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裡只剩了一副骨殖

陵裡只剩了一副骨殖

注意,這是說的是陵,不是墳,不是墓。“陵”是大土山的意思,只有皇帝的墳墓才能叫陵,是權力地位的象徵。陵園都是依山而建,高大磅礴,氣勢恢弘。

中山陵,顧名思義,就是為孫中山先生而建造的寢陵。

遊南京,必遊中山陵。我們在遊客中心停車場下車,經過一爿商業區,一路向上,沿著一條古樹參天的步行甬路,進入陵園西門,來到半月形廣場,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門石牌坊,上面刻有 “博愛”兩字,傳說是孫中山先生手書。與博愛坊遙遙相對的是孝經鼎。過寬闊的陵園大道,登上臺階到達陵門。陵門以藍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是孫中山先生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站在陵門前臺上回頭眺望,整座中山陵環擁於青山綠樹中,加上雨霧朦朧,陵園愈發顯得肅穆莊重。中山陵景區平日每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週一照常開放),那天是2月18日,正好是星期一閉館(是不是導遊故意安排的,不得而知),所以沒能夠再往裡走到碑亭和墓室,極其遺憾!

2012年,我有幸遊覽了孫中山故居。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中山市翠亨村,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綠樹掩映,一道圍牆環繞庭院。故居正門有宋慶齡手書的“孫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周圍有孫中山青少年時活動過的遺蹟。故居里展示了大量孫中山開展革命活動的珍貴照片。

孫中山先生生前所創下的功績是無與倫比的,無論是瞻仰偉人故里,緬懷豐功偉績!還是拜謁偉人陵墓,油然而生敬意,都是為了紀念領袖人物,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不忘曾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嘔心瀝血的革命先輩們。

按說,旅遊原本是為了輕鬆樂呵,沒必要很嚴肅。但遊中山陵的經過除留有遺憾外,多少有些悲涼。

導遊的講解是這樣開始的:“大家知道,孫中山有四個老婆,蔣介石也有四個老婆……”簡單講了兩人各與四個女人的關係:大致情況是:第一個明媒正娶,第二、三個自由戀愛又分別拋棄,最後一個陪伴終身(是各種書籍上的翻版)。接下來講宋美齡,說她是“二十世紀中國最漂亮最有氣質的美女”,一生有“兩大愛好”, 一個愛好是喜歡穿各種各樣的旗袍,每天要換好幾次。她特地請了一個裁縫為她專門製作旗袍,宋美齡的旗袍有多少件連她自己也數不清。另一個愛好就是收藏了不少翡翠玉石。說杜月笙怎樣奪原配妻子所愛,將世上數一數二、價值連城的麻花翡翠手鐲送給宋美齡。這兩個愛好讓宋活到106歲。導遊總結:“所以女人(湊巧的是我們旅遊團23人,只有4位男士)要漂亮有氣質,要健康長壽,就要吃好穿好,不要虧待自己。特別要有玉器養身。”於是又是關於“玉”的講解。(事後想想,怕是為團隊購物做鋪墊)直到結束,也沒孫中山革命生涯及中山陵的介紹。加上那天是閉館日,又逢雨天,遊人很稀少。園區內少有展示革命活動或與該陵園有關的介紹,步行甬路兩旁的展板多是介紹“美齡宮”和宋的奢華生活的,麻花翡翠手鐲、各種各樣的旗袍的照片赫列其上。完美神聖的中山陵,居然只剩了一副骨殖,缺少了精神和靈魂!當地相關部門竟然傳播這樣一種價值取向,正是讓人失望、傷感!

返回,出博愛坊,站在月形廣場中央,對著墓室深深地鞠上一躬:再見了,中山陵!再見了,今天這無法名狀的心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