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傑JACK
歷史上的宋仁宗是個很平庸的皇帝,徵集乏善可陳。大家千萬不要因為他廟號為“仁宗”,就以為他是個合格的君王。
宋仁宗最大的優點大概就是尊重大臣。但我認為這也是缺點。
宋朝的統治模式,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話說起來很好聽,似乎宋朝的政治氛圍很好。
但是,任何的一種模式,都要以結果去驗證。寬容大臣、厚待士大夫,這並不是結果,這是過程。應該檢驗的結果是:
寬容士大夫之後,士大夫們有沒有為國家鞠躬盡瘁,有沒有成為國家的蛀蟲,宋朝有沒有因此而蒸蒸日上?
答案全是否的。宋朝的士大夫,拖垮了這個國家。
由於過分優待官員,宋朝形成三冗難題,最終導致積貧積弱的局面。
宋仁宗面對大臣的顢頇,其實是非常軟弱的。就拿慶曆新政來說,范仲淹認為“三冗三費”太過嚴重,提出了一些很簡單的改革之策。
但也就是過了一年,仁宗就因為士大夫們的反對,對於改革失去信心,罷免了范仲淹的參知政事。
這樣軟弱無能、被士大夫們把持的皇帝,士大夫當然喜歡啊,自然要給他最高的讚美。
HuiNanHistory
宋仁宗牛不牛,你去看看仁宗朝都出了那些牛人你就知道了,當這些人一起上朝的景象展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由衷的感嘆宋仁宗的命真好。
仁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重大,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這個字是不能隨便用的,給了宋仁宗當然有他的道理。
唐宋八大家仁宗一朝有六人
韓愈、柳宗元這兩位領袖是唐朝人,但後六位都是宋朝人卻都在仁宗一朝,他們分別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
歐陽修就不說了中學必背名篇《醉翁亭記》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應該都記得吧?其實他還修訂了二十四史中的《新唐史》以及《新五代史》。
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它的影響是巨大的,王安石作為大文豪也是名篇不斷,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也是非常出名的佳句。
三蘇這一門三文豪,尤其是蘇軾堪稱宋代詞人的最傑出代表,一首《赤壁賦》就可以震鑠古今。
曾鞏是宋代傑出的文學家,任職史館,曾整理《戰國策》、《說苑》,並校定南齊、梁、陳三書。散文含蓄典重,雍容平易。
還有兩位文豪不得不說
一位是《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他小的時候砸缸救人,成年後寫了這部不朽的史書,毛主席對這部書評價也是非常的高,稱之為每讀一遍都獲益匪淺!
一位是范仲淹他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感動了太多的人,親歷新政雖然失敗了但是改革的影響還是深入人心了。
還有很多牛人也不得不說
天生軍事家韓琦、大判官包拯、科學家《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數學家賈憲三角的創始人賈憲、大詞人晏殊、柳永這些都在仁宗一朝。
宋仁宗能得到仁宗這個廟號他確實很厲害,他死後全國的百姓都痛哭不已,從這方面看他確實配得上。
總結
宋朝雖然被稱為弱宋,但從仁宗一朝看它確實不弱,不光經濟實力強大文化也非常的繁榮。仁宗一朝牛人如此之多,你可以現象他們一起上朝的景象,所以這個廟號自然得的當仁不讓!
