市裡4個微妙變化,拿什麼拯救你,我們的房住不炒?

(一)政策風向變化

對比近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樓市的意見,我們會發現:


(1)2017年: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憤青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2)2018年: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3)2019年: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住不炒,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9年,“因城施策、分類指導”變成了全面落實因城施策。首次提到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意味著以後各城市不必再擔心“槍打出頭鳥”,各城市樓市政策自主權很大。三個穩字明顯是在勸告,即使放開政策,各個城市也不要漲幅太大!

(二)貨幣投放變化

2019年12月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求是》上撰文指出,要守護好老百姓手裡的錢,保持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是貨幣政策的使命。不能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了,不值錢了。


2020年1月末,根據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4%;

2020年2月末,根據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8%,增速創下近兩年來新高。

2020年3月末,根據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1%,自2017年4月份以來首次回到兩位數。


嘴上說不會,身體很誠實,市場上貨幣之水又多了起來,手裡的票子何去何從?


2020年,樓市裡4個微妙變化,拿什麼拯救你,我們的房住不炒?


(三)國際風向變化

進入2020年,疫情致使本就前景不明朗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美國:美聯儲連續降息並宣佈無限QE,美國放水7萬億美元佔GDP的35%;

日本:4月7日推出了總額高達108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相當於GDP的20%;

歐盟:截止4月3日,歐央行今年以來已經新增購買了5000億歐元的資產。歐洲財長在4月9日經過討論,決定實施進一步量化寬鬆,來救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國家;

中國:3月4日上午,中國央行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3月4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有媒體評論,這意味著中國央行並未跟進降息,逆回購、MLF等政策利率仍保持不變,顯示出一定的定力。


既然流動性合理充裕,為什麼3月要反向在市場上投放超預期的貨幣(M2同比增長10.1%)呢?友情提示:

從2019年12月底到2020年3月底,中國M2(貨幣發行)從198萬億增加到208萬億,3個月淨增10萬億,月均3.3萬億。

此前,2017年底M2 是169萬億,2018年底是183萬億。一年才增加10來萬億,月均1萬億,現在每個月的M2 增加,是前兩年的3.3倍。國際風向變化已經影響到我國的決策了。

(四)新聞裡,再次出現“地王”

最近長三角土拍開始燥起來了,關注一下新聞,多少年諱莫如深的詞彙再次出現?


2月20日,上海徐匯濱江拍出總價地王,以310.5億總價刷新中國大陸土地總價記錄;

3月27日,紹興土拍以21569元/㎡單價打破歷史記錄,成為歷史新高。

3月31日,無錫土拍鏖戰12小時!最多183輪激烈競價,幾近刷新地價天花板;

4月10日,杭州蕭山戴村土拍,以自持22%再創區域新高。蕭山戴村位於杭州繞城以外,距離杭州市政府路程超過30km。

4月10日,台州椒江區東部集聚區土拍,平均售價不超過8000元/㎡的區域,樓面價達到了3645元/㎡,溢價率達到了驚人的104.26%。

4月11日,常州市一地塊成交樓面價19793元/㎡,溢價75.8%創出歷史新高;


隨著一城一策施行,管控出現放開,土地價格、地方財政、樓市價格已經緊密的綁在一起。時下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貨幣之水逐漸湧來,拿什麼拯救你,我們期待的房住不炒?

浙江說房,帶給你不一樣的樓市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