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雷神山醫院4月15日正式休艙

  從2月8日收治第一名患者起,68天的時間裡,武漢雷神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2011名,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078名,累計出院1900餘人。

  4月15日上午10點,雷神山醫院運行保障指揮部指揮長梁鳴宣佈雷神山醫院休艙,32個病區在完成消殺和物資清點整理之後,貼上封條,關閉備用。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建立之初,雷神山醫院有兩個目標,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醫務人員零感染。如今,這兩個目標都實現了。“雷神山醫院不僅實現了零感染,還實現了零汙染。”王行環說:“(前期參與建設的)工人、醫護人員以及後勤保障者、大量志願者實現了零感染,而且整個過程中從施工到今天,安全生產零事故,對環境零汙染,所有的醫療廢物都經過合規處理,一滴廢水都沒有滲出去。”

  休艙儀式現場,雷神山醫院向醫務人員、後勤管理、運行保障以及志願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和紀念章。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雷神山醫院副院長袁玉峰表示,1月26日,武漢雷神山醫院動工開建,先後超過1.3萬名建築工人參與到建設隊伍當中,2月8日,醫院完工,病區交付使用。全面投用後最高峰時1300多張床位全滿。袁玉峰說:“因為雷神山跟別的醫院不同,是邊建設、邊驗收、邊收治。雷神山醫院一共有來自9個省市16支醫療隊3202名醫務人員,後勤支持人員至少1000人,(收治患者後)在雷神山工作的人員大約四五千人,還有一些志願者(數字)我們沒有統計,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地方。”

  雷神山重症監護病房主要由中南醫院團隊接管,兩個病區28張床位共收治危重症患者180餘人。

  65歲的陳女士2月被轉入雷神山醫院ICU搶救時已經昏迷不醒,心率、氧合等指標均嚴重低於正常值。雷神山醫院“ICU”團隊為她氣管插管,結果血壓又下降。多位醫護不眠不休在病床邊監測10多個小時,發現陳女士缺氧等情況沒有明顯改善,決定啟用ECMO。經過10天的ECMO治療成功撤機。上週,陳女士康復出院。

  據瞭解,像陳女士這樣使用ECMO救治的患者,在雷神山醫院ICU共有15人,是武漢各定點醫院中使用ECMO人數最多的之一。截至目前,已經有7人成功脫機並康復出院。

  ICU病房裡的患者,大多年齡偏大,併合並基礎性疾病。負責雷神山醫院ICU病房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周青介紹,一位80多歲的患者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這些呼吸困難的患者來說,連每天吃飯都成了一場難打的仗。周青說:“他非常配合,我們鼓勵他儘量多吃東西,他也是儘量努力在吃,每次把氧氣面罩拿下來吃東西時,呼吸很困難。每吃一口,就會這樣喘,呼吸頻率比較快。像我們吃飯可能10分鐘就吃完了,他可能差不多要吃一個小時,他的意志力是比較強的。”

  雷神山醫院ICU護士黃志偉表示,這樣的例子不止一個。在最困難的時候是醫生給患者希望,但同時患者也是醫生的精神支柱。黃志偉說:“(80多歲的患者)康復過程中自己慢慢地拿筷子吃飯,我們都覺得爺爺很堅強。每當一些重病人病情變平穩了之後,我們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對我們也是有很大的信心。”

  雷神山醫院重症監護室保潔員楊琳來自武漢地產集團東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她還記得重症監護室收治第一批患者時的情景。楊琳說:“第一天ICU收病人是下午兩點鐘,當時救護車立馬送過來了,我們進去的時候病人已經全部住滿了,當時第一感覺是很震撼,全部都是上著呼吸機插著管的病人,所有的儀器此起彼伏,嘟嘟嘟地不停地叫。”

  14日病區關閉完成清理消殺,300平方米的ICU病艙又變得空蕩蕩的,楊琳關了燈,關上門,像完成了一場儀式。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此前透露,雷神山醫院休艙之後,連同火神山醫院一起,兩家醫院不會馬上拆除,消殺後將會保留一段時間。(記者李行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