秋雨魯北說歷史
自從《清平樂》開播以來,宋仁宗又一次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回想起來,這個人應該也算是熒幕上,比較常見的帝王之一了。
除了每年都要和大家見面的清宮劇,最經常和大家見面的皇帝應該有兩種,一種是漢武帝、唐太宗這種級別的千古一帝,另一種就是八卦故事比較多的皇帝,比如說李煜。
而那些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什麼突出貢獻,也沒有太多八卦故事的皇帝,貌似並不是經常出現在熒幕上。
但宋仁宗好像是個例外,這個皇帝從古到今都是文藝作品中的常客。戲曲中的狸貓換太子,評書中的三俠五義,熒幕上的包青天。雖然他不是主角,但從來沒有被藝術界所遺忘。
這次宋仁宗,也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他再也不是那個只出來幾個照面的配角了。他開始佔領了主角的寶座。
既然榮登了主角之位,那麼關於他的問題自然而然的也就出現了。所以,一時間有關宋仁宗的感情、宋仁宗的功績、宋仁宗的喜好都成了大家閒聊的話題。
而今天的這個問題,聊得是宋仁宗的廟號。“廟號”都是在人死後為了祭祀、追溯而追加的。要是往上追溯的話,應該可以追溯到商朝。
被後人用於“廟號”上的字有很多。但一般也要根據皇帝生前的功績、個性來定。而趙禎的廟號是“仁宗”,這個其實就是根據他的個性來定的。
仁愛、孝順的皇帝,一般死後的廟號會被定為“仁”、“睿”一類的。所以,通過他的廟號我們就可以看出趙禎是仁愛、孝順的皇帝。而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皇帝。
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皇帝的廟號是“仁”,趙禎又有哪些作為可以稱的上“仁”,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分析
三言兩語話眾“仁”
趙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以“仁”為廟號的皇帝。他開了這個先河之後,就有了眾多的追隨者。
當然了,這個眾多其實也不多。如果把周邊小國排除在外,只考慮佔據中原的正統王朝,有仁這個廟號的皇帝還真不多。算上趙禎,也只有四個人。
首先接班“仁宗”皇帝的人是元仁宗,他的名字有些拗口,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元朝的統治是比較野蠻和原始的。其實這種想法是有侷限性的,一個民族能夠成為統治者,肯定要有其過人之處的。
就拿這個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來說,他就不在野蠻的範疇之內。他當皇帝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漢化”。
他是元朝的改革者,他重用漢人,重開科舉,這一舉動讓他獲得了眾多世子之心。而且他改革吏治,裁撤冗員,推動農業生產,推行“以儒治國”。
可以說,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統治下的元朝,是一個逐步向漢民族靠攏的元朝,的確擔當的起“仁”的稱號。
明朝也有一個“仁宗”,他的名字叫朱高熾。這個人前一段時間,跟大明風華一塊火過一把。這個皇帝的最大特點是,他是個瘸子。
排除掉他的身體殘疾,朱高熾也的確是個性寬宏之人。他繼位之後,平反了很多建文時代的冤案,而且他重視生產,廢除了許多苛政,也一改永樂時期好兵事的習慣。讓百姓們可以休養生息,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再一個就是嘉慶皇帝了。大家對他的印象基本上是停留在“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上面的。但其實不然。
嘉慶皇帝繼位後也曾整頓吏治,想改變當時清朝的貪墨之風,而且他重視生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停止了“文字獄”。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他,我覺得他比他老爹強。
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廟號是仁宗的,基本上有這麼一個共同特點,性格寬厚,不愛折騰,他們沒有擴土開疆的功績,但都重視生產,重視民生。
