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搶了誰的老婆?

為什麼男人都想當皇帝呢?我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大概是:當皇帝可以堂而皇之搶別人老婆吧!而歷史上,搶別人老婆的皇帝實在不少,列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

春秋時期衛國衛宣公,在沒當上國君之前和他爸爸的小老婆夷姜私通,生了公子伋。起初衛宣公是很寵愛夷姜的,私生子公子伋在衛宣公即位後甚至被冊封為太子。要是沒有後來的故事,公子伋也許要成為歷史上最幸運的私生子之一。可惜,他的老師衛國右公子給他找了個美女未婚妻——齊國宣姜。衛宣公一看宣姜,太美了。趕緊自己先搶過來睡了,給太子伋另外找了個媳婦。夷姜因此失寵,上吊自殺。衛宣公因為看到太子伋就會想起自己搶兒子老婆的事,所以怨恨他。最後派強盜殺了被自己搶了老婆的兒子,衛國的太子伋。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以搶別人老婆著稱的。李世民的韋貴妃韋珪,原本是隋朝戶部尚書李子雄兒子李珉的老婆。李子雄父子和楊玄一起謀反兵敗被殺,韋珪回到洛陽孃家。後來李世民打敗王世充的軍隊到達洛陽,俘獲王世充的兒媳韋尼子,韋尼子是韋珪的堂妹。於是,李世民把這兩姐妹都娶了。當然,唐太宗他更為人所熟知的搶別人老婆的事蹟應該是在玄武門之變後,納李元吉的老婆楊氏為妃。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李世民的兒子在治理國家方面沒有繼承父親的才幹,在搶別人老婆方面卻頗有乃父遺風。有意思的是,唐高宗李治他搶的正是李世民的小老婆武則天。後來,李治的孫子唐玄宗繼續將這種唐朝皇帝搶別人老婆的傳統發揚光大,搶了他的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的壽王妃楊玉環做寵妃。

也許搶別人老婆對皇帝而言,實在是稀疏平常又輕而易舉的。所以,人們一致認為清朝的順治皇帝也搶了別人的老婆。然而,順治究竟是搶了誰的老婆,卻是眾說紛紜。不過,有一點大家的意見是基本統一的:被順治皇帝搶來的老婆正是他短暫一生的摯愛董鄂妃。

關於董鄂妃的來歷,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說法一:董鄂妃即秦淮八豔之一董小宛

董小宛,歷史上確有其人。她名白,字青蓮,生於明朝天啟四年(1624),是明末秦淮名妓,著名的“秦淮八豔”之一。十九歲時,董小宛從良嫁與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為妾。到順治八年,董小宛因勞瘁過度而死,終年二十八歲。冒襄的回憶文章《影梅庵憶語》對此有詳盡記載。

儘管明清史專家孟森在《清初三大疑案考實》一書的《世祖出家事考實》一篇的附錄部分“董小宛考”中,對於董小宛不是董鄂妃已有確論。但是,高陽等歷史小說家,仍然堅持董小宛就是董鄂妃的觀點。其理由是,無論是冒襄自己寫的《影梅庵憶語》,還是與冒襄過從甚密的好友張明弼寫的《冒姬董小宛傳》,都有許多語焉不詳的地方。因此推斷,他們正是為了掩飾董小宛沒有病死,而是被攻打江南的多爾袞多鐸大軍虜至清宮做了順治帝的董鄂妃的事實。

姑且不論董小宛被清兵俘虜至京師的可能,我們先來看一段《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傳》中的記載:孝獻皇后,棟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后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諡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列傳中的孝獻皇后即董鄂妃。另外結合順治皇帝為董鄂妃寫的《端敬皇后行狀》可知,董鄂妃生於1639年,十八歲(順治十三年)入宮,同年八月,被封為賢妃。一個月之後,又被擢升為皇貴妃,死後更被追封為端敬皇后。根據《清史稿》的記載,董鄂妃是在1656年入宮的,與董小宛逝世的1651年相距五年之久。即便是順治皇帝的叔父們(多爾袞、多鐸)腦洞大開,要給皇帝“敬獻”了一個比他大十四歲,給別人當了九年小老婆的女子,難道還需要等上五年之久。

何況,在董小宛過世前後,江南並無戰事,被俘虜之說不攻自破。而餘懷記載江淮舊事的《板橋雜記》一書中,也明確提及:小宛事闢疆九年,年二十七,以勞瘁死。(注一:冒襄,字闢疆。注二:另有說董小宛卒於二十八歲之說。)

