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結尾和秦朝結尾的相似之處

商朝結尾和秦朝結尾的相似之處

商朝結尾和秦朝結尾的相似之處

文 | 嬴雲涼

圖 | 網絡

商朝結尾和秦朝結尾的相似之處

說到秦朝與商朝,我想大家都會想起商紂王和秦始皇,認為他們中一個荒淫無道被美色所誘惑失去了江山,另一個過於暴虐大興土木是國家生靈塗炭。

這就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商紂王和始皇帝吧!

可你是否知道商紂王的名字叫做帝辛?你是否會寫嬴政的‘嬴’?我們究竟為何只憑自己所瞭解的隻言片語去判斷一個我們完全不瞭解的人,生活中大概我們也是如此吧!

細細地品味商朝和秦朝是怎麼被滅了國,你會發現:並非外力,國亂與內政。

關於商朝的滅亡,我們直接獲得消息的渠道便是《封神榜》。

我們看到了那個荒淫無道、寵奸佞之臣、逼走或殺死忠良之臣,這便是那被罵了千古的商紂王帝辛。武王伐紂此乃替天行道,滅了這無人道之國。

武王伐紂最關鍵的一場戰役——牧野之戰。這場戰役使得商朝的滅亡成為定局。

牧野之戰在歷史上還被稱為‘牧野反戈’。商王朝的軍隊背叛了商朝將矛頭指向了自己身後的商朝,從而裡應外合,一舉攻下朝歌。摘星樓的一把火將這個男人和他的國家帶向了破滅。

這便是我們大多數人所看見的版本。

真實是這樣的:

武王伐紂之時,恰逢東夷國造反,商朝的軍隊被派去平定叛亂。商紂王帝辛坐鎮朝歌,對於西岐聯合各諸侯的軍隊並未放在眼裡,這並不是因為帝辛的自大而是對自己實力的一種自信。(如果你去了解帝辛你就會發現這個男人的魅力,他並非只是昏君,他的作戰實力,他的軍事才能這都是他的魅力。)在牧野一代的戰爭,商朝因為軍隊的外調,只能匆忙將監獄裡的囚犯和奴隸放出,給他們武器企圖靠著他們來擊敗武王。但奴隸終究是奴隸渴望變成自由人便倒戈相向,講矛頭對準自己身後的國家。就這樣,一場戰爭,兩個朝代的交替被一群奴隸所改變。

或許在此處細心的人會想到:那平定戰亂的軍隊後來去了哪兒?他們為什麼不替帝辛報仇呢?這幾個問題最後又成為了一代歷史之謎。

商朝和秦朝在滅亡是的相似幾乎如出一轍。

被廣泛接收的決定秦朝命運的戰爭——鉅鹿之戰。此處便是項羽‘破釜沉舟’之處。此處的霸王初露鋒芒。

秦朝作為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中國的朝代,它的軍事力量究竟怎樣,現在的你我只能管中窺豹,看見一角。

商朝結尾和秦朝結尾的相似之處

而在項羽攻擊秦朝之時,秦朝的軍隊正在廣西桂林一個叫做嚴關的要塞作戰,此處的軍隊便有50萬人,然而在桂林的主帥將回去帝國的路封死,不允許軍隊回都城救援。同時,秦軍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國的北疆,打敗了匈奴騎兵以後的30萬大軍並沒有回撤,當都城告急之時,才開始緩慢的南下。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秦帝國此時做了和商王朝一樣的事。將監獄裡的囚犯組成一支保護帝國的衛士。雖然在後來的作戰中囚犯們英勇異常,但他們無奈碰見了一個叫項羽的男人結束了這一切。

在帝國北部和南部的軍隊為什麼放棄保護自己親手建立的帝國?在秦朝滅亡後他們又去了哪兒?這些都成為一個不太確定、耐人尋味的往事。

兩個隔了一千多年的王朝,他們的結局都是那麼的戲劇而又相似。

我只是為他們在歷史上的不平等對待而難過,他們本是赫赫有名的君王或者朝代,無奈揹負了世人短淺眼光的評判,只留得各自在風中凌亂。

作者簡介:

嬴雲涼,巨蟹女,徘徊在巨蟹與雙子之間,執筆煮字,只為才子佳人。


推薦閱讀

白清風:何為幸福一家人?

淡淡的,總是最讓人難忘

信箋晚安NO6: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一生

2018最燃勵志短片:不負年華,不負此生!

商朝結尾和秦朝結尾的相似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