順便再提一句,除了這四個正統的仁宗,周邊還是也有一些廟號為“仁”的皇帝的。譬如說,西夏的仁宗皇帝李仁孝,西遼的仁宗皇帝耶律夷列,高麗的第十七的皇帝王楷。
趙禎之“仁”
我們先來看一下“仁”這個字。從象形的角度去看,“仁”其實就是二人共存,才可以稱之為仁。
不要小看對這個字的解析。因為廟號是什麼是和在位期間的政治風格有著密切聯繫的。
而“二人共存”也的確是趙禎時期的一個政治風格。
趙禎的皇帝生涯有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劉太后垂簾的階段,而第二個階段就是宋仁宗獨立的階段。
但不管是哪個階段,都有著“二人並立”的現象。
劉太后垂簾的時候,曾經以天聖為年號。“天聖”是什麼意思,“二人為天”,劉太后的意思就是大宋朝有兩個聖,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劉太后被人。這是第一次“共存”。
而劉太后死後,宋仁宗開始了第二個“共存”階段。宋朝的治國理念有一天叫做“士大夫與天子共天下”。對別的皇帝而言,或許只是說一說,但宋仁宗還真做到了。
仁宗朝的時候,正是宋朝臺諫勢力崛起的時候。宋仁宗雖然貴為天子,但實際上有“臺諫勢力”與他並存。
“二人共存”是仁宗朝的政治風格,這對他死後給他定“仁”為廟號有著極大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趙禎的“為君之仁”。什麼叫做“仁”,有愛、有德,容易親近的人可以稱之為仁。
宋仁宗是有“愛”的。這個皇帝,是一個善良而又有孝心的皇帝。“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人盡皆知,趙禎的經歷,雖然說沒有文藝作品中那麼曲折,但他的確不是劉太后的兒子。
對於趙禎之母李妃之死,一直都是一個秘密。有人說是劉太后謀害,也有人說是自然死亡。無論如何,趙禎並非劉太后生前,沒有告訴過趙禎事情的真相。
按道理而言,趙禎應該在知道真相後痛恨劉太后才對。但他好像沒有,他還向世人解釋過,母親並非劉太后所謀害: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是惺惺作態也好,是真親流露也好,是為了給世人打造出一幅仁孝面孔也好,是感念劉太后的撫育之恩也好,總之趙禎做的是稱的上“仁愛”了。
趙禎的“仁”可不止如此。有一個小故事應該能夠體現出他的仁愛。
皇帝后宮佳麗三千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只要不耽誤正事也沒有人願意去管皇帝感情的私生活。
可宋仁宗朝,偏偏有一個叫王曾的人,不那麼識趣。有一次有人給趙禎的後宮送了一批美女,王曾怕趙禎誤事就勸誡趙禎不要為美色所誤。
按理說,這種事趙禎可以不理,可趙禎理了,他不僅聽了勸誡,還把這些美女遣散了,順便沒人給了一筆遣散費。
無論是遣散費這件小事,還是聽從勸誡這種胸懷上,趙禎也擔當的起“仁”字的。(PS:宋仁宗多次遣散過宮人,這種行為對於眾多的宮女來說,都可以算是仁。雖然不是大功績,但不失為是大德行)
宋仁宗之仁可以體現在他簡樸上。天下都是趙禎的,那應該是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穿什麼穿什麼,但趙禎不是,他很有節制。
他儘可能的在自己可知,可做的範圍內,去減少對民脂民膏的剝削:朕居宮中,自奉正如此耳。此亦生民之膏血也,可輕費之哉。
結語
“仁”是一個非常細微而又普通的點,但卻很難做到。
一個皇帝能夠一時的“仁”還能夠做到,但要能夠一直剋制自己,去往“仁”的方向看齊,很難。
他在的那個位置,就註定很難一生為“仁”。但趙禎從某種程度上說做到了,他儘量避免作戰,避免上百姓限於水深火熱。
能夠體現“仁”的功績很難,因為功績的背後往往伴隨著的就是“不仁”。
“仁”是一種德行,一種操守。只有在他的旁邊,才能很好的感受到“仁”的光芒。體現在“治國”上,就是儘量少的給百姓添麻煩。
宋仁宗在這方面是身體力行的,他剋制自己對生活的慾望,減少對民脂民膏的剝削。他不去追求豐功偉績,減少戰爭,讓百姓儘量的和平生活。
作為一個皇帝,他可以去考慮身邊宦官的感受“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而作為他的“敵人”,在他死後,遼國的皇帝耶律洪基會為他痛哭。
這種“仁”的光芒,是他照耀世間的依靠。雖然“無情最是帝王家”,但趙禎卻把這個帝王做的有了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