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教育怎麼辦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僅是教育方面的問題,它其實是我國社會發展階段中的一個特殊產物,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因此,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不能停留於教育自身改革和完善的層面,而應該將其放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上來思考,從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層面尋找對策。

留守兒童的教育怎麼辦


1.政府層面:確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和諧發展。

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首先,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全部免費,從受教育機會上確保留守兒童都要有學上。同時,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切實有效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和管理,為此,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盡最大努力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其次,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落實政府應擔負的責任。再次,打破二元制的城鄉戶籍壁壘,建立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新體制。我國要逐漸改變現有的戶籍制度,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應制定優惠政策,採取配套措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幫助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接受留守兒童在父母務工所在地入學。最後,要加強治安管理,嚴禁未成年人進入類似網吧、歌廳等社會娛樂場所,加強對社會治安的管理,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留守兒童的教育怎麼辦


2.家庭層面: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他們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後勤部長”就可以了,至於孩子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的好壞,由教師們去管教。家長應該改變這種不正確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正確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既要考慮家庭的收入,又要考慮到子女的教育問題。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週交流一次,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他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除了與孩子保持經常的聯繫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繫,瞭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其次,還應十分重視孩子監護人的選定問題。如果夫妻雙方同時外出務工,應儘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學習環境,比較有文化的,並且有一定責任感,能更好地監督和指導自己孩子的親朋好友處,如果沒有相當可靠的人代為監護,父母最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加強對留守子女的關心呵護。

3.學校層面: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改善學校教育環境。

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因為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首先,學校應把“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專項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級應建立起“留守兒童”個人檔案,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建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兒童”的校內外管理列入學校管理的目標,有專門的管理計劃方案。建議學校應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礎上,配備專門的生活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科學的生活引導,並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要專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讓心理老師給予孩子在心理方面正確的引導。其次,家長學校制度正常化、規範化,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會議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兒童”的經驗教訓,瞭解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後,學校要開展更多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上來。

留守兒童的教育怎麼辦


4.社會層面:建立、完善農村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監護體系。

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介入。根據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社會的可作為是加強和完善農村社區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鄉鎮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聯合婦聯、村委會以及學校,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這個系將有助於全面、動態、細緻地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情況,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和行為傾向。

另外,相關部門應在城市民工集中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輕重緩急的利弊關係,樹立家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在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瞭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與子女之間保持有效溝通,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

總之,留守兒童的出現不是由某一種原因造成的,而是受多方面影響,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所以,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對於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來說,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