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踏實可靠,持續性迷迷糊糊,年紀輕輕怎麼就“傻”了?

拿了五塊錢買冰棍,找零三塊,走到門口垃圾桶,撕開包裝,把三塊錢扔進了垃圾桶。心一驚,不好意思去翻垃圾桶,心想著算了不要了!於是寬心,反手就把冰棍兒扔了進去。 獨留拿著冰棍兒包裝紙,對著垃圾桶發呆的蒼涼背影……

這或許是個個段子,可也能真有人經歷過,你又有沒有幹過類似的糊塗事兒呢?

把洗臉奶當成了牙膏,本來想看眼時間結果打開了今日頭條,還有拿著手機找手機,拿著鑰匙找鑰匙的“傻事”就更多了。


間歇性踏實可靠,持續性迷迷糊糊,年紀輕輕怎麼就“傻”了?


自己究竟怎麼了,年紀輕輕的就“傻”了,我還有救嗎?

青年人在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現間歇性的注意力渙散、記憶力衰退、精神恍惚等狀況,難道是得了“青年痴呆”?

其實,主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丟三落四,記不住東西。在你有目標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而常常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沒有辦法長時間的專注在目標上。而當你沒有目標,沒什麼事情做的時候,注意力更加肆無忌憚的遊走,下班回家往沙發上一癱,放空自己。

有的時候,注意力發生轉移,我們卻毫無意識,比如刷著手機或是看著書,眼神在字裡行間,思緒已經不知道飄到哪裡了,恍恍惚惚,宛若智障。


間歇性踏實可靠,持續性迷迷糊糊,年紀輕輕怎麼就“傻”了?


是什麼讓我們變“傻”了?

每個人的注意力和專注度是有限的,特別是在需要“大負荷”專注力的事情上,我們就無法再注意其他的東西了。例如,有些人在投入度很大的專心工作時,往往聽不到別人喊自己的名字;走在路上想事情,結果撞到了電線杆。

有時候,太專注也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在開車的時候,要眼觀六路,對突發情況做出反應。

而當我們正在做的事在知覺負荷上很低時,我們剩餘的知覺能力就會無意識地從任務上移走,去尋找其他的刺激物,從而造成分心。就像工作、讀書時很難靜下來,就是坐不住。


間歇性踏實可靠,持續性迷迷糊糊,年紀輕輕怎麼就“傻”了?


別再讓注意力被綁架了

有些人很難專心,是因為在某些步驟上缺少足夠的感知和調控能力。不過這些都是可以訓練提升的。

分心走神很難避免,但我們可以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將目標任務細細劃分到具體的時間表中,來調整自己的節奏。當你準備專注去完成任務時,可以先清理你雜亂無章的桌面,關閉各種通知提示音,甚至是關閉手機,排除外界的干擾。當任務完成的時候,獎勵自己一下。還有冥想,也是一種提升注意力的很好的訓練方法,不僅減少壓力還能解放身心。

別再讓你的注意力被綁架,當我們開始靜下心思考,當我們學會專注於一件事,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不一樣。


間歇性踏實可靠,持續性迷迷糊糊,年紀輕輕怎麼就“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