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遙遠的路不再遙遠


周碧華:遙遠的路不再遙遠


我曾經發表過一篇被廣為轉載的散文《遙遠的路》,敘述的是1980年正月初六那天經歷的一件事。時值寒冬,冰天雪地裡,父親帶我去津市叔祖父家,約摸80來裡地,其間橫著5條河,在寒風中等渡,在泥雪摻雜的泥濘路上踉蹌而行,天剛亮出發,晚上9點多鐘才抵達,那是我記憶中最遙遠的一段路!

考上大學後,父親對我說,去長沙才是出遠門哩。長沙有多遠?現在知道從安鄉到長沙直線距離不足300公里,可在那時的鄉下人心中,長沙是多麼遙遠呵。我先是沿河堤走六七里路到公社渡口,過河後再走20多里水路到縣城過夜,睡的一元一晚的通鋪。次日凌晨4點在服務員的叫喊聲中,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上了上下三層的輪船,汽笛一聲長鳴,輪船便在夜色中駛離了家鄉的碼頭。

周碧華:遙遠的路不再遙遠

那時水鄉的人出行得靠船

輪船在安鄉境內走的澧水航道,順風順水,進入洞庭湖後,一會兒在蘆葦的簇擁下前行,一會兒在茫茫水天中行進,到了湘江,則是逆水而上,有時覺得船靜止在水中,好半天才移動半步。直到暮色四合,即坐船十二三個小時後,我才在湘江一橋附近的碼頭上岸。若是在冬天,洞庭湖水淺,船小心翼翼地行駛,長沙到安鄉,則需近一個晝夜。為了打發那無聊的時光,我每次買一斤瓜子上船,當嘴嗑得麻木時,目的地便快到了。

而其他地區的同學到省城讀書,要麼坐汽車,要麼乘火車,火車一時不敢奢望,只想著什麼時候能坐汽車代替坐船。大學畢業分配到桃源縣,才終於實現了坐汽車的夢想。那時從常德汽車北站坐車去桃源縣城,60來里路吧,7角錢,一路上,司機見人招手就停,這段路要花一個多小時。

周碧華:遙遠的路不再遙遠

等渡。家就在眼前,可就是無法近前

每逢寒暑假,我從桃源回老家去,130公里路,要花上整整一天!清早從桃源出發,坐上不太準時的班車,到常德汽車北站時已是8點左右,然後要等兩個小時才能坐上去安鄉的汽車。去安鄉的公路坑坑窪窪,特別是到了鼎城區周家店路段,人若是站在走廊上,車猛地顛簸一下,頭便會碰到車頂。汽車搖搖晃晃好不容易到了蒿子港,得等輪渡,那輪渡不是橫渡,而是斜渡,來回幾公里,等一次輪渡,可在路邊小店裡不慌不忙吃餐飯。過了蒿子港輪渡,才算到了安鄉境內,等到了縣城邊上,還得過一次輪渡,等車停安鄉汽車站,已是下午兩點左右。於是,我還得從一條啞河坐船到公社渡口對岸,船班少,約下午四點才到公社渡口,過了河,沿著河堤走回家,已是下午5點左右。後來我們村對岸的安造大垸通了一條“黃安公路”,我不用再從那條啞河坐船去縣城了,可是渡河後得走五六里路到一個叫“小河口”的站點候車,每每望酸脖子才等來一班車,候車的人特多,好幾次我從車窗裡爬進去的,有一次還把帶的雞給活活擠死了。

周碧華:遙遠的路不再遙遠

上世紀80年代,誰沒擠過車?

安鄉人出趟遠門“折次壽”的歷史隨著所有輪渡的消失而消逝了,一座座橋飛架於河流之上,常嶽高速公路修通後,安鄉到常德只需一小時了,然後從桃花源機場乘飛機可抵達近20座城市;一個多小時可到岳陽,然後乘高鐵南來北往。安慈高速通車後,人們又可駕車隨時到美麗的武陵源風景區欣賞美景。隨著現代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三四十年前看起來很遙遠的路,已不再遙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