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戰“疫”模範】趙娟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趙娟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趙娟

  “當我看到患者把生命託付給我那無助的眼神……當我看到自己用百倍的努力把一個生命垂危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時……面對那些失而復得的生命,那些來之不易的歡笑,我就會感到欣慰,我會感到無比的自豪,無比的快樂。”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護士長趙娟說。作為一名黨員,在護理崗位工作的15年,她任勞任怨,踏實肯幹,處處身先士卒,把每一位患者當做親人去關心呵護。

疫情之下 巾幗風采勇擔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作為一名黨員、護士長,她主動請纓遞交請戰書,準備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趙娟的帶領下,骨關節科先後有9名護理人員參加了一線抗“疫”,而她則成為寧夏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出征武漢。她在出徵誓詞上說:“在當前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作為醫護人員出征是責任和義務,作為黨員出征是使命和擔當,作為國家公民出征是支持和奉獻。”

  作為醫療隊護理組組長,責任和擔當並重。

  憑藉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趙娟迅速找準工作出發點,制定護理組人員組織架構,明確工作職責,在進入病區工作前在駐地組織開展多場次培訓,並對所有人員進行穿脫防護服考試,考核合格後才可以進病區工作。在摸清120名護理人員情況後,將護理人員打亂分組,精準制定工作計劃、各班崗位職責、應急預案、護理查房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排班制度、三級質控考核制度和護理會議制度等。

以身作則 護患者如家人

  2月27日是醫療隊正式接管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的第一天,為了保證病區工作順利平穩運行,減輕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她在病區連續上了兩個班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硬是在病區待了11個小時。

  “看著護士長疲憊的身體、溼透的衣服和臉上深凹發紅的壓痕,我的心很疼。”護士苟濤說。

  剛進入病區,一位病危的患者生命垂危,由於患者長期臥床、病情危重、營養不良等原因,骶尾部出現了嚴重的壓瘡,面對這樣的患者她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趙娟決定立即組織護理組商討患者病情並制訂詳細護理計劃,邀請醫院壓瘡護理組會診,做到患者由專人管理。對於護理工作來說最困難的就是給患者傷口換藥時產生氣溶膠進而提升感染風險。為了減輕護士壓力,作為護士長,趙娟主動承擔患者傷口換藥工作,每次換藥要戴三層手套,防護服外面再加一層隔離衣,戴上面屏,全副武裝後行動極其不便,動作也不靈敏,每做一個動作都會大汗淋漓。30分鐘後,全身的衣服都溼透了,汗水順著護目鏡滴下來,嘴裡全是傷口膿液的味道。

  在醫療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由剛開始的嗜睡狀態到能和護士主動說話,這一切都離不開趙娟對患者的精心護理和心理疏導。一天,患者這樣對趙娟說,“我想讓你來,你來了我就好了,我想回家”,淚水瞬間充斥了趙娟的眼眶。

  “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轉,心裡特別高興,覺得我們的工作是值得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地方,面對特殊的患者,更應該踐行初心和使命。讓每一位患者康復出院是我最大的心願”。趙娟說。

  在她的帶領下,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16病區總體運行平穩,收到患者家屬表揚信2封。趙娟也作為後湖院區臨時護理部成員,擔任護理第三組5個病區的質控工作,她總是告訴護士姐妹:“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地點。在這裡我們代表的是寧夏,承載著家鄉680萬父老鄉親的重託,我們一定不能落後,工作要做到安全第一,開展精準護理、個案護理,要精誠團結展現出我們寧夏護理人最好的水平。”正是有了這樣的嚴格要求和制度落實,發熱16病區的護理工作也得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護理部的認可。

  護理工作是在苦和累中所描繪和展現的,而高尚的情懷則是在苦與難中鑄造的。

  2020年的春天,註定是讓人難忘的。趙娟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工作精神,勇擔使命,衝鋒在前,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