說法二:董鄂妃是順治皇弟博穆博果爾福晉

這種說法多見於野史和影視作品,持此說者的理由主要有兩點:第一,董鄂妃十八歲才入宮,與清廷秀女13—16歲入宮例不符。因此,她極有可能是非正常途徑選入後宮。第二,《清史稿》記:“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太宗第十一子。順治十二年,封襄親王。十三年,薨,予諡。無子,爵除。”堅持董鄂妃原為襄親王福晉說的認為,博果爾生於一六四二年,順治十二年,他被封為和碩襄親王時,並無軍功,不符清朝祖制,必有其它緣故。而博果爾順治十三年七月初三逝世,在時間上與董鄂妃進宮非常相近。

而據楊珍引《愛新覺羅宗譜》的記載,說:“(襄親王)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和碩達爾汗巴圖魯親王滿朱錫禮之女。”滿朱錫禮是誰呢?他是孝莊皇太后的親兄弟。也就是說,博果爾的正妻與順治皇帝的皇后一樣,都是孝莊皇太后的親侄女。

《宗譜》上沒有關於博果爾側福晉的記載。假若我們認同順治皇帝搶了弟弟的老婆這一說法,那就是說順治皇帝搶了弟弟的老婆後,為他另娶了博爾濟吉特氏。而博果爾卒於順治十三年七月,史載:順治十三年七月初三,襄親王薨。初四,“禮部奏言,和碩襄親王祭葬禮宜優厚,應於定例外加祭一次,工部監造墳祠。從之。”初六,“上移居乾清宮,以和碩襄親王喪免行慶賀禮。”初九,“禮部擇吉於八月十九日冊妃,上以和碩襄親王薨逝,不忍舉行,命八月以後擇吉。” 這裡說的冊妃,正是冊封董鄂妃。難道順治是對博果爾心懷歉疚,所以推遲冊封儀式?

董鄂妃的來歷,向來不見載於正史,只有《湯若望傳》中有一些線索。說1658年(順治十五年)皇帝遭遇一酷烈打擊。第三位皇后(董鄂妃)所生之子,原定為皇位繼承者的,於產後不久,即行薨逝,而這位太子的母后不久崩殂。

又說,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起了一種熱戀。當這位軍人因此斥責他的妻子,被順治皇帝知道後,竟然被順治皇帝掌摑。滿籍軍人因此羞憤而死,皇帝於是將他的夫人收入後宮,封為貴妃。貴妃在一六六零年產子,順治皇帝屬意其為未來太子。不過數星期後,這位皇子去世。不久之後,皇子的母親亦薨逝。順治皇帝因之哀痛,竟至尋死覓活。

湯若望的這兩段記載,其實有一些出入。既說董鄂妃生的皇子在1658年薨逝,又說順治皇帝搶奪的滿籍軍人的老婆被封為貴妃,在1660年產子。而順治的八位皇子中,早夭的三個,只有董鄂妃所出的皇四子薨逝的時間與湯若望所說的時間接近。因此,湯若望的這兩段記載應當為董鄂妃與順治的皇四子無疑。

湯若望與順治皇帝交往密切,極受皇帝尊敬和信任,對於皇帝的宮闈秘事自然瞭如指掌。而他有沒有可能一方面曝光順治皇帝搶奪別人的老婆;另一方面又掩蓋皇帝搶奪弟弟老婆的這一事實呢?我想可能性是極小的。

再說回順治和博果爾的關係,博果爾作為皇太極的幼子,年齡與順治皇帝在兄弟中是最為相近的,而順治皇帝一向疼愛他這位弟弟。《世祖實錄》就有記載,曰順治九年三月,冷僧機等人就曾進諫說“鰲拜、巴哈不宜留上左右,當與宗室博穆博果爾俱逐退”。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博果爾與皇帝過於親近,大臣進諫將其逐退。兄弟二人的關係好到要大臣勸諫了,親密程度可見一般。在這樣的情形下,博果爾年少無軍功而被冊封為和碩親王,以及在他薨逝後,順治皇帝因哀傷推遲冊妃並不足為奇。

因此,董鄂妃是順治皇帝搶的別人的老婆,大約是確有其事的。至於究竟是搶了誰的老婆,我想湯若望的敘述最為接近歷史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