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四年過去了,位於長江之南的重慶市南岸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努力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堅定走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守住綠水青山 垃圾場變生態園

位於南岸區的長江銅鑼峽,是長江貨船常經之地,近日過往船隻上的人員路經放牛村,忍不住多看兩眼銅鑼花谷生態園,最美人間四月天,花谷裡杜鵑花、月季花花開遍地,一泓溪水清漣碧、兩岸風景綠屏嶂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殊不知,這裡曾經是一片堆滿垃圾的荒地。

銅鑼花谷生態園坐落於南岸區南山街道放牛村雞公嘴古佛社沿江地段,原本是屬於放牛村集體的四荒地,由於修建彈廣路開山鑿石,曾在這裡散落大量的大小石塊,坡勢較徒,鮮有人前往,近十年間,這塊荒地被不法分子盯上,為圖便利,常年將渣料順坡傾倒,儘管相關部門多次聯合執法制止不法分子,但由於位置較為偏僻,監控難度大,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堆積,荒地便成了一個“垃圾場”。如遇大暴雨經常造成垃圾、石塊流入長江,還嚴重影響著當地生態環境,對長江母親河形成不小的生態威脅。

作為長江主要航道之一,銅鑼峽每天都有不少船隻經過,船隻路過此地,看見這片滿坡垃圾的廢墟渣場,都繞得遠遠地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放牛村一心想把這塊“牛皮蘚”根除,但村裡資金薄弱,無力承擔整治費用,2016年,經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將此地塊進行招商引資,開展合作共建模式。其後,放牛村引進重慶鼎楓茂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對這片“垃圾場”進行共同治理,決定利用銅鑼峽荒坡依山傍水的位置優勢,打造一個“青山綠水”的生態景觀公園。

留住母親河的美  “養老錢”成治理費

2016年10月8日,“垃圾場”終於開始了變形記。要整容得先“洗臉”,為建設生態景觀公園,前期光是清運垃圾就拉了300余車,外運土石方約5萬餘方,腐殖土1萬餘立方,由於坡度太陡,垃圾清運全靠人工肩挑背扛地運送,但這絲毫未動搖大家把家園建設更綠、更美的決心。

與放牛村合作的重慶鼎楓茂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是家本土企業,2016年,公司負責人張順銀已經60歲,本該安享晚年,張順銀第一次來查看現場時便決定,要下血本把這裡建設成一個生態園,留住母親河畔本該有的美。“母親河旁,應該是綠色的,美麗的。”為了保護長江,維護母親河的美麗與純淨,張順銀連自己的“養老錢”都投進去了。

讓施工人員在鬆散渣場上修築堡坎加固,防止滑坡安全隱患;在廢棄裝修垃圾、生活垃圾上實施表層硬化再培土種植植被,防止雨水沖蝕垃圾導致汙水流入長江;在渣場和荒坡上修建步行棧道、生態長廊,培植園林樹木、四季花草,種植綠色果蔬。只要是能讓這個地方更加綠色、生態的,張順銀他決不計較成本。

項目初期預算6500餘萬元資金,全部由張順銀同志自籌,由於地勢過於險峻,很多地方機械設備無法到達,施工難度極高。且亂石多、雜草多,能供栽種的土壤卻極少,大多數都只能外運,而且只能靠人力肩挑背扛,造成嚴重預算超標,目前已投入高達9000多萬元。但張順銀沒有想過放棄,他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始終在他心裡,他相信生態的、綠色的才是可持續的,才是人們嚮往的風景。

精心園林設計 江邊四季有花谷

南山東麓、銅鑼峽畔,昔日的渣場搖身一變成了“銅鑼花谷生態園”,整個園區總佔地面積200餘畝,綠化面積達160餘畝,橫向長度延彈廣路350米,縱向進深190米。生態園內種植草坪、花海、灌木叢約3萬平方米,健身步道8000餘米,共栽種樹木、花草120餘種,生態停車場3500平方米,銅鑼花谷生態園以賞花踏青、休閒娛樂為主,提供餐飲、茶水等服務。

“我想無論哪個季節,從這裡過往的船隻,都能看到這裡鳥語花香,這裡是母親河畔應該有的樣子。”如今的生態園,白天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步道整潔,夜晚燈光璀璨、涼風習習,張順銀介紹,生態園裡很多設計出自自己的構思,生態園裡不僅摘種了月季、玫瑰、櫻花、桂花、桃花、茶花等花草,讓銅鑼峽四季有花香,還精心根據坡勢設計了觀景臺、休憩亭、採摘園等,這裡既是長江沿岸的一道美麗風景線,也能給市民提供了一個踏青、賞花、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做大金山銀山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近年來,像銅鑼花谷生態園這樣“變廢為寶”“變荒地為綠地”的地方還有很多,僅在南山街道放牛村,村裡就依地勢進行生態建設,打造出南山桃花園、銅鑼花谷生態園、杜鵑園等多個生態促農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治理了荒坡、修復了綠地,更成為當地旅遊踏青的熱門打卡地,讓放牛村村民年年都能拿分紅。據統計,放牛村1131人連續兩年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初步形成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美麗圖景。

而這只是重慶南岸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一個縮影。據瞭解,為加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南岸區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林長制”,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開展國土綠化提升三年行動,2018-2019年實施國土綠化提升3.3萬畝。開展南山生態保護綜合治理,2018年以來整治違法建設70餘萬平方米。目前正在大力實施廣陽島生態修復、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等項目。

南岸濱江片區兩江交匯、山環水繞,在兩江四岸中地位獨特而重要,近年來,南岸努力打造山水之城會客廳,以繡花功夫、匠心精神將南濱路打造成為國際一流黃金濱江岸線,努力創造生產生活生態最優空間、宜居宜業宜樂宜遊最佳品質。僅去年前三季度,南濱路景區接待遊客1460.3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8.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7%、32.28%。

整治前: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整治後: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重慶南岸銅鑼花谷生態園華麗轉身

發佈:陽光

審核:鐘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