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打了”輕鬆籌,眾籌行業到底有多亂?

  文/子兮

  (作者子兮,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知名時事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兩家號稱要做公益的平臺,為了搶生意拳腳相向,在醫院打了起來。這事怎麼看都不對頭。

  4月15日,有網友稱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內,有水滴籌工作人員與輕鬆籌工作人員因“掃樓掃病房勸病人立項,碰到對手搶生意”發生肢體衝突。網傳視頻顯示,一穿藍色上衣的男子躺倒在地上,一黑衣男子用腳踹其頭部和頸部,有人在旁邊喊道:“水滴籌打人了。”

  單從視頻來看,打人一方下手不輕,難怪輕鬆籌將此形容為“致殘式”攻擊。到底是多大的仇,下這樣的狠手?莫非又應驗了郭德綱的名言“只有同行之間是赤裸裸的仇恨”?期待警方調查還原真相,釐清責任。

  但這還沒有結束,更大的看點是雙方在事件發生後的相互攻訐。

  輕鬆籌說:“水滴籌多次對輕鬆籌員工恐嚇、挑釁、主動激起衝突”“水滴籌多次、在多地,毆打包括輕鬆籌在內的多個同行”。水滴籌卻表示:輕鬆籌公開張貼“乾死水滴籌”的攻擊性標語,“明確針對水滴籌開展了一系列不規範的挑釁、騷擾和破壞小動作,致使線下連續發生數起雙方糾紛和衝突事件。”

  任何一方的聲明都不能輕信,但是它們共同的“努力”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眾籌界的“江湖”百態圖。在那裡,一些企業以公益為名,行生意之實,競爭對手之間貼身肉搏、“吃相”難看。

  實際上,網絡眾籌平臺的亂象早已被曝光過多次。2019年11月底,有媒體曝光,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之後,水滴籌表示“高度重視”,並表示全面暫停線下服務,績效管理不再以服務患者人數為主。

  這才幾個月,又曝出了水滴籌的員工為了搶生意而打人的新聞,那麼,之前的整改只是敷衍輿論嗎?眾籌平臺公然在醫院起衝突,讓人們更有理由懷疑,他們除了互相傷害之外,有沒有做過一些傷害社會的事?比如之前曝光的那些編故事、消費公眾愛心等做法,是偶然現象還是常態?依常理來看,員工不會輕易上陣“廝殺”,只有在利益的驅動下,才會做出這樣極端的事來。那麼,平臺的管理制度是否存在問題?

  打架鬥毆交給警察來管,交給法律來管。公眾關心的是,打著公益名義的互聯網眾籌平臺,“吃相”竟如此難看,員工素質竟如此低劣。這已經不是把公益當生意來做那麼簡單了,因為做生意的企業那麼多,也沒看到競爭對手之間動手打架的。這樣的行業亂象令人瞠目結舌,整個行業都亟需整頓治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