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2019賽季,中國足協積極推進中乙聯賽的年輕化、本土化和城市化發展,而這其中,城市化融合的進展也是俱樂部能否良好發展的重要因素。多支球隊和所在城市成為城市化融合的佼佼者,也正是在他們孜孜不倦地推動俱樂部與所在城市的融合進程中,獲得了市民的普遍認可,吸引了更多的球迷,球隊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瀋陽作為中國足球的重鎮,不僅為中國足球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還為中國足球培養了很多足球人才。在這裡,遼寧足球隊拿到了“十冠王”,1990年獲得中國足球第一個洲際大賽冠軍——亞俱杯;2001年的韓日世界盃預選賽十強賽,國足在這裡四戰四捷拿到了迄今為止的唯一一張世界盃決賽圈入場券。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瀋陽被稱為中國足球的福地,而隨著近些年這座城市經濟發展放緩,瀋陽市的職業足球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在遼瀋足球最困難的時候,瀋陽城建隊今年衝甲成功,這支紮根瀋陽的俱樂部,肩負起了遼瀋足球的復興重任。

打好瀋陽足球基礎

瀋陽城建隊今年能夠衝上中甲,臨危受命的主教練於明居功至偉,為了這支瀋陽球隊奮鬥,是因為難以割捨瀋陽足球的情懷。16歲從大連到瀋陽,開始在遼足效力,退役後,於明先後在遼足、金德、瀋陽東進、瀋陽城建隊幾支瀋陽隊執教,如今48歲的於明把自己30餘年來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瀋陽。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於明以主教練身份率領瀋陽城建隊衝甲之後,給低迷的瀋陽足球打了一針強心劑,“瀋陽城建隊要當好遼瀋足球的龍頭,做好表率,打好瀋陽足球的基礎,為遼瀋足球復興做好準備。”於明說。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年初頂替唐堯東出任主教練之後,於明面臨的困難不少,“首先就是受到足協規定的投資上限影響,俱樂部的投入相比上賽季降低了一大半,這種形勢下,很多主力隊員的工資也要相應下調,教練組一度擔心這會嚴重影響到隊員們的心態。不過讓我們很感動的是,隊員們都想通了,都能理解,大家表態,支持中國足協的規定,不會因此影響到自己的鬥志。大家齊心協力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瀋陽足球榮譽。隊員們說到做到,越打越好,提前一輪衝甲。”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作為原遼寧足球隊的隊長,於明16歲時就來到了瀋陽加盟遼寧少年足球隊,然後升入遼青,再進入一線隊。於明在中國足壇最出名的一張照片是1995年11月12日,當時在瀋陽原五里河體育場,遼足1比2輸給廣州太陽神隊,“十冠王”首次降級,於明與隊友姜峰兩人相擁而泣。“那時候覺得太難接受了,那麼輝煌的遼足怎麼就在我們這批隊員手裡降級了呢?”於明回憶。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遼足降級之後,一些主力隊員開始陸續轉會離開,於明則選擇了堅守,“早把瀋陽當做第二故鄉了,要和這支球隊榮辱與共,一定殺回甲A。經過三年的努力,我帶著李鐵、李金羽、肇俊哲這批‘遼小虎’在1998年殺回了甲A。1999年年初,看著這些瀋陽籍的小師弟成熟了,我就退役出任助理教練,輔佐張引等數位主教練,開始了教練生涯,在遼足一干就是10年。”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2008年,於明去了瀋陽金德隊出任助理教練。2009年他又出任瀋陽東進隊主教練,中甲聯賽前六輪兩勝兩平兩負未達成績預期下課。此後,於明輾轉國奧、深圳、貴州、大連等隊執教,今年又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瀋陽。

於明說:“20年的執教生涯中,我大部分時間出任的是助理教練,今年率領瀋陽城建隊衝甲,是我迄今為止作為主教練的最成功經歷,我期待著為瀋陽足球多作貢獻。”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於明覺得,瀋陽有著雄厚的足球底蘊,要想崛起需要的是進一步打好基礎,重新培養一批優秀的年輕隊員,這方面瀋陽城建隊已經在開始發力建設。

於明說:“我們要特別感謝莊毅,他是我昔日一同在遼足踢球的隊友,他打心眼裡希望幫助瀋陽足球重新崛起,而且他深知打好基礎的重要性。現在瀋陽城建在軟硬件兩方面都在穩步建設,包括一線隊在內,俱樂部已經有10支梯隊,除了一線隊,其他九支梯隊的主教練全部都是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教練。”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俱樂部目前有6塊標準天然草皮球場,4塊標準人造草皮球場,還有一個能夠容納2萬人的體育場,這樣的硬件條件甚至比一些中超俱樂部都出色。一支球隊要想發展好,必須要和城市融合好,在瀋陽足球底蘊這麼強的城市,我想只要俱樂部堅持下去,瀋陽足球一定能夠早日重返中超。”

中乙專刊|“誠”攻與“城”功:瀋陽——扛起足球復興大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